唯說念佛

简体试用版 (电脑自动转化 或有错字)

祈请法宝 丛书:编号34


總目錄

  • 序講 點擊

  • 01.「聖淨分判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2.「出世本意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3.「正雜二行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4.「正雜得失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5.「三經一致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6.「彌陀本願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7.「念佛利益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8.「特留念佛」之文 點擊

  • 09.「念佛多善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0.「諸佛護念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1. 「殷勤付囑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2.「唯照念佛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3. 「唯歎念佛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4. 「唯囑念佛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5.「具足三心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6.「不簡下智」之文 點擊

  • 17.「淨業時節」之文 點擊

  • 總結 點擊


序 講【回到目錄

稀有難得

南無阿彌陀佛!

請大家放掌。總之是和大家很有緣,那麼,大家更和阿彌陀佛有緣分。我們本身修學淨土也有責任向其他的蓮友、向廣大的眾生宣傳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。

我們出家在外,會遇見很多狀況,深深地感覺到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」。一個人,從沒有信仰,到建立佛教的信仰;從僅僅是追求世間的福報,到追求出世的解脫;從出世解脫當中,選擇淨土一門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這是非常殊勝,稀有難得。

我們往往費了很大的力氣讓一個人相信人生無常、讓他能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、能夠相信佛所說的是真實教法,非常不容易;而各位有幸得人身、聞佛法,追求佛道,願生淨土,可以說,「不是於一二三四五佛種諸善根,乃是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種諸善根」,能夠信受此無上殊勝微妙之法門,能夠念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,是非常值得慶賀的。

 

抹不去的陰影

淨土的法義簡白、淺顯,任何人都知道:「念佛往生」。但是,真正把念佛往生落實下來的,還是不多見。正如我們在其它地方所見到的一樣,我們嚮往淨土,我們願意往生這樣一塊清淨的地方,我們也稱念著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但是,在我們心中,多少都有一層抹不去的疑惑的陰影,那就是:像我這樣的人,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心地亦非清淨,罪業確實不少,持戒亦非能堪,智慧也未開發,臨終之時能否正念毫無把握,像我這樣一個卑賤下劣的根機,是不是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?

我們需要把這個疑惑解決而獲得安心,從而在這條念佛往生的大道上勇往直前、心無掛礙。

今天我和大家來共同解決的,正是這件事情。

 

幾個問題

大家手上有一份資料,這次主要依據這份資料向大家講解。在講解之前,我想提幾個問題,以幫助大家瞭解自己,也幫助我瞭解大家的修學狀況。

首先我想問的是:今天在座各位,是不是都是修學淨土法門?(「是。」)有沒有專修念佛的?(「專修念佛。」)都專修念佛。

問幾個有關教理方面的問題:

我們修學的是淨土法門,那麼,能否知道,最早把淨土法門從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獨立出來,成為一個特別的法門,而對後代有非常大的影響,這是哪一位祖師?(「善導大師……印光大師……蕅益大師。」)沒關係,我只是提個問題。

第二個問題,我們修學淨土法門,大家聽說過「正行和雜行」或「專修和雜行」嗎?(「聽說過。」)那麼,關於「專修和雜行」,是哪一位祖師判別的呢?「專修念佛,百即百生;雜行之人,千中難得三五往生。」這是哪一位祖師講的呢?(「……」)

看來,大家修學淨土法門,還沒有找到源頭,也不知道淨土法門所依據的基礎。

清淨的源頭

當然,我們不一定要知道是哪一位祖師。可是,為什麼要這樣追問呢?因為,作為淨土法門,祖師最早提出來,都有一定的規矩,他不是隨便說的。就像蓋房子一樣,他是奠基者,我們才可以在這個基礎之上添磚加瓦,才可以建一棟堅固的樓房,如果我們連地基在哪裡都不知道,隨便找個地方搭建,那這座樓房就不會穩固,對不對?所以,如果我們知道祖師是怎樣建立淨土門,同時瞭解淨土法門應該是什麼樣的規則,這樣,我們按照他的路線來走,就一定很準確。

大多數人雖然學習淨土法門,或者蓮友告訴我,或者讀了某些書,或者聽了某些磁帶,聽的也多,見的也多,可是對淨土宗的基礎還不清楚。

就像所謂「探源得流」,水都是有源頭的,如果不知道源頭,隨便舀一瓢水,能保證這是一瓢清水嗎?不一定的,或許它是受過污染的水,是不清淨的水。只有找到它的源頭,找到山上的清泉,我們在這裏舀的水才能保證一味的清淨甜美,沒有污染。

同樣的,我們來學淨土法門,如果不去探究淨土法門的源頭,聽別人左說右說,夾雜了個人的見解,這樣所得到的法義就不清淨,所修學的難免有偏差。

今天,我們依據《淨土宗略要文》,把淨土宗的源頭、淨土宗的基礎、淨土宗修法的綱要以及淨土宗的利益有一個明白的瞭解。(《淨土宗略要文》,收錄在《大正藏》第八十三冊。)


第一條「聖淨分判」之文【回到目錄

下面我們來看第一條文:

道綽禪師立聖道、淨土二門,判一代聖教,而捨聖道、正歸淨土之文。

每一條文都有標題和引文。標題就是把所引用的文的提綱、眼目點示出來。

道綽禪師立聖道、淨土二門,來分判釋迦牟尼佛所說一代佛法,目的在於擱捨聖道門修行,完全歸依淨土法門。下面就是所引之文:

《安樂集》云:

問曰:一切眾生,皆有佛性,遠劫以來,應值多佛,
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,不出火宅?

答曰:依大乘聖教,良由不得二種勝法,以排生死,
是以不出火宅。何者為二?
一謂聖道,二謂往生淨土。
其聖道一種,今時難證,
一由去大聖遙遠,二由理深解微。
是故,《大集月藏經》云:
「我末法時中,億億眾生起行修道,未有一人得者。」
當今末法,現是五濁惡世,唯有淨土一門,可通入路。
是故,《大經》云:
「若有眾生,縱令一生造惡,
臨命終時,十念相續,稱我名字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
又復,一切眾生,都不自量,
若據大乘,真如實相,第一義空,曾未措心。
若論小乘,修入見諦修道,
乃至那含、羅漢,斷五下、除五上,無問道俗,未有其分。
縱有人天果報,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,然持得者甚稀。
若論起惡造罪,何異暴風駃雨!
是以諸佛大慈,勸歸淨土。
縱使一形造惡,但能繫意專精,常能念佛,
一切諸障,自然消除,定得往生。
何不思量,都無去心也!

這段文分成兩部分。先,從開始直到「不取正覺」,用問答的形式,說明聖道不可證,淨土唯可通。為什麼聖道不可證?所謂「二由一證」— 二點理由,一個經證。為什麼淨土可通?舉出《大經》第十八願。底下,從「又復」直到最後,承接上面問答的內容,進一步說明聖道修行已經不能適合當今末法時代眾生的根機,只有淨土法門「可通入路」,而舉諸佛之勸,勸我們應該選歸淨土門,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 

道綽禪師

道綽禪師是什麼人物呢?剛才問大家,最早把淨土門獨立出來的是哪一位祖師,就是這一位道綽禪師。道綽禪師是善導大師的師父(善導大師人人都知道,是彌陀示現,口稱一聲彌陀名號,即出一道光明,他二十幾歲來到道綽禪師門下,道綽禪師入滅之後就離開了),我們現在念佛用的念珠,就是道綽禪師發明的。是這樣一位祖師,他當時在山西太原玄中寺弘揚淨土,教化眾生,當地七歲以上的兒童個個都會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大師的德望可以說聲震天下,連當時的皇帝、皇太后都親自前往參拜。道綽禪師原來修學《涅槃經》,後來專門修學淨土法門,一生講解《觀無量壽經》兩百遍,每天念佛七萬聲,他的經典著作就是《安樂集》。他的功行、道德、學識 —《安樂集》當中引用了五六十部經律論釋,來證明淨土法門是末法時代凡夫唯一可行之道,這也是我們淨土宗的一部重要的教典— 是這樣一位祖師。

 

何因仍自輪迴生死

下面依文解釋。

「問曰」,大師為了利益眾生,先自己設問,然後又自己回答。

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」,這是大乘佛法所盛說的,像蛇蟲螞蟻、飛禽走獸都有佛性,既然有佛性,自然就推出下面的結果。

「遠劫以來」,無始劫以來。「遠」是久遠,「劫」是時間名詞,是非常非常遙遠的時間。我們眾生既然有佛性,佛性是不生不滅、亙古亙今,並不是今生突然才有的,那麼,必然的,我們乘此而生存,又迷此而輪迴,不是一次兩次,是無量億萬次了,甚至無量億萬也不足以說明的,是「無始劫來」就在輪迴了,所以說「遠劫以來」。

「應值多佛」,「應」是應該,這是推斷,「值」是遇到、值遇,「多佛」,不止一尊佛。既然我們有佛性,而迷背佛性又無量千萬億次的輪轉,也有無量千萬億次的成為人;既然成為人,諸佛番番出世,教化眾生,那麼,我們想一想,我們難道是今生今世才遇到佛法的嗎?肯定不止了,對不對?一定前生前世也遇到過佛法;我們今生今世沒有遇見佛,但是,這麼久遠的時間,一定是多次遇見過佛。大家都在佛的教化下修學,別人已經修行成佛了,我們還在六道輪迴,這是為什麼呢?所以底下講:

「何因至今仍自輪迴生死,不出火宅?」既然有佛性,又遇到諸佛的教法,應當可以成佛了,是什麼原因使得我們到現在「仍自輪迴生死」呢?「自」是每一個人自己,我們問問自己:為什麼我還在輪迴生死?「火宅」就是火燒的房子,《法華經》說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,甚可怖畏。」用火宅譬喻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。

各位,我們要好好地問問自己:我們也有佛性,我們也一定遇到過很多佛,別人遇到佛已經修行成佛了,為什麼我們還在這裏做凡夫呢?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?過去的修行,難道沒有一生超過今生的修行嗎?或許在座的各位過去世都是出家人,可是,一輪轉過來,成了在家居士,那你作為出家師父的時候尚且沒有出離生死,怎麼保證今生作為在家居士能出離呢?這樣的問題問起來,不免讓我們心中有所不安。

提出這樣的問題,是讓我們思惟自己的出離之道。

 

聖淨分判

大師自問自答:依據大乘佛教,是因為沒有得到二種殊勝的法門,用來排除我們的生死輪迴,所以,直到今天還沒有出離三界火宅。

是哪二種殊勝法門呢?這個地方,就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代佛教大分為二,「二種勝法」,一種叫聖道法門,另一種叫淨土法門。這二種都是殊勝的法門,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,若能依教奉行,個個都能解脫生死,故而稱為「殊勝的法門」。殊勝的法門,細說有八萬四千,再細說有無量無邊;道綽禪師在這裏分為二種,除了淨土法門之外的,都叫做聖道法門。

聖道法門這個名詞是什麼含義呢?「聖道」,聖人所行之道路,聖人所修之道,非凡夫根器所堪,稱為「聖道」;聖和凡相對,六道輪迴是凡道,出離生死是聖道,聖道也就是從凡入聖之道,要超凡入聖。比較而言,聖道法門不求往生,要在此土得證聖果。

就好像外面的馬路,這一條是人行道,那就是人走的;那一條是機動道,那就是車走的。聖道,就是聖人堪行之道,可是我們都不是聖人根器,對於我們這樣的凡夫,有什麼法門呢?不堪修行聖道,有第二條道路,叫「往生淨土」,淨土法門的特點就是:不堪修持聖道法門的(你能夠修持聖道法門,今生已經得道證果了,已經脫離三界、出離火宅,不必求生淨土了),我們自覺在此土不能得證聖果,所以要靠佛的願力到淨土去,在那裏,有諸佛菩薩神力加持,有種種依正莊嚴的環境,自然成就佛道。可知,所謂「淨土法門」的全稱應該是「往生淨土法門」。

 

得到

這二種法門,隨便得到一種,你都可以解脫生死。什麼叫「得到」呢?並不是說拿到一本經書就叫「得到」了。法要入心。你看到聖道的經書,能夠依法修行,證得聖果,這叫「得到聖道的勝法」,如果不能依教修行,就沒有得到。

比如《心經》,我們經常讀誦,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……」《心經》讀了多少遍,你也沒有「照見五蘊皆空」,也沒有「度一切苦厄」,所以我們等於沒得到,不懂得什麼是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,也不知道怎麼「照見五蘊皆空」。《金剛經》六祖大師一聽就開悟了,那就得到了;我們讀了一千遍,也沒有開悟,所以,得等於沒有得。

那淨土門呢?聽說有極樂世界,有阿彌陀佛,「啊,我也願意去」,但是找不到方法,在那裏東抓西抓,那等於沒有得到。所以,能夠依教修行才為「得到」。

 

應機之法

聖道和淨土,這二種法門是不是勸大家都來修學呢?道綽禪師的意思不是的,他是淨土門的祖師,他所分析的結果是:聖道法門我們修行不了,只有淨土法門適合這個時代,適合我們的根機。修學佛法,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根機的法門,「法不應機,枉費心機」,不應你的根機,你不是枉費心機嗎?找人做衣服還要「量體裁衣」對不對?那衣服是漂亮,高價的名牌,但是你穿不上,或者太窄,或者太寬,那就不適應你了;老師教書還要「因材施教」;佛講法叫「應機施法」。釋迦牟尼佛講了那麼多的法門,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法門都修,比如說講《金剛經》,乃是對解空第一須菩提所說,他就能修;講《華嚴經》,乃是對善才童子五十三參所說諸大菩薩的教法。種種教法,對不同的根機,如果是對菩薩的教法,你一定要拿來修學,你不是那個根機,就不行了。

比如說父母養了兩個兒子,大兒子年輕力壯,小兒子才兩歲,幼小無力;父母吩咐到井裏挑水,一擔水一百五十斤,小兒子聽到了,他敢去挑嗎?這是對大兒子講的,大兒子馬上去挑水了。

佛對眾生也一樣,對凡夫眾生所講的教法,則是淨土門,所以,各位,這個地方要分別清楚,不然的話,「哎!都是佛所講的,都很好啊!」當然都很好,都很好,你來學不一定好。

 

聖道難證

下面先講聖道,「聖道一種,今時難證」,道綽禪師離現在有一千三四百年,在一千多年以前,大師就說「今時難證」了,何況現在!人的根機更加淺陋。那個時候都難證,現在就難上加難。「今時難證」,這就給出結論。相反,往生就很容易,《無量壽經》說:「其國不逆違,自然之所牽。」若論往生,很容易;若論證果,就很難。

或許有人不同意,「只要有根機,我也可以修行,也可以開悟,也可以證果」。道綽禪師舉了「二由一證」:兩點理由、一個經證。兩點理由是從道理上推斷,聖道門難以修證;一個經證是以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講的經典為依據(既然是佛弟子,應當信順佛教),來證明說:末法時代,聖道難修難證。

哪兩個理由呢?「一由去大聖遙遠」,離開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很遙遠。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兩千五百多年了,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我們如果能夠隨順釋迦佛的教導來學佛法,那當然,有佛的加持— 佛在經典裏講,一堂法座下來,多少人得阿那含,多少人得阿羅漢,多少人證無生法忍,等等,好像證悟聖果易如反掌;現在哪有一堂法座下來證果的?一個沒有,講經的法師也沒有。這是什麼原因呢?因為離開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太遙遠了,一方面眾生能夠直接蒙受的佛力加持漸漸微弱了,一方面眾生的煩惱越來越厚重了。

就好像太陽落山,太陽剛落山,西邊的天空還是有亮光,還是一片晚霞;再過一個小時,就漸漸暗淡了,再過一會兒就什麼也看不見了。

同樣,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五百年,稱為正法時代;其後是像法時代,再過後就是末法時代。正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。我們現在的時代離道綽禪師一千三四百年了,離釋迦牟尼佛就更遙遠了,真是值得悲嘆啊!

「二由理深解微」,聖道法門,若有釋迦牟尼佛加持,當然容易修證;若根機猛利,也容易修證。現在離開釋迦牟尼佛遙遠了,根機淺陋了,就不容易修證。同時,聖道法門所講的教理,比如說「真如實相」等等萬法之理體,深玄微妙,非常幽深,我們凡夫的心探知不到,不能開悟,這叫「理深」;「解」是領解,「解微」,幾乎不能理解。比如《金剛經》說「般若波羅蜜,即非般若波羅蜜,是名般若波羅蜜」,又有一句話,「忍辱波羅蜜,即非忍辱波羅蜜,是名忍辱波羅蜜」,聽起來「釋迦牟尼佛在講什麼?好像繞口令,翻來覆去地講?」「是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;是眾生,即非眾生,是名眾生……」「眾生不是眾生?又是眾生?」你聽起來都不能理解;又說「無人相、無我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你聽到後能理解到哪個程度?「無人相」,不是有人嗎?「無我相」,不是有我嗎?「無眾生相」,不是有眾生嗎?所以叫「理深解微」,你很難理解。就是講經的法師,他依據經教,可以講出來,他也只是名詞的理解,他內心裏邊並沒有相應,如果相應了,就能破我法二執,那就證阿羅漢、證菩薩無生法忍了,所以,「理深解微」。

聖道修行法門是什麼樣的原則呢?叫做「解、行、證」,首先對佛法講的大乘甚深教理能夠理解,能夠開悟,然後依據自己所理解的來修行,如果連理解都不理解,你怎麼修行啊?所以說「悟後起修」,如果沒有開悟,你在那裏是盲修瞎練,你悟都沒有悟,後面就談不上了。「依解起行,依行證果」,好,你如法修行,一切煩惱漸次消融,然後,真心佛性完全顯露,這才叫做得證聖果。你第一步—   理解都達不到,修行就談不上了,那證果就更不用說了,所以才說「理深解微」、「今時難證」,「難證」,難到什麼程度?難到沒有。

各位也都讀過《心經》,《心經》裏面說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然後說「不增不減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」,你們都會背了,請你們來講解講解,來修行修行……「色不異空」,這面牆就是色,「色不異空」當然有很深的道理,簡單講,如果有人能穿牆無礙,或許能講一點點,因為「色不異空」,這面牆雖然是「色」,色法是物質的、障礙性質的,「空」就是沒有障礙的,你能夠穿過去,或許能講一點點,「你看,我就是色不異空,跟空沒有區別。」你能做到嗎?能做到,那還是一般的神通,還有甚深的道理。所以,聖道門修行不是那麼容易的,非常不容易。「不增不減」、「不生不滅」都會講,什麼叫「不生不滅」呢?我看個個都在生滅,人生在世,生老病死,就滅了,煩惱來了,就生起來了;煩惱一去了,又滅了。「不增不減」,工資增加了,高興壞了;工資減少了,下崗了,可憐了。我們都落在「增減」、「生滅」、「淨穢」當中。

 

末法時代

佛法裏有正法時代、像法時代、末法時代。正法時代有教、有行、有證,有證果的聖人;像法時代呢,沒有證果的聖人了,「相似於正法」,叫「像法時代」,看上去佛法很興盛,也有人依法修行,有教、有行,但是沒有證果的,所以叫「像法時代」;末法時代就只有教,沒有行、沒有證了。什麼是教?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典,教典還存在,還保留著,我們還讀誦,但是,已經不能依教做真實的修行了,這叫無行;不能修行,當然不能證果了,所以無證,這才稱為末法。末法就是說:靠自己修行想得證聖果,成為得道聖人,不可能了,人們也不能按照聖人的法則去如法修行了,這是值得悲愍的末法時代。

 

淨土法門大放異彩

正法、像法、末法時代是相對於聖道門講的,不是對淨土門講的,為什麼呢?淨土法門在末法時代正好大放異彩,不要說末法時代,就是法滅時代—《無量壽經》說:「當來之世,經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,止住百歲。」末法時代有一萬年,末法時代之後是法滅時代,首先是《楞嚴經》滅掉,然後其它大乘經典漸漸滅沒,最後只剩下一部《無量壽經》念佛法門留在世間,眾生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即使在法滅時代,也無不往生極樂淨土,所以,淨土法門超越正、像、末、滅,是常住不變的教法,它是沒有正法、像法、末法、法滅的區別,是貫穿性質的。

 

時節因緣

聖道法門就有這樣區別了。我們來到今天這個時代,如果對自己的根機瞭解不透徹,非要修學不能夠修學的聖道法門,這就好像來到冬天你非要逞強悍穿單衣一樣,所以印光大師講「冬裘夏葛」,冬天就要穿裘皮大衣,夏天當然就穿襯衫,時節就是這樣子的。我們來到末法時代,種種煩惱惡業就像冬天的寒流一樣,凍得我們夠嗆,你要硬撐,不行的。

那麼,在末法時代,應該選擇哪個教法呢?道綽禪師在這裏明確告訴我們:應當選擇淨土門。

 

聖道關閉

下面說到經證,「是故,《大集月藏經》云:我末法時中,億億眾生起行修道,未有一人得者。」

《大集月藏經》這段話的意思是說:在末法時代,無量無邊、億億的眾生想按照聖道法門來修行,沒有一個可以證悟聖果。印光大師在《文鈔》裏也講:這個時代,找一個開悟的都找不到,不要講得證聖果了,開悟的都沒有了,何況證悟的?開悟了還是凡夫,「悟後起修」,慢慢修證,才能夠證果。

看到這句話,我們內心實在感到悲愴,億億人都沒得道,難道我們能超過他們?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可以修行聖道、得證聖果,那我們就是億億人裏挑出的一個了。所以,聖道法門修行非常難,這個難的程度,龍樹菩薩說:比如有人,欲手舉三千大千世界。一個人能夠把三千大千世界舉起來!一張桌子都不一定舉得起來,一座房子、一座山、整個地球還不算,三千大千世界!多難啊!為什麼呢?因為修行聖道要發廣大菩提心,不光解決自己一個人的問題,還要承擔一切眾生的罪業,度脫一切眾生,所謂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眾生罪業的重量超過三千大千世界,他們所有的煩惱、業障,你都要把它們排除,要有這樣的菩提心和菩提行。

這一段文叫取意之文,根據經典的意思表達出來,並不是引用經中的原文。

通過這「二由一證」,我們就知道:到末法時代,聖道門已經關閉了,是不是?「去大聖遙遠」、「理深解微」、「罕一得道」,等於是關閉了,不是釋迦牟尼佛把它關了,是我們的根機過不去呀!

 

淨土—希望之門

下面只剩下一道門:淨土門。如果沒有淨土門,我們今天在座的各位就絕望了。好啦,今天打開希望之門 —   來看淨土門:「當今末法,現是五濁惡世,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。」

當今時代正是末法時代,眾生煩惱厚重,邪師種種,無善知識隨身,不能修行種種殊勝法門— 我們也不想要貪瞋癡,哪個想要貪瞋癡?在家裏邊,妻子和丈夫發脾氣,妻子說:「我也不願發脾氣,可是它要發脾氣。」「它」是誰呢?煩心事一來,就發脾氣了,所以這是根機不堪。一發脾氣,就會血壓升高,甚至可能會腦溢血。好像有一股力量,想控制也控制不住。

我們所處的時間是末法時代,所處的地點是五濁惡世,「五濁」在《阿彌陀經》裏講是「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」,是惡世界、惡煩惱、惡環境、惡人、惡知識、惡邪,有外惡、有內惡,種種之惡纏繞我們、包裹我們,所以,要在五濁惡世自己修行出去,太不容易!確實不容易。

「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」,雖然前面講二種勝法,可實際上,只剩下淨土一門了,聖道門關閉了,不堪修行了,只有淨土一門可以通往極樂世界。「入路」,入涅槃之城,得成佛道。

 

惡人的往生

下面是引用《無量壽經》來說明為什麼末法時代淨土法門「可通入路」。

「是故,《大經》云(《大經》就是《無量壽經》):若有眾生,縱令一生造惡,臨命終時,十念相續,稱我名字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「如果有這樣一個眾生,即使他一輩子造罪造惡,沒有行善積德,沒有修行,一直造到臨命終時,他哪怕只是稱念﹃南無阿彌陀佛﹄十聲,如果這樣的眾生不能往生我的淨土,我誓不成佛!」

想一想,我們誰不能往生?我們在座的各位,雖然罪業重,還不至於一生造惡,還多少行了善了吧,我們到寺院去供養三寶,又多少孝養父母,又多少捐助貧困,等等;我們也沒到臨命終時,現在活蹦亂跳的,就遇見佛法了,所以,跟他比,要強多了;他念佛十聲,而我們不止十聲,每天少說也有幾百幾千,甚至在座各位還有上萬、幾萬的。那麼,像那樣造惡的人,那樣淺的修行,「十念相續」,若不能往生,阿彌陀佛就不成佛,可是阿彌陀佛現在已經成佛了,當然,毫無疑問,眾生稱念一定往生。

這是引用《無量壽經》說明淨土法門無有障礙,任何人念佛都可以得往生。

這裏需要說明:這一段文是取意之文,取《無量壽經》的意思,而不是引用《無量壽經》的原文。《無量壽經》的原文是這樣說的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這即是《無量壽經》中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十八願「念佛往生願」。道綽禪師在這裏,是根據《無量壽經》第十八願以及《觀經》下品下生、下品中生、下品上生,即下三品眾生往生的狀況,而來解釋第十八願,把它們綜合在一起,做這樣的解釋。

《無量壽經》說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」,「十方眾生」就廣泛了,包括這個世界的眾生,也包括其它世界的眾生;包括人道,也包括畜生道;包括聖人,也包括凡夫;凡夫裏邊,包括善凡夫,也包括惡凡夫。如果不加以特別說明,大家會以為:十方眾生裏邊,肯定是善人—   賢善、有智慧,這樣的人才能往生。可是,道綽禪師在這裏,就用《觀經》下品三生來解釋「十方眾生」是怎樣的十方眾生呢,「縱令一生造惡」,是一生造惡的眾生,既然講「縱令」,那麼不是一生造惡的眾生,就更加包含在內。即使一輩子造惡的人,迴心念佛,也能進入淨土門,何況有善行之人?所以說用「縱令」這個詞。

自古以來《往生傳》很多,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一個張善和,他一輩子殺牛,他老婆勸他信佛,他都不信,他是個典型的惡人,到臨死的時候,被他殺的那些牛都用角來牴他,他內心恐怖。這時,有僧人路過,他老婆趕緊請來,僧人勸他念佛,他念了幾十句,便說牛都不見了,又念了沒幾聲,「佛菩薩來了!」站在那裏就往生了。

 

《觀經》下下品

下面我們來看看《觀經》的下下品:

「下品下生者,或有眾生,做不善業,五逆十惡,具諸不善;如此愚人,以惡業故,應墮惡道,經歷多劫,受苦無窮。如此愚人,臨命終時,遇善知識,種種安慰,為說妙法,教令念佛;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。善友告言: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應稱無量壽佛。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具足十念,稱﹃南無阿彌陀佛﹄,稱佛名故,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,命終之時,見金蓮花,猶如日輪,住其人前,如一念頃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」

我非常喜歡讀誦這段「下品下生」,因為這裏邊體現出佛的慈悲。一切眾生,無論如何造罪的眾生,若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無一不得往生,這就是經文的證據。

下面我們隨文來解釋。下品下生是什麼樣的眾生呢?「做不善業」,「五逆十惡」,我們說「五逆謗法」、「十惡不赦」,「五逆」是五種極其嚴重、一定要墮落無間地獄的罪業,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,這叫五逆重罪。一切罪業當中,殺生罪最重;殺生當中,殺人最重;殺人當中,殺自己的親生父母是大逆不道,所以稱為逆罪。有人甚至連聖人阿羅漢都要殺,連佛都要謀害,像提婆達多,又破和合僧,分裂僧團,這樣的罪業簡直無可救藥,也只有阿彌陀佛才能救他。

底下說「具諸不善」,「具」是具備,「諸」是很多、一切,一切不善事他都具備。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他的惡,所謂「無惡不作」、「無作不惡」—— 沒有什麼樣的惡事他不做的,惡到父母都能殺害,這叫「無惡不作」;他只要作的事情,沒有一件是善事,這叫「無作不惡」,是這樣一個惡人。「十惡」大家都知道,殺生、偷盜、邪淫、妄語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、慳貪、瞋恨、愚癡。在一切法門當中,這樣的罪人,靠他的修行,是無法解脫的,所以稱為「斷諸善根」。這樣的眾生,在佛的大慈悲智海當中,有沒有可以得救的法門呢?有!那就是淨土法門。

這樣的眾生雖然「具諸不善」,但經文當中沒有稱他為「惡人」,而怎麼說?「如此愚人」,阿彌陀佛要普遍救度眾生,不是以我們凡夫的眼光來分辨,「你是善人,他是惡人」,而說他愚癡,他太愚癡了,太迷茫了,他因為不瞭解佛法的道理,被無明所矇騙。比如說,人家打我們、罵我們,我們會很生氣,覺得他這麼惡,但是,如果他是一個神經病,我們會很生氣嗎?你心裏面就會憐憫他,因為他犯了神經病,你就不會和他生氣。佛看眾生也是這樣子的,眾生被煩惱所誑惑,被業障所束縛,不能自由,而造下種種惡業。在佛眼裏,只有迷茫的眾生,而沒有凡夫這樣善惡的分別,「善的我喜歡,惡的我憎恨」,佛是平等大慈,所以這裏說「如此愚人」。

「以惡業故」,他所造的確實是惡業,若依他本身的因果報應,應該墮落到三惡道中,經歷無量大劫,受無量大苦,若論眾生自身的因果,就是這樣一個結局。可是,他有了轉機,他還有那麼一點點善根,他雖然愚惡、造罪,但到臨命終時遇到佛法。佛法的不可思議,讓不可能的事情成為現實,讓不能往生的人也能往生,讓將墮地獄的人能夠直接超生極樂淨土!這就是佛法的不可思議。按照他本身的罪業,要直落地獄,現在馬上臨命終了,看著就要墮入地獄了,在這千鈞一髮,可以說千劫萬劫難逢、短暫的時刻,他能夠往生極樂淨土。什麼原因呢?「臨命終時,遇善知識」:這就是「臨終遇法」,直到臨終的時候,才遇到這樣尊貴的淨土念佛法門。如果這個時候不遇到,必定直落地獄之底,永無超生之日。遇到善知識,什麼樣的善知識呢?「種種安慰,為說妙法」,用種種善言軟語,種種佛法道理來安慰他的心,給他講微妙的佛法,「教令念佛」,教他念佛。像這樣的惡人,我們怎麼安慰他呢?他一生所造的事,沒有一件值得稱道的。如果行過善,可以安慰說:「某某善人,你一生行善積德,孝養父母,尊重三寶,阿彌陀佛一定很歡喜,現在只要你一念迴心,稱﹃南無阿彌陀佛﹄,決定往生西方極樂淨土。」他聽到很高興;但是這是個惡人,他的惡事不能提,五逆謗法,十惡不赦,怎麼安慰他的心?那就這樣說:「某某人,依你的惡業,確實應墮惡道,可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不嫌捨任何造罪凡夫,而憐憫我等的愚癡,為我等修建不可思議極樂淨土,而成就不可思議功德名號,無論何人,但稱名號,彼佛誓願不虛,決定可生淨土。你已經到了最後關鍵的時刻,現在念佛,為時未晚,阿彌陀佛一定不違本誓,現來迎接。」他一聽就高興了,他就得到安慰了。所以底下說「種種安慰,教令念佛」,唯有念佛一法,才可以讓我們得安慰。《無量壽經》裏邊是這樣說的:「一切恐懼,為作大安。」這是法藏菩薩當初遇見他的師父世自在王佛的時候發的誓願,說:眾生在恐懼當中,我要為眾生作大安慰!像這個人,恐懼到極點了,馬上要墮落地獄了,「一切恐懼,為作大安」,「念我的名號,我能讓你到極樂淨土來。」

我們各位修學淨土法門,如果心中沒有安慰,那不是佛不慈悲,是你自己不瞭解佛的慈悲,自己在心中製造了一個陰影,嚇唬自己。我們今天來修學,就是要把這個陰影排除掉。修學淨土法門,心中沒有安樂?我們往生的世界是「安樂世界」、「極樂世界」,我們在通往極樂世界的路上也應該是快樂的。結果,我們心中卻有種種的疑惑、恐懼和不安,那這件事情很值得思考。

比如一個小孩子,四、五歲,他到他外婆家去,一路上都蹦蹦跳跳的,很歡喜,是不是?我們要到極樂世界,怎麼內心是這樣惶恐不安呢?我們實在不瞭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。

我們看經文。善知識教他念佛,這個人是什麼狀況呢?「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」,他被種種苦惱所逼迫,有四大分離之苦,有種種惡業恐怖之苦,地獄裏的小鬼帶著鐵鏈來了,能不恐怖嗎?而且還有自己所謂「獨生獨死,獨去獨來」,孤獨之感。在這樣眾苦逼迫的情況下,心境能夠安寧嗎?他能觀想嗎?不可能了,觀不成就了;讓他念得怎樣清淨心,能做到嗎?也做不到啊!像我們現在,好好的身體,哪怕發一個燒,清淨心就沒有了;你又不發燒,身體很健康,坐佛堂裏邊,你還思想亂跑;像他那個時候,怎麼能達到?「不遑」就是來不及,不知道怎麼念佛,一片慌亂。

「善友告言」,善知識能夠觀機逗教,「看來他錯誤理解我的意思了,他以為念佛是應該怎樣的凝定心神,達到怎樣的清淨心,怎樣的觀想 —   這個時候來不及了,錯誤理解念佛了」,就跟他講:「如若不能念彼佛者,應稱無量壽佛。」這個「念」指觀念、憶念、想念,「你現在苦惱逼迫,靜心憶念做不到,你就張口喊﹃南無阿彌陀佛﹄就行了。」轉憶念為口稱。這個人一聽,「好啊,這能做得到。」能喊爹喊媽,能喊救命,只要能叫出聲,就念得出來,所以,他一聽,心中就有希望了,「哦,這麼簡單,不是要觀念,也不是心中如何地清淨憶念,也不是如何集中心神、凝定心志,就口稱就可以了。」他就怎麼樣?「如是至心」,「至心」就是心中真切,當下接受,「令聲不絕」,他就一聲一聲地念出來了(所以,我們淨土法門,口中出聲就夠了),就這樣的人,這個時候,要他怎樣念佛呢?「不絕」就是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代表他心裏邊一旦仰靠這尊佛,就不改變、不斷絕,這樣的心,表現在外表行為上,就是一聲一聲的念佛;念了幾句呢?「具足十念」,念了十句,「稱南無阿彌陀佛」(有人問念佛念四字還是念六字?四字、六字都可以,都往生,不過,若以淨土三部經所講的,是六字為完整、為全面,這裏說「稱南無阿彌陀佛」,大家要知道,這是經典的依據)。

接下來,「稱佛名故」,前面說稱佛名,這裏說稱南無阿彌陀佛,可知佛名就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個字。「於念念中,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」,每一念每一念、每一聲每一聲,都滅掉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「命終之時」,一念佛名,自然眾罪消除,這時候命終了,很短暫的時間,命終見的效果怎麼樣?本來是地獄眾火一時來現,閻羅小鬼環繞其前,而現在不一樣了,「見金蓮花,猶如日輪,住其人前」,一朵金色的大蓮花像太陽一樣,光明閃爍,來到他的面前。這朵蓮花就是阿彌陀佛正覺的蓮花,也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的處所,你看,直接就來了,「如一念頃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」,一剎那之間就往生淨土。

 

舉惡攝善

這一段經文,我們把它作重點的提要,對照我們自己的修行,我們來看。

首先,這個人是怎樣的一個眾生呢?是一個造五逆十惡重罪的眾生,而這一部《觀經》選擇這樣一個根機的眾生,念佛能往生,釋迦牟尼佛做這樣的教導,他的用意在哪裡呢?有人講:「哎呀,講五逆十惡能往生,這樣人家不都去幹壞事了嗎?這不是鼓勵人家造罪嗎?」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典,當然不是鼓勵人家造罪,而是別有深意,什麼深意呢?可從幾個方面來說明。

先打一個比喻。比如說我們得了病來到醫療診所,診所往往掛著錦旗,相當於病人寫來的表揚信,我相信送錦旗的人不可能說「哎,醫生,你妙手回春,我得了小小的感冒,你用了十五天把我治好了。」他會寫這樣一面錦旗嗎?那就不叫妙手回春了,小小感冒治了十五天,那就沒什麼了不起的了,一定是什麼樣子的?「我得了可怕的癌症,其它醫院都判了死刑,準備回家打棺材;來到你這個地方,一副藥就吃好了!」這才說明醫術高超,扁鵲在世,華佗再來。是用這樣最重的病例,來顯示醫生的醫術高明,同時是給新來的病人一種安慰:連這麼重的病都能治好,何況輕病,就更能治好了。可是,有一個病人一看,他不高興了,「我不能讓這個醫生看病,他詛咒我,要我得癌症。」這樣是不是錯誤理解了?

釋迦牟尼佛在這裏也是一樣的,我們眾生惡業最重的是哪一個?是五逆十惡這個人,他已經到臨死的時候了,這樣的人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十聲就往生淨土了,那麼,我們在座各位,雖然有煩惱惡業之病,還不至於病到他那個程度,還沒到他那個時候,他能往生,我們能不能往生?(「能!」)這不是顯然的道理嗎?(「南無阿彌陀佛!」)這個叫「舉惡攝善」,舉一個極惡的人能往生的例子,不是鼓勵你去做惡,就像醫生一樣,不是鼓勵你得重病,是攝受一切善人都可以往生,有鼓勵你行善的意思。

就好像醫生跟你說:「哎,某某人哪,我現在有一顆神丹妙藥,任何晚期絕症,馬上吃馬上好。」醫生的意思呢,你現在得病,還沒到晚期,你現在就吃,豈不好得更快嗎?可是,有一個病人他不這樣想,「得癌症晚期、臨死的時候吃下去都能好,那我現在不必治了,我要等到臨死再來吃藥。」那這個病人就錯誤理解了醫生的意思,他將來就很危險了,到臨死萬一碰不到醫生呢?萬一臨死時舌頭硬了、吞不下藥呢?萬一遇到車禍、來不及拿藥呢?那不就死定了嗎?現在吃下去不更好嗎?

有人講:「五逆十惡重罪、臨終一聲十聲念佛都能往生,那我不用念了,我喝酒、吃肉、造罪、打麻將,沒事!到臨死再念一句十句……」如果臨死果然能念一句十句,那肯定也往生,只是很難保證到時候你有機緣能念佛,你現在都不想念,到臨死的時候還念得出來呀?這說明你根本不想往生,想往生的人哪裡不現在就念佛?就好像一個病人,你想病好,肯定是「這麼好的藥,我馬上吃!」肯定不會說「我到臨死再吃」,那是你根本不想治病,對不對?同樣的道理,釋迦牟尼佛舉這個例子,是要說明這樣一種狀況。所以大家切莫誤解,不要說「釋迦牟尼佛講這個例子,我不愛聽」,他是有深刻的慈悲在當中,這叫舉惡攝善。

舉臨終攝平時

還有一層意思,「舉臨終攝平時」,這個人是造罪一直造到臨命終時。有人就誤解了,「哦,臨命終時念佛才能往生,現在一天念三萬五萬不管用,臨死念佛才管用。」那你是錯誤理解了。

講一個佛經的比喻,然後再講一個現實當中的比喻。《經》中有這樣的比喻:有人問:「若一生念佛,臨命終時念不出佛,我能不能往生呢?」我們大家都擔心這個問題呀,「一輩子念佛,到臨死念不出來怎麼辦?《觀經》那個人臨死的時候念出來了,我念不出來怎麼辦?」佛就回答他說:「決定往生!」怎麼決定往生呢?佛說:比如一棵樹,他長的時候就往西邊傾斜,再有一個人用繩子往西邊拉,這棵樹或者是颳風斷了,或者是別人把它鋸斷了,請問這棵樹往那邊倒呢?肯定是往西邊倒嘛!誰都知道啊。佛講:「不錯,我們平時念佛,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我們的心就像這棵樹一樣,就往西邊歪,阿彌陀佛用願力接引我們,就像那個人用繩子把樹往西邊拉一樣,然後,我們臨命終時,或者遇到車禍,或者遇見什麼災難,突然死亡,就好像這棵樹被暴風或其它什麼原因連根截斷一樣,那麼這棵樹,它知道也好,不知道也好,必然要往西倒。」我們念佛的人,你知道也好,不知道也好,必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你不往生極樂世界,沒地方去!為什麼?阿彌陀佛願力所牽引,經中講「自然之所牽」,本來你願意去,阿彌陀佛再用光明願力攝取,怎麼不往生?一拉一拽,一下就去了。(「阿彌陀佛!」)更有觀音、勢至菩薩如影隨形跟著你,還有十方諸佛在旁邊喊口號,「一二三!」因為十方諸佛都證誠了,「汝等眾生應當相信:念佛決定往生!」怎麼不往生?這麼多佛聖百重千重團團圍繞,所以,平時念佛之人,決定往生,這是《經》中明文記載的。

這裏講「臨命終時」是什麼意思呢?我再說一個比喻,讓大家安心。比如說,我們從大連坐船到煙臺,我們是提早上船的。假如說有這麼一種情況,汽笛已經響了,船馬上要離岸了,這個時候,來了一位乘客,背著大包行李、小包行李,行色匆匆的,他一定很著急,三步並作兩步走,到了船就要離岸的時候,他一個箭步跨上去,那麼,這個人是不是也可以到煙臺港來?(「可以。」)對了。他在這麼短暫的時間,如果跨不上來,「啪!」掉水裏去了,不能來了。但是剛好,他跨上來了,他跨上來了,就一定能來。這麼短的時間,他跨上來,就能夠到煙臺港,他一上船就很安心了,「啊,終於上來了!」那麼,我是提前半個小時已經坐到船艙裏邊,是不是我更有把握?是不是我心中更坦然?

好了,五逆十惡到臨終時,這麼短暫的時間,看著看著就要墮入地獄了,遇到善知識跟他講念佛,他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乘上彌陀大願船了,他往生了。那我們各位不到臨死,心裏安安穩穩的,身體健健康康的,每天念了那麼多佛,老早就坐在大願船上了,我們能不到極樂世界嗎?會不會去呀?(「會!」)他都能去,就顯示我們更是往生決定,所以這叫「舉臨終攝平生」,舉出臨終極短時間念佛的人,阿彌陀佛在這麼短的時間都能把他救得起來,顯示我們有這麼長的時間,那阿彌陀佛救度我們更是從容自如,而我們自己心中也是安樂無憂,所以更能往生。

 

舉少攝多

有人講:「念十句就能往生,何必多念?」這個想法也不對。經中舉十聲是什麼原因呢?是因為他時間很短,只有念十聲的時間,顯示這麼短的時間念十聲、一聲都能往生,那我們平時如果多念的話,就更能往生,這叫「舉少攝多」,不是鼓勵你去念一句十句。他念一句十句能往生,我們一輩子念佛,豈不往生?所以,善導大師處處解釋說「上盡一形,下至十聲一聲」,所謂「上盡一形」,就是我們這些人,我們遇到這個法門,一輩子不改變,叫「上盡一形」。你雖然不錯,你修得蠻好,然後念了三年五年,改學禪宗、密宗,或其它自力法門去了,那就太可惜了!你就從阿彌陀佛大願船上跳下去,想跳到別的船上,能不能上去?不知道。所以,一定要穩當,一定要專修念佛。

善導大師說「臨終遇法」,那個人平時沒有我們這麼好的緣分,沒有這麼好的善根,沒有遇到念佛法門,直到臨死才遇到,那能不能往生?也往生,一個不漏。十句一句,乃至他一句也念不出來,心中有一個念頭,一念也往生。既然這樣,淨土法門誰不能往生呢?個個都能往生,這叫「舉少攝多」。

所以,《觀經》的下下品確實能給我們無限的安慰。

 

為下下之人說上上之法

那念佛,按理說,是最上法門,為什麼放在下下品呢?「你看,九品往生,念佛是下下品,修別的是上品……」道理不是這樣的。因為《觀經》的宗旨是為了引導種種聖道法門的人—  聖道法門的人都以為「我誦經、持咒、發菩提心為高勝,這個好!」他不能接受光念佛就能往生,所以,順應他們的根機,暫且先說誦經、持咒、發菩提心種種修行,說上品往生,然後到底下,你看,這樣一個罪人,種種修行都修不了,就好像醫生治病一樣,所有的藥都治不了了,最後只有這一味藥能治,那豈不是這一味藥就是靈丹妙藥了?這樣的惡人,所有的修法都修不了了,只有念佛能救他,豈不是顯示念佛法門超過一切嗎?在下下品裏面講念佛,是反映念佛法門最上,所以祖師講:「為極惡最下之人,說極善最上之法。」大家不要以為「念佛是下下品,那我修別的」,那就錯誤理解了。

佛經的意思非常幽深,如果沒有祖師給我們指導,我們難免依文解意,三世佛冤。修學佛法一定要有依據、有基礎。

在這裏,道綽禪師就是依據《觀經》下下品來解釋的,所以說「若有眾生,縱令一生造惡,臨命終時,十念相續,稱我名字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剛才說了,舉惡攝善,不一生造惡的就更能往生了。

前面一問一答,已經清楚地說明:聖道法門難堪修持,淨土法門萬不漏一。下面進一步論證聖道法門難修難證、淨土法門易修易往。

 

自不量力

底下說:「又復,一切眾生,都不自量。」這句話聽起來有點不好聽,好像在批評我們自不量力,但「良藥苦口利於病」,事實就是這樣子的。各位有沒有自不量力?大家拿著這面鏡子照照自己 —  以佛法為鏡子照照自己,才能得到佛法利益,不要老拿來照人家,看我自己都是優點,越看越像佛。

眾生怎麼不自量呢?下面從大乘、小乘、人天乘、造惡四個角度來分析。

「若據大乘,真如實相,第一義空,曾未措心。」自不量力的人都很傲慢,一開始都說「我學大乘佛法,我要直接怎麼樣……」,誇得很大,所以就從大往小講,你不喜歡講大嗎,先看大:如果以大乘佛法來講,聖道門修行的理則是什麼?真如實相,「真如實相」這個名詞大家明白嗎?(「……」)不大明白。我也不明白,只是依據文字來解釋,「實相,無相,無不相」,實相就是一切法真實的相狀,而一切法並沒有固定的相狀,是空相。比如說,這張桌子有桌子的相,由桌面、桌腿在空間當中組合而成,被我們的感官所接觸到,而且這樣來認識它,認為這是一張桌子,這是一個外表的形象;它本身的相是什麼樣子?本身的相是實相,是因緣法,是空性的。這個道理是大乘佛法所講的,我不用細講,講了大家(包括我自己)也得不到實際利益。「真如實相」,也就是「佛性」,也就是「法性」,這都是佛教名詞;「第一義空」跟「真如實相」是一樣的含意,因為講空,有的叫「斷滅空」,佛教講的「空」不是「斷滅空」,「什麼都沒有了,一切都空了……」不是這樣的道理,是「第一義空」,是真空妙有的空,說空,它不空,所有一切事物都是空性,「真空」是性,「妙有」是相,叫「真空妙有」,對於這個呢,「曾未措心」,什麼叫「曾未措心」呢?禪宗有句話叫「起心即錯,動念即乖」,就這個意思,本來講「無相」,你眼裏的東西都有相,然後執著這個相,男相、女相、老相、少相,自己的心和真如實相根本不沾邊,叫做「曾未措心」,再怎麼會講法,講得天花亂墜,也是一個文字相,仍然沒有契入真正的諸法實相,所以叫「舉心即錯,動念即乖」,腦子只要一閃失,馬上就錯,這是因為道理幽玄,凡夫沒辦法契證。如果不懂得這些,你根本不要談修學了。比如大乘佛法有六度萬行,六度有佈施度,佈施要「三輪體空」,無有佈施之人,無有被佈施之人,無有佈施之物,那就進入大乘實相了。實際情況怎麼樣呢?我們要搞一點佈施,不僅有三相,而且很堅固,「我在佈施,佈施給了誰,佈施了什麼東西……」我們會念念不忘,然後佈施了五年、八年,那個人還沒有回報你的恩德,你就會說:「某某人真不知好歹!他窮困的時候,我如何如何安慰他、怎樣怎樣救濟他,他現在都忘記了……」他忘記了,是告訴你要無相佈施,可是你還記得很清楚,還在那裏搖頭嘆息,「哎呀,真是,好人難做啊!」確實難做,因為我們不是菩薩。

那大乘修不了了。

大乘修不了,退一步,修小乘怎麼樣呢?小乘可能簡單一點,好,「若論小乘,修入見諦、修道,乃至那含、羅漢,斷五下、除五上,無問道俗,未有其分。」小乘有四果,「見諦」是「初果」,見道位;「修道」是「二果」,修道位;「那含」是三果,「羅漢」是四果。初果之人還沒有完全進入無餘涅槃,還要七次往返人間天上,才能得四果阿羅漢,他如果作農民耕地犁田的話,德行所感,經中講,蟲子自然離開他的犁頭四寸之遠,這還是得初果。我們誰能得到啊?我們念著咒還會踩死蟲蟻,所以,初果都不能得到,那何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?一果比一果更高,就更得不到。「斷五下、除五上」,「下」是下界,「上」是上界,三界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「下」就是指欲界,欲界在最下面,「上」是色界、無色界,欲界當中之五種煩惱,貪欲、瞋恚、我見、戒禁取見與疑結,這五種必須先斷除才能超越欲界,這是「斷五下」;「除五上」是去除色界、無色界之色貪、無色貪、掉舉、慢與無明這五種煩惱,總之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這五種根本煩惱與惡見若不斷,根本不可能得證阿羅漢果。「無問道俗,未有其分」,不管是出家人,還是在家人,一個都沒有分了。

我們今天這個時代,有人在那裏講:「某某人都是聖人了,他已經得到阿羅漢果了。」你聽到這樣的話,就知道他一定是在那裏誑惑眾生,決定沒有這回事。那叫「未得言得,未證言證」,這樣的罪過最大,直接墮落。

現在大家最知道的就是法輪功,他說他超過釋迦牟尼佛幾十萬倍,這樣的人決定直墮地獄;那如果他念佛,能不能得救呢?肯定也往生,他只有這一條道路。他念不念佛也不知道,希望佛的慈悲照耀他,使他能念佛。「一盲引眾盲,相牽入火坑」,那麼多人跟在後面受罪、遭墮落,實在很可怕。

大乘聖道修不了,修小乘佛法還是沒有辦法,那現在再退一步,修人天乘。「縱有人天果報」,比如說行佈施,將來感得有財的果報;行放生,將來感得長壽的果報;五戒得人身,十善生天道,「皆為五戒十善能招此報」,一定要修行五戒十善,「然持得者甚稀」,能夠真正修五戒十善的人非常稀少,在道綽禪師的時代,以祖師的身份,明確地告訴我們:五戒十善能持的非常少。

我們各位衡量自己(我們各位可能有受五戒乃至菩薩戒的,菩薩戒暫且不論),五戒持得怎麼樣啊?關於戒法的開遮持犯是很微細的,有專門的學問,我們很多人都理解得很簡單,以為吃素就是持戒 —    不是那麼簡單!這樣,能夠修五戒十善的都非常稀少。即使能修,也還在三界當中,沒有出離六道。

 

若論起惡造罪

如此看來,好的一面都沒有分,下面反過來再看另一面,「若論起惡造罪,何異暴風駃雨」,若論造罪造惡,那簡直和刮大風、下暴雨沒有區別。

你們各位有沒有刮過這個大風,有沒有下過這個暴雨?一定有的。比如說家裏吵嘴了,聲音很大,從喉嚨裏吼出來,那不就是刮大風嗎?然後打得叮叮梆梆響,氣得眼淚往下直掉,心中的煩惱強盛得不得了。

凡夫眾生就是這個樣子,貪欲、瞋恨之心無法抑制。說起貪心,所謂「欲壑難填」,貪欲之心像個大山谷,填不滿,得到一萬,要得十萬,得到十萬,要一百萬,百萬元戶還不滿足,要得千萬,總之,越多越嫌少;那瞋恨心呢,也非常強烈,一點點小事就怒火中燒,頭皮發麻發脹,見人家的講法跟我不一樣,見人家的思想跟我不順,人家不滿我的意,心中就起了煩惱,小則給臉色,大則摔盆子,再大就動起手來,再大就在社會上組成團體,然後,民族與民族、國家與國家戰爭不息,這都是瞋恨,個業、共業所感,颳風、下雨都不足以形容了,颳風、下雨死不了那麼多人哪,你看,一場戰爭,內心裏面的暴風雨旋轉出來,殃及整個世界;商場上也有很多無情的戰爭,這都是我們內心的惡業煩惱在外邊的流露。

罪業不構成障礙

像這樣的眾生,大乘不行,小乘不行,人天還不行;造惡個個行,還很厲害。行是行,後果非常惡劣,所以,底下說「是以諸佛大慈,勸歸淨土」,對於如此造惡的眾生,聖道法門無法解救他,所以,諸佛大慈大悲,勸歸淨土。「諸佛」,一切佛,在我們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,不僅釋迦一佛,乃至十方諸佛都出來跟我們講,勸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「縱使一形造惡」,這句意思和上面那句差不多,為什麼要勸歸淨土呢?因為你不是聖道法門修不了嗎?淨土法門有佛的願力,有佛的慈悲保證,即使你一輩子作惡多端,「但能繫意專精」,只要你迴心念佛,願意往生極樂世界,「繫意」,一心一意,不放鬆,「專精」,專一不雜,精淳不亂(我們這個法門講的就是「專」和「精」),「常能念佛,一切諸障自然消除,定得往生」,只要經常念佛,一切障礙不成為障礙。

比如說,如果我們走路腿腳不便,那就是有障礙,如果坐車的話,你的腿有沒有障礙呢?腿雖然還是瘸的,但是坐車就沒有障礙了,因為不靠你走路。

一樣的道理,我們雖然還有罪業,若靠自己修行,就有障礙,所以不能解脫;若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乘佛的願力,我們的罪業不構成障礙,所以說「一切諸障自然消除」,剛才也提到,《觀經》說「念念之中,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」。

所謂「自然消除」,你知道也好,不知道也好,超過你的思想。你知道,也能滅掉,不知道,也滅掉了,叫「自然」,「哎,師父,一句佛號能滅那麼多業,我怎麼不知道?」你不知道也滅掉了。

比如晚上睡覺,月亮自然照著你,你知道嗎?你不知道,它還照著,這叫自然哪。你知道才照、不知道不照,比如電燈,一開就亮,不開不亮,那就不叫自然了,「自然」就是超過我們的思惟分別。

我們只要念佛,自然消除諸障,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不用懷疑。

自知之明

最後一句說:「何不思量,都無去心也!」你怎麼不好好思惟思惟、掂量掂量呢?我是怎樣一個眾生?我到底有多大的力量?能修什麼法門?比量比量,掂量掂量。這麼一思量就知道:大乘聖道解脫沒有辦法,小乘阿羅漢果也得不到,人天之善也很難得,造惡無量無邊、暴風駃雨,那只有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以這樣的經教為明鏡,照耀我們的內心,使得我們選擇淨土念佛法門,嚮往極樂世界。

如果有人不願意求生極樂世界,那叫做沒有去心。我們願意去往生,那各位還是有一點點自知之明的,有自知之明就好辦。所謂「自知之明」就是了解自己是怎樣的根機,以這樣的根機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法。

 

正歸淨土

道綽禪師這段文的中心在哪裡呢?中心就是「是故《大經》云……」這一段,這段文首先分判出聖道與淨土二種法門,目的是要說明聖道法門在這個時代眾生不堪修持,只有淨土法門「可通入路」,最終導歸淨土。

淨土門又有種種修法,道綽禪師沒有說到別的,專門以《無量壽經》阿彌陀佛第十八「念佛往生願」結合《觀經》下下品往生來說明:一切造罪凡夫,若念彌陀名號,決定往生,包含一切行善之人,也定得往生,萬不漏一。所以,整個淨土門的核心就在於彌陀誓願,以此奠定了基礎、訂立了規矩。如果我們進入淨土門,而不懂得這一點,你心中肯定是慌亂不堪的,你沒找到依據和基礎,所以不能安心。

標題裏說:「立聖道、淨土二門,判一代聖教,而捨聖道,正歸淨土。」但是道綽禪師文中並沒有「捨聖道」這樣的文字,為什麼說「捨聖道」呢?文中雖然沒有這樣的文字,但是,意思非常明顯,「今時難證」、「未有一人得者」,那你不捨,能夠解脫嗎?佛法的目的是解脫生死,既然「未有一人得者」,很明顯的,就是要捨棄聖道法門,修行淨土法門。又說「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」,那當然,以我們這樣的根機,聖道法門關閉了,所以,要捨棄聖道,下面又說大乘「曾未措心」、小乘「未有其分」、人天乘「持得者甚稀」,這個也都說明聖道法門不堪修持,最後勸導我們說「何不思量,都無去心?」這叫我們「正歸淨土」。

為什麼說「正歸淨土」呢?「正」就是正式、完全、純粹,如果雖然歸淨土,還對聖道法門牽牽掛掛的,有一點不捨得,那就不叫「正歸」,還是在預習階段。我們很多人學淨土門沒有「正歸」,他也想求生極樂世界,不過他還捨不得《楞嚴咒》、《大悲咒》、《十小咒》,又不捨得《地藏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心經》等等,對以前的雜行還是蠻有感情的,「因為我讀經多少年了,戒定慧、六度萬行等等……」他不瞭解聖道法門和淨土法門的區別所在,把修行聖道法門的觀點和思想帶到淨土法門裏邊來,這個就不叫「正歸」,這個叫「旁附」,走旁邊的小門,沒有完全走進來,不純粹。所以,這裏的字眼都是有含意的。

 

罪業的石頭放在阿彌陀佛的大船上

聖道法門修行的特點,是以戒定慧斷貪瞋癡,得證阿羅漢果,乃至菩薩無生法忍,乃至佛果,在此土得證聖果,靠自己修行。如果你的煩惱有一絲一毫沒有斷,能夠出離三界六道嗎?不可能。

祖師用這樣的比喻來說明:我們的罪業、煩惱像一塊大石頭,很重,我們的生死輪迴像大海一樣,廣闊無邊,如果把大石頭放到大海裏邊,結局怎麼樣?肯定直沉海底。就這塊石頭本身,如果不想沉到海底,除非它不存在,所以要「無我」,修行就是慢慢地把這塊石頭磨掉,很大很大的石頭磨成很小的一塊,萬斤重擔大部分已經磨掉了,感到很滿足了,「我的修行差不多了」,但是,向生死大海裏一放,結果怎麼樣?還是往下掉啊!「繼續用功努力!」再修,只剩很小的一塊,進步很多了,再往大海裏放,怎麼樣?還是往下掉。到最後有多大呢?只有針尖那麼大了,再往海裏放呢,照樣直沉海底,所以講聖道法門修行,煩惱有一絲一毫沒有斷,就不能解脫生死。

淨土法門呢?祖師比喻說:萬斤重石,把它放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船上,能不能馱得動啊?如果馱不動,他就不叫阿彌陀佛了。十方眾生罪業的石頭放在阿彌陀佛大船上都拉得動,「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何況你一個人呢?你罪業輕,是塊小石頭,固然能運到彼岸,大石頭也無妨。所以,淨土法門不論善人、惡人、罪重、罪輕,若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乘佛願力,個個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像《觀經》五逆十惡的人都能往生。

一旦到達彼岸呢,印光大師說「隨意使用」,這塊石頭在此岸是廢料,運到彼岸就是好材料了,可以提煉出金子,為什麼?眾生有佛性啊,佛性就是金子。佛是提煉好的金子,凡夫是沒有提煉的礦石。我們內心也有佛性,這樣的廢石頭在娑婆世界造罪、造業、墮落,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把我們運到極樂世界,馬上佛性開發,所以,四十八願講你得天眼通、天耳通,什麼都有了,為什麼?金子的光明閃耀出來了。法照大師說:「但使迴心多念佛,能令瓦礫變成金。」在此土是一個破瓦塊,到極樂世界就是金子一般閃耀;在此土是凡夫,到極樂世界就能成佛、成菩薩,這就是淨土門。

 

修學淨土法門的要點

我們修學淨土法門,要點就是稱念彌陀名號,仰仗彌陀願力,無疑往生淨土。

只有一點忌諱:就是你用聖道法門修行的特點來測量淨土法門,「如果不達到清淨心怎麼往生?如果不能熄滅貪瞋癡怎麼往生?如果不讀大乘經典怎麼往生?」若依你的要求,《觀經》下下品不要講了,這個人也沒有清淨心,也沒有讀誦大乘經典,他怎麼能往生?他是稱念彌陀名號得往生。

所以,下下品給我們這樣的啟發:若論造罪,他比我們惡多了;若論修行,我們比他強多了;若論善根,我們比他也強,因為以果推因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他這一輩子造了那麼多惡,到臨死才遇到佛法,我們沒造那麼多惡,平生就遇到佛法,當然善根肯定比他強,如果善根比他弱,那造罪肯定比他還厲害;這種人若比較那些到臨死還沒遇到佛法的人,他的善根要好一些,那跟我們各位比,我們各位要超過他很多了,他能往生,各位更能往生;若比修行,他只念十句;若比心情,他是慌亂無章,恐怖無比,那我們的心再亂,總沒有他亂吧!他都快死了,四大分離了,地獄閻羅王都來了,我們再亂,沒有他亂;若論清淨心,他有什麼清淨心?他就是一心望救,稱念彌陀名號,當下往生。他能往生,我們決定能夠往生。

但是,我們跟他比,有一點可能不如他,很多人不敢相信,「口稱名號就能往生?」他到死了,沒有辦法了,聽說口稱名號能往生,當下歸投靠倒,依教奉行,經文說:「如是至心」。希望各位今天聽到以後,當下也能歸投靠倒,依教奉行,那你馬上就超過他了。(「南無阿彌陀佛」)

 

捨聖道之義

有人問:「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所說,聖道法門亦是釋迦牟尼佛所說,修學淨土法門,若捨聖道,豈不是……好像有點得罪?」這也是一種誤解。

「捨聖道,入淨土」,是從眾生的根機而論法門的抉擇,是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。至於聖道法門的種種經典、教法,作為佛弟子,理當尊重、恭敬、守護。但是,以我們的根機,靠這些教法不能出離生死,所以,暫時擱置,來選入淨土門。

「捨」是暫擱,因為當我們專念彌陀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,所有聖道八萬四千法門自然開悟,自然就有了,所謂「只怕不成佛,不怕成佛不會度眾生」,所有《金剛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,能到淨土,就能成佛,能成佛,這些經典就會說了,所以是暫時捨,不是永遠捨。

再一個呢,上午也說到,聖道門已閉,淨土門正開,這也是就根機所言,因為我們的根機不堪修學,以我們這樣罪惡深重的根機而言,雖然教法存在,等於已經關閉。

或許有人覺得「我仍堪修持」,或者有些人根機深厚,我們也不敢比量,只是供大家自己衡量。

 

特別法門

淨土法門是相對於聖道自力修行的法門而獨立出來的,所以把道綽禪師這一段放在第一的位置上。

從聖道法門中獨立出來,那就不能用聖道自力修行的教理、方法、得果來衡量淨土門。

印光大師講到,佛法有通途法門,有特別法門,通途法門也就是聖道法門,修行戒定慧,熄滅貪瞋癡,一般都是這樣修學的;特別法門特別在哪裡呢?不是按照戒定慧的路子來斷貪瞋癡、得證聖果,乃是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,稱念彌陀名號,往生淨土,稱為特別法門。之所以特別,就是不需要斷盡貪瞋癡。沒有能力斷貪瞋癡,亦可以仗佛願力往生淨土,就特別在這裏。

如果以通途法門的修行方法來衡量淨土特別法門,這就大錯特錯了。有人說:「你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那你沒斷煩惱怎麼能往生呢?」這是典型的以聖道斷煩惱、證菩提的修行方法衡量淨土門,我們上午也說到《觀經》下下品五逆十惡眾生,他煩惱絲毫沒有斷,罪業無量無邊,但能仰仗佛的願力去往生,這是特別法門。


第二條 「出世本意」之文回到目錄

雖然有聖道法門、有淨土法門,這二種法門哪一種法門是釋迦牟尼佛應現在此五濁惡世、他的本心本意要說的法門呢?

第二文:善導和尚意:世尊出世本意,唯說念佛往生之文。

依據善導大師 —       善導大師的德行大家都知道,彌陀化身—       歷史上有很多大師,可是,「大師」的名稱不足以來形容,所以善導大師多被稱為「善導和尚」,這是特別稱謂。依善導和尚意,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此五濁惡世的本意,唯一是為了說念佛往生的教法,標題是如此的。有這樣兩句話:「如來出現於五濁,唯說念佛往西方。」道理是一樣的,就是唯說念佛往生西方淨土。

下面引文,引自《法事讚》。《法事讚》是善導和尚以偈讚的形式歌詠、讚歎和解釋《阿彌陀經》。

如來出現於五濁,隨宜方便化群萌;

或說多聞而得度,或說少解證三明;

或教福慧雙除障,或教禪念坐思量;

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;

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;

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。

引了十二句,也分為兩段。前面六句一段,後面六句一段。第一段說的是聖道修行的法門,第二段說淨土念佛法門。聖道修行的法門是方便法門,不是釋迦牟尼佛出現五濁的本意,而是他隨順眾生的根機所說的種種教法。念佛往生是釋迦牟尼佛出現五濁的本意,所謂:出世本懷單在告訴我們:有這一尊阿彌陀佛、有這一方極樂淨土,但稱此佛之名號,決定往生彼佛淨土。

「如來出現於五濁」,「如來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「五濁」是指娑婆世界五濁惡世,釋迦牟尼佛是久已成佛,應化在此世間。

「隨宜方便化群萌」,「隨」是隨順,「宜」是機宜,隨順眾生的機宜,「方便」是種種的方便教法,「化群萌」,度化廣大眾生,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施設種種方便法門,以度化廣大眾生。哪些方便法門呢?

「或說多聞而得度」,「或」是有時、有的,有的眾生喜樂多聞、多解,為適應此等好學多聞眾生的根機,則說多聞而得度脫。

「或說少解證三明」,或有眾生不樂好學多聞— 所謂「佛法無多字」、「真龍一滴水,遍撒大千界」,佛法不在於文字很多,若能悟到實相,比如禪宗能悟得真心真性,「教外別傳,不立文字」,文字很少— 對這樣根機的眾生,不必多聞多學,少解就可以,「三明」是宿命明、天眼明、漏盡明,宿命明是明瞭自己以及其他眾生過去世所有一切狀況,天眼明是了知自己以及其他眾生將來的一切狀況,漏盡明是一切有漏已經斷盡,不再輪轉。

「或教福慧雙除障」,有的眾生教導他們福慧雙修,來除滅罪障、得證聖果。

「或教禪念坐思量」,或有的眾生喜歡禪坐、觀念、止觀,就教導他們止觀等法門。

「種種法門皆解脫」,釋迦牟尼佛所說種種教法,如果依法修行,通通可以得到解脫。這些法門都非常尊貴。

不過呢……比如說「多聞得度」,那麼,少聞的人就不可以了;「少解證三明」,我等根機不堪;「福慧雙除障」,我們也不行;「禪念坐思量」,我等根機亦不堪行。這樣種種法門,畢竟罪障深重、無智愚癡之人難得利益。

「無過念佛往西方」,念佛教法亦是釋迦牟尼佛所說法門,比較起來,其它法門如果能如實修行,都能解脫,但沒有超過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。

念佛法門殊勝在哪裡呢?底下說:

「上盡一形至十念」,多到一輩子的念佛,少到臨終之前念十句。

「三念五念佛來迎」,或者只念了三聲、五聲,當下阿彌陀佛率領觀音、勢至諸大菩薩乘寶蓮花前來迎接。「三念五念佛來迎」,非常簡單,非常容易,為什麼這麼簡單容易呢?

「直為彌陀弘誓重」,正因為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誓願至誠殷重、真實不虛。

「致使凡夫念即生」,所以才使得我們凡夫只要念佛,當下決定往生。

念佛法門的殊勝,完全在於彌陀弘誓,這就是法。

在第一段文中,道綽禪師依據《無量壽經》第十八願來闡釋;這第二段文說明:種種法門的解脫無過念佛,念佛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,之所以如此,也是站在阿彌陀佛弘誓願的角度,核心亦在此。

釋迦牟尼佛出世,是願意多度眾生還是願意少度眾生呢?毫無疑問,是要把所有的眾生都能度盡。那麼,聖道法門是有的眾生修學聖道的根機、因緣成熟了,隨順他們的根機而講的,其他的眾生因緣沒有成熟,就不能得度了。淨土法門是釋迦牟尼佛隨自己之意,「是我這次來到娑婆世界成佛的根本意願」,所以,不待他人所請,自己說了這一部《阿彌陀經》,而告訴我們念佛往生。念佛往生,不論你是聖人根機還是凡夫根機,是善人根機還是造惡根機,若念佛者,無一不得往生成佛,這當然就能滿足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悲心,所以是「釋迦出世之本意」。

念佛法門能度脫一切眾生,而且快速、穩當、萬不漏一,不像其它法門,要歷劫修行,或者有頓悟法門,而根機不堪。兩相比較,淨土門才是世尊出世之本意。

我們今天來修學淨土法門,就和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世間的本意是一致的,我們懂得釋迦牟尼佛來此娑婆成佛的本意。若不修學淨土法門,則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。

前面兩文可以說是淨土宗的教判,第一條文首先判有聖道門、淨土門,第二條文將聖道門、淨土門兩相比較:聖道門是方便,淨土門是釋迦佛出世之本意,勸導我們應當選入淨土門。


第三條「正雜二行」之文回到目錄

下面第三文是淨土宗的「行判」,就是入淨土門之後,二種不同的修行方法,應該選擇哪一種呢?在第三文給予答復。標題:

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,捨雜行歸正行之文。

問到大家:淨土宗正行、雜行是何人所立?大家也說了很多法師的名字,沒有說準確,這後面的法師都是做徒弟的,開山祖師就是善導和尚。

正行、雜行是善導和尚在《觀經疏》裏所判。《觀經疏》的全稱叫做《觀經四帖疏》,是善導和尚解釋《觀無量壽經》的一部著作,有四卷,所以稱為《觀經四帖疏》,其中第四卷「三心釋」中解釋「深心」時,有這麼一段文:

就行立信者,然行有二種:

一者「正行」,二者「雜行」。

言正行者,專依往生經行行者,是名正行。

何者是也?

一心專讀誦此《觀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等。

一心專注思想、觀察、憶念彼國二報莊嚴。

若禮,即一心專禮彼佛,

若口稱,即一心專稱彼佛,

若讚歎供養,即一心專讚歎供養。是名為正。

這是第一段,先標舉有正雜二行,然後舉出五種正行。下面進一步分析:

又就此正中,復有二種:

一者「一心專念彌陀名號,

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,

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

若依禮誦等,即名為「助業」。

五種正行當中,又分成正定業與助業。下面說雜行:

除此正助二行以外,自餘諸善,悉名「雜行」。

下面來分析正雜二行的得失:

若修前正助二行,心常親近,憶念不斷,名為無間也。

若行後雜行,即心常間斷,雖可迴向得生,眾名疏雜之行也。

就人立信與就行立信

我們來依文解釋。「就行立信者」,什麼是就行立信?因為這是在解釋《觀經》「深心」,善導和尚解釋說:「深心者,即是深信之心也。」信什麼呢?依據什麼來建立信心呢?(凡是講到信,就要有信的對象,沒有信的對象就談不上信)是由我們信仰的對象而建立信心。在這一部《觀經疏》裏邊,善導大師闡述建立信心的二種途徑,一個叫做「就人立信」,一個叫做「就行立信」。

什麼叫「就人立信」呢?「人」不是別人,比如說我們凡夫互相之間也有交往,這之間也有就人立信,某某人向來誠實,樂於助人,品行端直,這樣的人我們能相信他,對不對?某某人平生詭計多端,總是講假話騙人,這樣的人我們不容易相信他。如果是那個品質端正、一向誠實的人講的話,我們一聽,「沒問題,他告訴我,那一定是這樣」。

關於淨土的教法,應該依誰講的話為標準呢?因為淨土法門太廣大幽深了,有的這樣說,有的那樣說,在唐朝,有的人引用其它的論據,來說「往生淨土不是那麼容易」,或者依其他菩薩、其他大法師所講。善導和尚告誡說:應該依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十方諸佛。「就人立信」是就佛所講的話建立信心,其他人還沒有成佛,即使是菩薩,還在因地,他們所講的話,如果佛不印可,就不符合佛所講的了義之教,一定要佛來印可說:「汝等所說如是。」這樣才可奉行。佛已經是滿足大悲之人,已經悲智雙圓,已經了悟一切真理,佛所說的即是了義,不可能說佛所講的教法還要菩薩來證明,所以,要以佛所講的為我們立信的根據。如果有人來告訴你說:「某某,你光念﹃南無阿彌陀佛﹄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嗎?我看不那麼容易,你看哪一個哪一個,出家多少年,修行怎樣怎樣,好像往生也不容易!」我們應該怎樣來對待呢?我們就依據「就人立信」,「佛告訴我念佛一定往生,謝謝你們的好意,你們是關心我;我還是信佛語。」這就不動搖了,「就人立信」。

底下說「就行立信」,因為釋迦牟尼佛也講到很多經典,我們都要信仰,不過,佛所說的法門各個不一樣,有的是聖道修行,有的是淨土修行,關於聖道修行的,就暫時擱置不談了,因為法門宗旨不同,所以依止淨土修行;淨土修行裏邊,眾生根機也各個不等,釋迦佛也講了種種方法,善導大師在這裏也講了「行有二種」,往生淨土之行有二種,一個叫正行,一個叫雜行。

打個比方說,我們從煙臺港到大連港,也有二種方法,一種方法是你自己駕一艘小船過去,第二種方法是乘坐萬噸巨輪。這二種方法,你覺得那一種更有信心呢?那肯定是坐萬噸巨輪有信心,如果駕小船,我又不會駕駛,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,還可能被風浪打翻,還可能辨不清方向,那就不能建立信心了。

同樣的,往生極樂世界,一個正行,一個雜行,目的是就正行建立信心,不是就雜行,講到雜行,就沒有信心了。

正行、雜行的名稱有其特別的含義,所謂「正」,就是指純正,純粹不夾雜;所謂「雜」,很顯然,有所間雜,不純粹。

專依往生經

首先解釋正行。「言正行者,專依往生經行行者,是名正行。」是專門依據往生淨土的經典來修行的,這叫正行。剛才提到了就人立信,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經典,但是其它經典是講在此土得證聖果的經典,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是要以往生的經典為標準,所以,這裏說「專依往生經」,依這些經典來修行,就稱為往生淨土的正行。正行、雜行是就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情而言的。

 

淨土正依三經的選定

釋迦牟尼佛所講種種經典,大分兩個類別,一個是此土成佛的經典,一個就是彼土往生的經典,那麼,此土成佛的經典就不是我們正依的經典,應當依據彼土往生的經典;講彼土往生的經典也大分為二,一個是講他方淨土往生的,比如說到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淨土等等,第二個是極樂淨土往生的經典,我們今天選擇極樂淨土往生的經典,作為我們修行的依據;極樂淨土往生的經典又分兩類,一個是專門、純粹、全部講解往生極樂淨土的經典,還有一類是附帶的,不是專門的,是夾雜的,不是全部的,也講到往生極樂的方法,但不是專門來講的,二者比較起來,我們應該依據什麼經典呢?應當依據專門講解、純粹宣說往生極樂世界的經典。

這樣的經典只有三部: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。這三部經典稱為我們淨土宗的正依經典。

底下說「一心專讀誦此《觀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等」,就把這三部經的名字說出來了。從這一條文可以看出,善導大師選定這三部經作為我們淨土宗的正依經典—    正行專依之經。

在淨土三經之外,我們也有聽說「淨土四經」、「淨土五經」的。比如說大家知道的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,還有《華嚴經》︿普賢行願品﹀,若講淨土三經,這兩部就沒有分了,講到淨土四經、五經,這兩部就入選了。

比較起來,《念佛圓通章》、《普賢行願品》不是純粹講解極樂世界的經典。像《念佛圓通章》,是《楞嚴經》二十五圓通當中的一章,另外還有觀音菩薩《耳根圓通章》等等,是講《楞嚴經》的時候,也講到往生極樂世界。為什麼呢?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,單在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所以,雖然是順應聖道門根機的眾生講說聖道法門,也一定在很多地方把往生極樂淨土的法門安插進去,講《楞嚴經》也不忘了極樂世界,也講到,總共有二百多部經典,都把極樂世界插進去講,很顯然,釋迦牟尼佛是怎樣用心良苦,勸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!《念佛圓通章》既然是講《楞嚴經》的時候附帶講的,就必然帶一點方便,因為是對聖道根機眾生所講,必須應他們求證圓通的時候說「念佛圓通最方便」,是這樣的;可是我們站在淨土宗的立場上讀起來,又特別有一番味道,印光大師說為教導念佛之最佳開示。同樣,《普賢行願品》,是八十品《華嚴》當中的一品,是釋迦牟尼佛講《華嚴經》的時候,也要把眾生引導到極樂淨土,所以講這一品。不像《阿彌陀經》,《阿彌陀經》從頭到尾有沒有說到別的教法?沒有,專門講極樂世界種種莊嚴,眾生念佛往生,是專門的,純粹的,全部的;《觀經》也一樣,十三定觀極樂世界種種莊嚴,然後講眾生怎樣三福九品去往生、怎樣念佛往生,專講極樂莊嚴和眾生往生;《無量壽經》更不用說,也沒有講到別的方法,專門講到法藏比丘四十八願,因地修行,果上成佛,然後講極樂淨土依正莊嚴,然後說眾生如何去往生。這三部經典是純粹不雜、專一不二講說極樂世界、阿彌陀佛、眾生往生的經典,所以才有資格稱為我們淨土宗正依三部經典。像《念佛圓通章》、《普賢行願品》,對比正依淨土三經,位置就要靠後一些,可為旁依;和這三部經比較,凡夫在理解上如果有所差別的話,我們也不需要去會通,我們就依據淨土三部經就好。

正行

依淨土三部經的宗旨來修行,就稱為正行,有五種:「一心專讀誦此《觀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等,一心專注思想、觀察、憶念彼國二報莊嚴,若禮即一心專禮彼佛,若口稱即一心專稱彼佛,若讚歎供養即一心專讚歎供養。」即讀誦正行、觀察正行、禮拜正行、稱名正行、讚歎供養正行。

你看,五種正行當中,每一種都說「一心專」,善導大師特別強調要「一心專」。

「二報」即依報、正報,依報就是極樂世界的環境,黃金為地,蓮花佈滿,天樂鳴空,七寶池、八功德水等等,這都屬於依報莊嚴;正報是指住在極樂淨土的佛菩薩虛無之身、無極之體,智慧洞達,分身無數,遍十方剎,這叫正報莊嚴。

除這五種之外,其它都稱為雜。為什麼這五種行稱為正行?因為這五種行是純粹的、專門的、完全引導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裏的行,沒有任何的夾雜。這五種行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有直接的關係,所以稱為「正」。

那你讀《地藏經》呢,跟地藏王菩薩有直接的關係,如果修地藏法門,讀《地藏經》就是正。如果學淨土法門,讀《地藏經》那就不是正了,是從地藏菩薩那裏再繞一個彎到極樂世界;那讀《金剛經》呢,《金剛經》裏面一句都沒提到極樂世界;讀其它的也一樣。

直接通往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行業稱為正行。

 

五正行的次第關係

五種正行有一定的次第關係。比如說讀誦正行為什麼放在第一呢?如果你不讀誦淨土三部經,不瞭解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你能知道念佛法門嗎?你能願生極樂世界嗎?不可能。往生極樂世界的方法、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,都在這三部經當中有明確的說明,正因為淨土三部經是法門的來源,所以讀誦放在第一。

通過讀誦淨土三部經,就來到第二觀察正行,為什麼?比如說讀誦《阿彌陀經》,然後依文思惟,就好像到極樂世界旅遊了一趟,七寶池、八功德水、眾鳥說法、天樂鳴空、諸上善人聚會一處,越讀越歡喜,這叫思惟觀察正行,「極樂世界這麼好,我要去往生!」這就達到淨土門的意願了,所以,通過讀誦而有觀察,如果不讀誦、不聽聞,你不可能有觀察正行。

這麼莊嚴的極樂世界、我等將來前往蓮花化生的地方是誰所成就呢?是法藏比丘為我等罪苦眾生所成就。別的佛也建立了種種淨土,但是不是為我等凡夫所建,那是菩薩才能去往生的地方,現在,有這樣一尊佛,為我等凡夫建立如此殊勝莊嚴的淨土,這樣的佛難道不值得我們深深敬仰和禮拜嗎?所以就一心歸命,頂禮投誠,這就是第三禮拜正行。

禮拜阿彌陀佛、願生極樂淨土,當然要知道這尊佛是怎樣接引眾生去往生的,他用什麼樣的方法度脫我們?是用稱念他的名號往生極樂世界,所以到這個時候,「啊,光禮拜不足以表達,一定要口稱﹃南無阿彌陀佛﹄!」就進入第四稱名正行。

既然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順了彼佛的誓願,決定往生;既然決定往生,內心無有懷疑,那麼我們口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內心得到這樣的法喜,自然誠於內而發於外,不由自主地要讚歎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大願大力,盡一切可能供養這一尊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,所以進入第五讚歎供養正行。

 

正定業與助業

這五種正行,包括了我們在此土願求往生極樂世界的所有行法。這五種正行互相之間的關係如何呢?是不是五種平等呢?五種都要做呢?如果是那樣,有人心中仍然有所不安,比如說讀誦正行,年紀大,眼睛花,不識字,那就沒有讀誦正行了,還能往生嗎?又如觀察正行,「哎呀,我經典都不會讀誦,極樂世界種種莊嚴也想像不到、思惟不來,那還能往生嗎?」又如禮拜正行,腿腳不便,重病臥床,不能拜佛,這樣還能往生嗎?又如讚歎供養正行,「我這個人也不會唱讚,不知道怎麼讚歎,這樣還能往生嗎?」如果說五種都要做才能往生,那很多人心中一定還會不安。

善導大師在這裏又把五種正行重新做了一番解釋,歸納為兩類,即「正定業」與「助業」。

我們看文,「又就此正中,復有二種:一者一心專念彌陀名號,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,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「若依禮誦等,即名為助業。」一者是正定之業,其它是助業。五種正行中,別選第四稱名作為正定之業,其餘四種稱為助業。

正定之業是什麼意思呢?正定之業就是決定往生的行業,行此決定往生,沒有絲毫不定。「正定」有二種含義,一個叫「正選定」,一個叫「正決定」。「正選定」是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的時候,選擇確定「稱念我成佛時之名號,往生我的淨土」,是法藏菩薩選好了的;「正決定」是我們今天來念佛,隨順彼佛誓願,決定往生。

「助業」是什麼含義呢?或許有人要問,「稱念彌陀名號既然稱為正定業,那幹嘛還需要助業?﹃助﹄是幫助的意思,好像正定業還不足,還要其它來幫助……」這樣理解就錯了,按照這樣的理解,正定業就不叫正定業了。正定業就是說:你專門行念佛就夠往生了,決定了。那為什麼還要助業呢?助業是幫助你進入正定業。如果沒有其餘四種,像我們這樣的人,很難進入正定業,所以,為了進入正定業而有四種助業。

 

讀誦之義

為什麼這樣說呢?比如說第一讀誦,通過讀誦《阿彌陀經》、《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,我們知道淨土三部經的宗旨是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號,往生極樂世界,這樣就通過讀誦助業進入念佛正定之業。如果不讀誦淨土三部經,你就不瞭解要專修念佛(或者自己雖然不識字,聽到法師來講解,也算是有讀誦正行)。畢竟經典的實義是要我們依教修行,並不是要我們每天把它讀多少遍。你讀百遍千遍,不瞭解經典的意義,不能依教奉行,那雖然有讀誦的功德,但是不能得到這部經的利益。只有瞭解這部經的宗旨、方法,依教奉行,才能得到這部經的利益。《無量壽經》讀很多遍,但是問你《無量壽經》講什麼呢?你不清楚,那損失就大了。

打一個比喻說,兒子在外地讀書,離開父母很遠,父母很掛念他,給他寫了一封家書,「千里寄家書」。兒子讀到家書當然很感動,上面是父母殷勤的囑咐,「孩子,你應該注意身體,天冷了要注意保暖,天晴了要把被子曬一曬……」兒子很孝順,每天把信反複讀,八遍到十遍,但是,他不知道父母是什麼意思,也不知道按父母的要求去做,這個兒子會不會讀誦呢?不會呀。知道父母要他注意身體,天晴了就把被子拿出去曬曬,這才叫做看懂了。

釋迦牟尼佛講這部《無量壽經》,你每天讀三遍五遍,然後不知道幹什麼,這樣就不瞭解經義了。這部經是告訴你「一向專念無量壽佛」,你懂得這個經義,經文就可以放下來,來專念彌陀名號了。這就是通過讀誦助業進入「一向專稱」正定之業,通過這個臺階一搭,你就能夠專修念佛了,不然,你還是糊糊塗塗。

所以古人講:經典就好像藥方,六字名號就好像是藥丸,藥方是告訴你藥的成分、功能和服用方法,可是,如果你只拿到這個藥方,研究得滾瓜爛熟,你不吃藥丸,病能不能好呢?(「不能。」)對呀,大家去醫院,從來沒有人拿來醫生的藥方研究一番而不取藥的,那樣能治好病嗎?不能。一定是依方取藥,把藥拿來,吃藥。如果我們不懂藥方子,人家把藥揀好了(是對症下的藥),我們吃下去,能不能治病?也一定能治。所以,大家即使不瞭解三部經,不能識得一個大字,如果你能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(這句名號是淨土三部經開給我們的阿伽陀藥),你能老實念,一定往生極樂世界。

不要說「哎呀,你只會念佛,不會誦經,那樣不能往生;我念佛,還會誦經,這樣才能往生」,那是你不懂得念佛的尊貴,也不懂得念佛是正定業、誦經是助業。

如果為往生而讀誦淨土以外的經典,不僅不叫助業,還叫雜行。

 

觀察之義

那麼,怎樣通過觀察助業進入正定業呢?「啊,極樂世界這樣好、那樣好,我願意去往生……怎麼去往生?」這樣就來到念佛往生,通過觀察助業進入正定業。

《般舟三昧經》記載:有一位跋陀訶菩薩,他先觀想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觀想成就了,定中見到阿彌陀佛,就問:「要往生極樂世界,用什麼方法最好?」阿彌陀佛跟他講:「欲生我國,當稱我名,莫有休息。」「想來到我的淨土,你就稱念我的名號,不要改變題目。」你看,他就從觀察助行進入正定業。他觀想見到阿彌陀佛了,阿彌陀佛親口告訴他,他怎麼樣?肯定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我們不會觀想,也不必觀想,我們知道來專念彌陀名號,也是進入正定之業。

 

禮拜之義

我們禮拜阿彌陀佛,也能夠進入正定之業。天天在那裏禮拜,什麼叫禮拜?禮拜就是歸命,歸命就是依靠。你天天拜佛,不依靠佛,那就不叫拜佛了。深深地拜下去,「我某某是罪惡凡夫,我靠我自己不能解脫生死,我一定要靠您這一尊大慈大悲阿彌陀佛,您老人家一定要救度我往生極樂世界……」那麼,阿彌陀佛怎樣救度我們呢?他說「念我名號就好」,那我們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我們在這裏拜佛拜得再多,還不如趕緊稱名念佛到極樂世界拜個夠,不然的話,這輩子沒有去往生,下輩子就沒得拜了,所以,由禮拜助行進入稱名正定業。

讚歎供養之義

讚歎供養也一樣,這樣讚歎、那樣讚歎,你如果覺得絕對能往生,才是如實讚歎,不然就不叫做真實讚歎,知道:但稱佛的名號,佛不嫌棄,煩惱再重,罪業再深,無有障礙,「像我這樣的人也可以往生那樣高妙的淨土,這樣卑賤的凡夫,也可以和那樣高貴的菩薩在一起,太好了!這尊佛太慈悲了!」這叫讚歎,用語言已經無法表達了,只是一句接一句地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進入正定之業。

 

稱名無有不足

你只要專稱彌陀名號,五種正行無有不足。

當然,如果你不知道「念佛必生」的道理,必須要瞭解,那要讀誦淨土三部經,聽在這方面修學依經教、有傳承、有心得的法師的講解。

誓願所選取

關於稱念彌陀名號是正定之業,乍聽起來,任何人都有些懷疑,因為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非常簡單,任誰都會口稱,這樣簡單的修行,怎麼能夠成為決定往生之業呢?所以,必須加以解釋,若不解釋,人們難以理解,難以理解就不能實行,下面的部分就是解釋:

「一心專念彌陀名號,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,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後面五個字就是解釋為什麼稱名稱為正定之業,是因為「順彼佛願故」,是隨順了彼阿彌陀佛因地誓願的緣故。

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比丘之時,超發四十八大願,其中第十八大願乃是「念佛往生願」,願文是:「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阿彌陀佛因地誓願選擇稱名一行作為十方眾生往生的因行。我們現在來稱念阿彌陀佛名號,就順了他的誓願,當然決定往生。相反,不順彼佛誓願,當然不能往生,道理在這裏。這麼簡單容易,是因為阿彌陀佛誓願所選取的緣故。

 

因地誓願與果上度生

菩薩在因地發誓願,然後到果上成正覺、度眾生,因願和果地的正覺、度眾生是什麼樣的一層關係呢?當知,成佛之後度眾生的方法、效果完全取決於成佛之前所發的誓願,和誓願完全吻合,沒有差別。法藏菩薩因地發願說「稱我名號來往生」,那果地就光明攝受稱念名號之人往生淨土。

《往生論註》所引用的一段經文很能說明因地誓願和果上度生的關係的:菩薩度眾生,就好像農民灌溉田地,而田地有高有低,首先他要察看地形,選一個高的地方、有水的地方,做一條水庫大壩,把水儲存在水庫裏,然後根據地形挖很多溝渠,讓每一塊田地當中的禾苗都能得到滋潤。水裝滿之後,到了灌溉季節,這位農民就很省心了,就不用一擔水一擔水地挑了,他把閘門一拉,水就順著渠道自然地流到每一塊田地當中,是很自然的,不需要費心費勁的。

菩薩度眾生也一樣,在因地的時候,他觀察眾生的根機,為了讓根機高低不等的十方眾生普嚐功德法水,法藏菩薩就修行成就了六字名號,儲存起來,然後通過十方諸佛宣揚他的名號,讓一切眾生聽聞,就好像水庫的水通過溝渠通到每一塊田地一樣,用十方諸佛的溝渠,通到每一位眾生的心田當中。果上成佛之後,功德已經圓滿,只要拉開閘門,水自然就會流布任何地方。除非我們眾生的心田不向彌陀開放,自己也設一個小閘門。如果你把小閘門打開,水是不是自然就淌進來了?所以,佛度眾生是很容易的,我們只要心向彌陀開放,任憑彌陀救度,稱念彌陀名號,自然往生極樂世界。

我們想一想,水會不會離開溝渠淌到外面來?不可能的,它一定會沿著溝渠的方向運動。阿彌陀佛成佛救度眾生,四十八願就是溝渠,不可能離開四十八願去度眾生的,他一定要實踐當初的誓願。所以,我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很容易獲得救度的,這是很自然的道理。

不要著急說:「我這麼大的罪業,怎麼救度我?」早就看好你的根機了,你在什麼位置、水怎麼放,已經看好了,所以,很簡單容易地救度你,這就是因地的誓願成為果上的正覺而來度眾生,所以,經中講「自然之所牽」,是自自然然的,不加勉強造作的。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,千萬人念佛,千萬人往生,臨終念佛的,臨終往生,平生念佛的,平生就決定往生,善人念佛亦往生,造罪之人念佛也往生,無有遺漏。

 

怎樣念佛

那麼,專稱佛名是怎樣的念佛呢?我們來看:

「一心專念」,「一心」就是無有二心,就是沒有懷疑的心(你心中懷疑,就有二心了,這個我們對自己應該是很瞭解的,如果起了疑心了,就是有二心了)。同時,「一心」還表示沒有兩個對象,只有一個對象,只信靠阿彌陀佛一佛,仰靠這尊佛的誓願和名號,這叫一心,如果覺得單稱阿彌陀佛一佛不足以讓我們往生,還必須靠其他的佛菩薩或經咒,這樣就叫做二心、三心、四五六七八心了,太多了。所以說「一心專念」,「專」是不雜,「念」就是念「彌陀名號」。怎樣念呢?

「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」,不管是走路,是乘車,是居家,是旅行,是坐著,是躺著,都可以念佛,四大威儀毫無限礙,這是說明念佛非常容易,在任何場合、任何地點、任何因緣、任何心情下都可以念。

如果念佛一定要心如何的清淨,那可能就要選擇打坐的姿勢了,可是並不講究啊,走路也可以念 —       走路就是散心;有人說「晚上睡覺不能念」,睡覺也能念!也應該念,睡覺前不出聲念比較好,出聲念傷氣。睡覺時衣服穿得比較少,顯得不太恭敬,這是做人的人情,並不是阿彌陀佛怪罪你。比如說,我們躺下休息,如果來了一位朋友,那一定會坐起來,把衣服穿得整整齊齊,對不對?這是做人應有的禮貌。我們念佛也是這樣,並不是說如果衣服穿得不整齊,佛就會責怪我們,何況人命無常不定,也不可能等到衣服穿得好好的、板板正正的然後再死掉,如果人已經病了,身上沒什麼衣服穿,躺在床上不能起來,又不能打坐,又不能拜佛,那不許念的話,只有掉地獄了,所以,這個時候也可以念。在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,知道恭敬就好了。

 

明天出車禍

「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」,不管時間長還是時間短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:只要念佛,一定往生。時節久,比如說我們今天聽到淨土法門,二十年才往生,那就比較長了;今天聽到這個法門,今天開始念佛,明天就出車禍了,你們會覺得「太倒楣了!」—   太恭喜你了!遇到這個法門,一天就往生了,你福報太大了!我們各位沒那麼大福報,所以還要挨五年、八年、十八年,「不問時節久近」,念一天也往生,念十句也往生,十句念不到,「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」,多好啊,多快樂,多自在呀!這叫「不問時節久近」。

其依據在哪裡呢?依據的經典就是《阿彌陀經》所講的「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」,後面是省略號,你看,就是不問時節久近,若七日一心不亂也往生,若一日一心不亂也往生。

 

一心不亂

「一心不亂」就是一心專念,不雜亂,不動亂,不懷疑,一心一意,不改變題目,就相信「念佛一定往生,阿彌陀佛講話不會騙我,發的願不會虛假」,這叫「一心不亂」。

念念不捨

「念念不捨」,前面說「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」、「一心專念」,歸到哪個地方?歸在「念念不捨」。「念念不捨」的含義就是:有念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前一念、後一念,上一念、下一念,一念接一念,不捨棄阿彌陀佛而念別的佛菩薩名號或經咒作為幫助,是單靠這句名號去往生,這叫「念念不捨」,不改變題目,不改換法門。

就好像我們坐船一樣,我們從煙臺港到大連港,我們一腳跨上去,第二腳不要跨下來,每一念每一念都要在船上,不要捨開這條船,你半路上捨了這條船,就危險了。

我們一心靠倒阿彌陀佛之後,從我們心中,每一念每一念都信靠這尊佛,仰賴這尊佛,表現在外表行為當中,當然就是念這尊佛的名號。

有人講了,「我晚上睡著了,念不出來呀」,睡覺睡著了固然念不出來,你的心不改變就可以了,如果你一睡的時候說「哎,我不念佛了,我去念別的」,那就是心改變了。你心未改變,作為凡夫,沒有辦法,還要睡覺,當然醒來念佛就可以了;若做事忙,分心,不能念佛,那你做事不忙、不分心的時候來念佛就可以了,這也叫做「念念不捨」。

所以,淨土法門是很簡單的。

總之,口稱名號,有空就念,想到就念,養成念佛的習慣為原則,決定往生。

 

乃至十念

這是解釋《無量壽經》所講的「乃至十念」。「乃至十念」不可以隨便解釋。有人解釋說「就念十句」,可是經文講「乃至十念」啊,不光講「十念」,還有「乃至」,「乃至」是什麼意思呢?乃至多,乃至少,所以講「不問時節久近」,乃至工夫淺,乃至工夫深。你念佛念的時間長,可能工夫深一點;念佛時間短,當然工夫淺一點,這叫「乃至」,乃至行路,乃至打坐,乃至旅遊,乃至居家,乃至一切場所,大街上、佛堂裏都可以念,這叫「乃至十念」,這個和《阿彌陀經》講的「若一日」、「若七日」是一樣的意思,所以善導大師做這樣的解釋。

「一心專念」就是《無量壽經》裏講的「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」,「至心信樂」就是不懷疑,也就是這裏講的「一心專念」。

 

雜行

「除此正助二行以外,自餘諸善,悉名雜行。」除了這五種正行—   正定業和助業之外,其餘的一切修行都叫做雜行。

各位,我們大家明白了嗎?仔細想一想,你每天是正行多少,雜行多少?

學法要有規矩,學淨土宗就要按照淨土宗的規矩,不能用自己的腦子想一套,東抓西抓,七抓八抓,覺得抓得越多越好 —   不是那回事,它是有規矩的,因為那些行不是純粹通往極樂世界的,「雜」就是雜亂、複雜,因中就雜,這個也修,那個也修,結果也雜,或者通聲聞乘、人天乘,或者通別的他方淨土,不是直接引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,故而稱為「雜」。

這個「雜」,是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標,修那些就為雜。剛才也講了,如果你專門修學地藏法門,讀《地藏經》就不雜了;可是你學淨土法門,為往生極樂世界而讀《地藏經》,那就稱為雜了。你如果修禪宗、求開悟,讀《金剛經》、《楞嚴經》就不雜了,那是你的正依經典,如果為往生極樂世界,就稱為雜了。我們現在學淨土宗,就依淨土宗的經典為正。

雜行太多了,善導大師就不一一舉出來了,一句話概括:除了這五種之外,通通叫做雜行,我們平常喜歡講的密行、念咒、參禪打坐、朝山、拜懺等等,這些都是善法,「自餘諸善」,不過,稱為雜行。

 

五雜行

對應於五種正行,雜行也可以分成五種。

第一種叫讀誦雜行,什麼叫讀誦雜行呢?為了往生極樂世界,不是專門讀誦講說極樂世界的淨土三部經,而是讀誦淨土三部經以外的經典,不管是什麼樣的大乘經典,都稱為讀誦雜行。比如說,我們從煙臺到大連,坐船去,上船之前,我們首先要瞭解乘坐哪趟船、開船時間、什麼票價、上船地點等等,你一定會找煙臺到大連的航線來看,對不對?會不會找煙臺到上海的來看呢?那樣就雜了,方向就不對了。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淨土三部經 —《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和《觀經》就是專門告訴我們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的航線的,是介紹乘坐六字名號大願船往生極樂淨土的,你肯定要找這一頁來瞭解。你讀《金剛經》,是開悟那個方向,到開悟的碼頭了。你讀別的經典,到別的碼頭了,不到極樂淨土,那你的方向、地點就搞錯了,所以稱為雜。這絲毫沒有貶低其它經典的意思,而是就往生極樂世界這件事來說,方向不對,目的效果不一樣。你懂得這個道理,自然會願意讀淨土三部經。

什麼叫觀察雜行呢?除了觀察極樂世界依正二報莊嚴之外,其它的一切觀察、思惟(你觀想心清淨,觀想其他菩薩、淨土莊嚴),那都叫做雜行。比如說我們要到上海旅遊,就要察看上海的地圖,翻看上海的畫冊,瞭解旅遊景點,上海動物園怎麼樣,東方明珠怎麼樣……你會不會找一張北京地圖來看?那裏面又不是上海的狀況,你看它幹啥呢?所以,要以極樂世界、阿彌陀佛為觀察對象,稱為觀察正行。你修種種的觀心法門,觀空、無相、無我,觀心地清淨,又觀其它淨土,都稱為雜行,雖然殊勝,但依淨土門宗旨來講,相隔太遠了。

如果為往生極樂世界而禮拜阿彌陀佛以外的佛菩薩,就稱為禮拜雜行。道理也很顯然,比如說,我要到喬居士家裏來,那我就專找喬居士就對了,我找他隔壁鄰居,找他大舅大姨,肯定是拐了彎了,雖然他們也可能告訴我,那何必呢?直接找他不更好嗎?我們求生極樂世界,直接拜阿彌陀佛!你有空拜別的佛菩薩固然都很好,但是,還不如現在專拜阿彌陀佛,等到了極樂世界,其他的佛菩薩通通在那裏等待,不然的話,你雜行雜修不能往生,其他的佛菩薩在那裏等得一場空了。所以,能見彌陀佛,即見十方佛,你拜阿彌陀佛,觀音、勢至、地藏王菩薩決定不會有意見,決定很歡喜。

為往生極樂世界而稱念彌陀佛以外的佛菩薩名號或經咒,稱為稱名雜行,因為不順彼佛之本願。要往生彼佛淨土,當然要順那尊佛的誓願,這是毫無疑問的。我們在世間辦事也一樣,比如說我是老闆,要招工,你到我這兒來求職,你是不是要順我的心啊?不順我的心,你有再大本事,我不要你。我要個打字員,你說你會鋤地,「我力氣很大,一天能鋤五畝地」,但我要打字員啊,你和我的本意相違背呀。阿彌陀佛讓我們眾生往生極樂世界,是以念佛往生作為本願,剛才也講到了,他不會離開這條渠道,他是有一定的規矩,水一定會順著當初挖的渠道來流淌,佛度眾生,一定會按照當初所設定的誓願來度眾生。你不能自作聰明,凡夫哪能超過法藏菩薩的智慧啊?已經規定好了,大家都來念佛往生,所以稱名稱為正定業。只有這尊佛發了誓願,「稱念我的名號,往生我的淨土」,別的佛菩薩還沒有這樣的誓願。別的佛菩薩當然也很慈悲,就像《阿彌陀經》裏邊,六方諸佛都出來講:「汝等眾生,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,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。」你應當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啊!所有的佛菩薩都異口同聲地告訴我們要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我們還不聽話,就太辜負了諸佛菩薩大慈大悲,所以大家一定要聽話,聽了阿彌陀佛的話,就是聽了十方諸佛的話,不要依我們凡夫的心,「哎呀,我光念阿彌陀佛,別的佛菩薩會不會有意見?師父啊,我以前也不知道,請了別的佛菩薩,現在要一心專禮阿彌陀佛,會不會得罪呀?」這都是凡夫的心態,沒有關係,你現在專稱專念專禮拜,如果你家裏有佛堂,有別的佛菩薩,可以恭恭敬敬地索擦洗得很乾淨,給初機的人結緣,讓他生歡喜心,在這些佛菩薩的帶領下也慢慢進入專修念佛,或者把它整整齊齊地放旁邊。你已經專修念佛了,家裏還有那麼多的佛菩薩,要捨得送出去,不要不捨得。捨不得送給人,這些佛菩薩在你家中等於是閒置了、下崗了,這個有罪過;送給人家結佛緣,度他入佛門,就發揮了作用,有功德,佛菩薩歡喜,不會責怪你。我們自己的佛堂,裏邊要整齊、簡潔,心就容易歸一。何況佛堂就是你內心的表現。我們到居士家,一看佛堂就知道這個人學淨土是專還是不專,很清楚的。

讚歎供養也一樣的,為了往生極樂世界,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以外的佛菩薩,稱為讚歎供養雜行。

 

正雜得失

下面來比較正行與雜行的得與失,「若修前正助二行,心常親近,憶念不斷,名為無間也」,那我們的心就經常和阿彌陀佛親、近,一打開經本,就是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當然親近了。如果打開《金剛經》,《金剛經》說「無人相,無我相」,你心裏就會打一個疙瘩,「那還有沒有佛?」隔遠了。所以,一打開淨土三經,就是講極樂世界的,就是講阿彌陀佛的,就親,就近,出口稱念就是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躬身禮拜就是南無阿彌陀佛,動念思惟就是極樂世界,這當然就「心常親近,憶念不斷」了,這就叫做「無間」,「無間」就是相續、不間斷。

除此五種正行之外,皆為雜行,雜行怎麼樣呢?「即心常間斷」,是不是?肯定心常間斷,一會兒跑到阿彌陀佛那裏,一會兒又跑到別處去了,就間斷了。「雖可迴向得生」,也可以往生,但是一定要迴向,不迴向就不能往生,「眾名疏雜之行」,「疏」是疏遠,「雜」是不純粹,「疏雜之行」。

祖師把正行與雜行做了分析比對,叫「五番相對」:

第一「親疏對」,行五種正行,與阿彌陀佛關係很親密,若行雜行,與阿彌陀佛很疏遠。是親密好,還是疏遠好啊?我們要往生極樂,當然親密的好。

第二「近遠對」,如果修五種正行,阿彌陀佛常在其前,放大光明保護其人,與阿彌陀佛很近。那如果修雜行,與阿彌陀佛隔得就遠,佛光不照耀,佛心不知道,佛光也不攝取。念佛,佛光攝取,就近。是近好,是遠好呢?是應該修正行,還是修雜行呢?我們都要依教奉行。

第三「有間無間對」,什麼叫「有間」呢?若行雜行,與阿彌陀佛有間隔,有間斷。若修正行,與阿彌陀佛之間沒有間隔,沒有間斷。當然無間好,那應當行正行。

第四「迴向不迴向對」,什麼叫「迴向不迴向」呢?若行雜行之人,必須迴向,不迴向不可能往生,為什麼?比如說,為往生極樂而讀誦《地藏經》,本來《地藏經》和往生極樂扯不上邊,那你不迴向,怎麼能往生啊?修五戒十善,本來和往生淨土也扯不上邊,五戒得人的果報,十善得天的果報;讀《金剛經》和往生淨土也扯不上邊,為了讓這些跟極樂世界建立關係,就怎麼樣?「我修五戒十善不求人天果報,我讀《金剛經》也不求開悟,我不求那些了,回轉過來向著西方極樂世界」,這叫「迴向求生」,一定要迴向,不迴向不能往生。迴向往生還是靠佛的願力。「我願往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你看看,我修這點功德夠不夠?」說句不好聽的話,是拿我們自己凡夫所修的雜行雜善賄賂阿彌陀佛,「夠了嗎?不夠再加一點……」跟佛心一定是很疏遠的,不清淨的。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大慈悲父,你賄賂人也找錯了,找你爸爸來賄賂?是不是?那就不瞭解是我們的慈悲父了。這樣的話說起來雖然不好聽,我想便於大家理解,沒有絲毫貶低大家的意思。當然,行善積德都是必須的,只是我們的心態要注意,不是用我們的行善積德跟阿彌陀佛討價還價,「你看,我這樣做了,你應該讓我往生了!」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,無有條件,他不跟你討價還價,「我都白白地給你,你要就好了。」

我們說正行、雜行,並不是說不能行善積德,而是如果認為「光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夠往生,還要加別的修行才能往生」,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,這是不瞭解佛的誓願,不瞭解六字名號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,心中有疑惑,有恐懼,所以是不應該的。

我們知道專念彌陀名號一定往生而專修念佛,在日常生活當中儘量行善積德,供養三寶,扶助貧困,這是應當做的本分事,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,拿出來自我表揚,「你看,阿彌陀佛,我這麼大的功德……」

雜行之人一定要迴向,那麼正行要不要迴向呢?正行不必迴向,自然成為往生之業。什麼道理呢?前面說了,「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」,就像一桶水倒入長江,自然會淌入大海,不用你祈求「水呀,水呀,你要往大海淌啊,你的方向要把握好啊,要迴向啊……」不需要你講,它順著長江就到大海了。我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好像把我們的心投在阿彌陀佛願力的長江當中,自然會流到極樂淨土的大海,不用迴向,自然成為往生之業,因為我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(當然,如果你本來不願往生,那還講迴向,迴向是求往生的,你說「我念南無阿彌陀佛,我不願往生,我只願求人天福報」,這種想法就不對了,一定要回轉,不求人天福報,不求來世發財,不求來世開悟,是求生淨土,那樣就要回轉趨向了)。我們本來就為了往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本來是為了我們要去往生,我們願意去往生,他願意接我們去往生,一拍即合,就不用再談迴向了,自然成為往生之業。

有這樣一個比喻:念佛就好像坐直達車,不用轉車的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可以講是從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的直達車,是不是?你坐上直達車了,哪裡還需要再轉車、換一個方向?不需要的,如果沒坐直達車,那就要下車改換方向,先坐摩托車,又坐大篷車,又坐小客車,再坐出租車,再轉火車,然後再走路,繞很多彎,因為一步不能到啊。像五戒十善,它是先到天,到天就中止了嗎?那不行啊,一定要迴向。所以,修其它種種行,一定要迴向才能往生,因為它不是直接通到極樂世界。而這五種正行是直接通往極樂淨土的,不必另加迴向。

當然,如果我們做早晚功課,念一遍迴向偈也可以,這個迴向不是單單為自己了,是說「我念佛一定往生,希望其他的人也能夠念佛往生」,這是心中向著其他眾生。

第五「純雜對」,五種正行是純粹通往極樂之行,五種正行之外的雜行不是純粹通往極樂世界之行。剛才已經說明了,或通人天果報,或引導往生他方淨土,未必是專門指向極樂淨土的,所以稱為雜,而必須回轉。

有這五種得失。那麼,我們應該選擇正行。

善導大師做這樣正行、雜行的分判,可以說是再清楚明朗不過了。學淨土之人,應當捨雜行、歸正行,所謂「就行立信」,是就正行而建立必得往生的信心,不是就雜行。正行當中五種,是別就第四「稱名正定之業」建立往生信心,也不是就餘四種,餘四種是引導我們進入正定之業。而正定之業之所以稱為正定之業,是因為「順彼佛願故」。

 

要依阿彌陀佛的本願

我們再來總結、回憶一下,第一條文,立聖道淨土二門,目的是要我們進入淨土門,而淨土門的核心、基礎就是《大經》所講阿彌陀佛「念佛往生」之願,重點在這裏;第二條文,以聖道修行為方便,以念佛往生為釋迦出世本懷,其中講到「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;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。」是因為阿彌陀佛本願的緣故,我們念佛必然往生;第三條文,立正行和雜行,而勸導我們進入正行,正行之所以稱為正行,念佛之所以稱為正定業,是順了阿彌陀佛誓願的緣故,所以,應當知道往生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的誓願是我們整個淨土法門的源頭,淨土法門從此而流,若能瞭解這個源頭,你就會穩穩地把握住了。所以,無論如何,往生極樂世界要依阿彌陀佛的本願。


第四條「正雜得失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四文:善導和尚判正雜二行得失之文。

這第四文是順著第三文來的。第三文分判正雜二行,說雜行可迴向得往生。在第四文中,更加明確地說明雜行之難,而勸導應當進入正行:

《往生禮讚》云:

若能如上,念念相續,畢命為期者,

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何以故?

無外雜緣,得正念故,

與佛本願得相應故,

不違教故,

隨順佛語故。

這是第一段。《往生禮讚》是善導大師的一部著作,分為六時禮讚,有日三時、夜三時,說明如何禮拜阿彌陀佛等,配以讚偈。這第一段說明專修念佛「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」,為什麼呢?舉出了四個理由,也叫「正行四得」。下面說雜業之失:

若欲捨專修雜業者,

百時稀得一二,千時稀得三五。

何以故?

如果你捨掉專修念佛、樂行雜業的話,「百時稀得一二」,一百個裏邊難得一兩個往生,一千個裏邊難得三五個往生。為什麼呢?

乃由雜緣亂動,失正念故;

與佛本願不相應故;

與教相違故;

不順佛語故;

繫念不相續故;

憶想間斷故;

迴願不殷重真實故;

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;

無有慚愧懺悔心故。

原文當中,列出十三條,叫「雜行十三失」,這裏引了九條。下面第三段,舉出善導和尚當時所見所聞:

餘比日自見聞:

諸方道俗,解行不同,專雜有異。

但使專意作者,十即十生;

修雜不至心者,千中無一。

總分三段,第一段說專修之得,第二段說雜行之失,第三段是比較,勸我們專修念佛。現在依文解釋。

 

百分之百往生

「若能如上」,《往生禮讚》上文是問答的形式,設問:「我願往生極樂世界,請告訴我怎樣往生?」然後自問自答:要發三心、行四修決定往生(總之,專修念佛一定往生,同時承接上面的五種正行)。

「念念相續」,上面說「念念不捨」,這裏說「念念相續」,意義一樣,總之是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」,今天也念,明天也念,天天相續;上午也念,下午也念,有空就念,起心動念就念,這也是就凡夫能做到的。有人說:「那哪能做到啊,我經常想不起來呀。」是盡你能做到的。本來淨土法門是為凡夫,也是鼓勵你,提一個要求,要多念的意思。

「畢命為期」,是說我們一直念佛,不改變法門,直到命終。不是說「哎呀,我念佛已經念好了,現在可以修別的法門了。」念佛什麼時候念到好啊?念到極樂世界才叫念好了 —       念到極樂世界還沒念好,極樂世界的菩薩還要念佛,菩薩不念佛,叫什麼菩薩呢?「孺子必憶母」嘛,孝子一定憶念母親,菩薩一定要念佛。

「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」,那就是百分之百往生了,沒有一個不往生的。有人問「這樣能不能往生、那樣能不能往生……」只要念佛,決定個個往生,當然千即千生,萬即萬生。只要念,決定往生。

 

無外雜緣得正念

「何以故?」為什麼這麼容易呢?底下說了四點。

第一,「無外雜緣,得正念故」,是因為沒有外雜之緣、內心有了正念的緣故。

這一點要解釋,有人以為什麼叫「無外雜緣」呢?(我當初也是這樣理解的)「我在家裏念佛,你們不要來敲門,你要來敲門,你就是雜緣,把我打亂了;電話也把它停掉,不然一打電話來,也亂了。」好了,門關上了,親戚朋友不來了,電話也不接了,但是偏偏不作美,有一隻小鳥跑到窗戶上叫來叫去,「把我的心都叫亂了……」我們總認為沒有任何打擾叫「無外雜緣」,不是這樣子的。

「無外雜緣,得正念故」,什麼叫「得正念」呢?正念就是念佛,正念堅固,知道:我念佛一定往生。

比如說,有個人不會讀經,只會念佛。看見別人讀經,如果不懂得念佛的道理,他的心中就動亂了,他就想去讀經了,他回到家裏就要流眼淚了,「哎呀,怎麼辦哪?人家都會讀經,我也不會……」他心中就有了外雜之緣,讀經這個緣引起他心裏邊的雜亂,他想去讀經了,他不想專念佛了,這叫「外雜之緣」,失掉了正念,是不是?

從另外一個角度想:他雖然會讀經,讀經也是告訴我們念佛必然往生,我念佛,往生無有不足,我雖然無有智慧,釋迦牟尼佛告訴我說「念佛一定往生」,阿彌陀佛告訴我說「念佛一定來迎接」,我不識字,又有何憾?這樣心中正念堅固,「你會讀經,我不會讀經,我也不羨慕你」,這叫「無外雜緣」。

同理,我沒有錢,人家有錢,他有錢到寺院裏建了個大佛,建了座寶塔,做很大的功德,一般的人心中又擔心了:你看看,人家用那麼多錢做功德,他往生可能有分。我窮光蛋,一分錢拿不出來,我可能沒分吧?如果這樣想,就叫做「外雜之緣失正念」。心中應怎麼想?我雖然貧窮,很慚愧,不能報佛恩,不能供養三寶什麼,但是,阿彌陀佛大慈大悲,如我這般貧窮之人,若專念彼佛名號,決定往生,無有不足,「我也不羨慕你,我只為往生極樂淨土」,這叫做「無外雜緣得正念」。其它可以依此類推。總之,見到別人修種種殊勝之行,我雖然做不到,心中沒有遺憾,沒有不足,這叫做「正念堅固」。不然的話,稍一疏忽,心中就動搖了,何況小鳥會動搖你呢?何況電話會動搖你呢?念佛一定往生,不論行住坐臥嘛。在善導大師的時代,還沒有發明電話機,如果有,他肯定講「也不論打電話不打電話」,既然不論行住坐臥,那麼種種因緣都可以,本來這個法門是士農工商、任何職業、任何環境狀況都可以念佛,所以,只管念佛,決定往生,心中無有膽怯,心中正念充足,這叫「無外雜緣,得正念故」。

 

與佛本願得相應

第二,「與佛本願得相應故」,這在第三文裏邊已經說到了,「順彼佛願故」,你專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了,什麼叫相應呢?剛好吻合。佛的本願說「念我的名號來往生」,我就專念彌陀名號,剛好,佛心凡心成為一體。佛心是讓我們罪惡凡夫稱念名號往生淨土,我凡心就念彼佛之名號、願往生,剛好,這就吻合了。就好像有人做買賣一樣,我剛好想賣這個東西,你剛好想買這個東西,這樁生意就做成了。我想賣這個,你不想買這個;你想買的,我沒得賣,兩個人談不攏。阿彌陀佛剛好要救你,要你念佛,你剛好要被彌陀救,念彌陀名號,這叫做「一心」,成為一條心,這叫相應。

有人講「我念佛,念念念,念到心裏邊很清淨,就跟佛相應了」,這是一種解釋,但不是善導大師的解釋,那樣是相應不來的。像孩子跟媽媽怎麼相應呢?孩子才一歲,餓了要喝奶,媽媽就餵他奶喝,這叫做母子相應。這孩子不能理解媽媽什麼職業、什麼智慧,他不可能理解的,要那樣的話,孩子永遠不能相應了,這是一種慈愛的相應。一樣的道理,如果要讓我們也發四十八願,要我們懂得經典,要我們開悟,跟佛相應,我們做不到。阿彌陀佛要救我們,我們被佛救,這叫相應。母親帶孩子,餵飯給孩子吃,如果孩子不願意吃,用手來抓,勺也飛了,碗也碎了,就不相應了。他張開小嘴巴來吃,就相應了。阿彌陀佛救度我們,說「念我的名號來往生」,我們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叫「與佛本願得相應故」。你自己不願意念佛,修別的行,就好像這小孩一樣,媽媽餵他這個吃,他不要,他抓別的,抓到嘴裏,說不定不是吃的,那就不相應了。

 

釋迦教導專修念佛

第三,「不違教故」,「教」是教導,不違背教導,不違背誰的教導呢?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,釋迦牟尼佛在哪裡教導呢?在《觀經》裏邊教導我們說:「阿難,汝好持是語,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」《觀經》雖然講到種種修行,比如說,大家都知道的「三福」: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;受持三歸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;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」這三福有十一條,這十一條是散善,就它們本身的性質來說,都算不上極樂淨土的正行,而是通於一般的修行。那麼,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在《觀經》裏講這些呢?後面我們會詳細講解,這裏略微提一下,就是為了引導一般聖道法門的修行者進入淨土門,用他們習慣的修行方法把他們誘引進入淨土門,既已進來,就不再強調這些,所以到最後十三定觀也好、三福九品也好,就統統不交待給阿難了,「阿難哪,我講這部《觀經》,雖然講了十三定觀、三福九品等等,但是,要點是你要持無量壽佛名號啊!」就引導我們進入專修正行、正定之業,這叫做「不違教故」。釋迦牟尼佛不是教導你要雜行的,而是先用那些來引導你,進入專修念佛,專持無量壽佛名號。如果你不專修念佛,就是違背了佛的教導。

 

諸佛證誠之語

第四,「隨順佛語故」,什麼叫「隨順佛語」呢?隨順諸佛證誠之語,這是在《阿彌陀經》當中,六方恒河沙等諸佛出廣長舌相,說誠實言:「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、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。」意思是說,「釋迦牟尼佛講的﹃罪惡凡夫眾生專念彌陀名號一定往生﹄,一點沒錯,你們眾生不要懷疑。釋迦牟尼佛一佛所講,或許要懷疑,我等諸佛一個接著一個出來證明,決定無誤!應當信順。」如果我們專修念佛,就順了諸佛證誠之語。

 

彌陀誓願為核心

上述四個緣故,說明決定往生。為什麼呢?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講,「無外雜緣得正念」,正念堅固不動搖,同時是「順彼佛本願」,順了阿彌陀佛的心意,又不違背釋迦牟尼佛教導,順了釋迦牟尼佛的心意,又是隨順諸佛證誠,順了十方諸佛的心意,那你怎麼不往生啊?

如果反過來,又違背釋迦牟尼佛的心意,又違背阿彌陀佛,又違背十方諸佛,那你還想往生啊?那肯定千中無一了。

這四點理由的核心是第二點,「與佛本願得相應故」,為什麼呢?因為第三點「不違教故」,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也是來講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之本願,你能夠與本願相應,自然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;第四點「隨順佛語故」,諸佛證誠之語也是證誠阿彌陀佛的本願,你能夠信仰阿彌陀佛的誓願,專稱彌陀名號,自然隨順諸佛證誠;第一點「無外雜緣,得正念故」,你瞭解彼佛誓願不虛,稱念名號必然往生,心中無有膽怯,無有擔心恐懼,自然正念堅固,外雜之緣不能動亂。所以,得到第二點,四點全部得到。要點在此。

 

雜行之失

「若欲捨專修雜業者,百時稀得一二,千時稀得五三。」捨掉專修念佛而去修行雜業的人,一百個當中稀有難得一兩個往生,一千個當中稀有難得三五個往生。

往生是大事,願求往生淨土,當然都願意行「十即十生」、「百即百生」的專修念佛。

可是現在這個時代,信息傳播比較發達,大家結的人緣也很多,往往有很多來勸我們念佛的人說:「你應當學這個法門、學那個法門,單念一句阿彌陀佛是不能往生的。」如果我們不瞭解教理,心中就會動搖不安。他所說的是不是正確呢?他所說的與善導大師的教導恰恰相反,善導大師在這裏說: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百即百生,雜行之人千中難得三五往生。所以,往生大事個個要慎重,不能聽到人家怎樣說,就改變宗旨。

念佛法門,一方面因為簡單容易,任何人,不識字的老太婆、老太公,任何時候,行住坐臥、平時、臨終都可以念,所以獲得了大眾的歡喜接受,但是,另一方面,正因為這樣,也容易被人破壞說「你就念一句佛怎麼就能往生?」我們一聽,心中往往就動搖了。

我們知道,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之所以往生決定,善導和尚判為正定之業,是因為「與彼佛願得相應故」,與佛的誓願相應。為什麼雜行之人反而「百時稀得一二」呢?因為,按照一般人的想法,總是「我修行的法門越多、讀的經越多,往生的把握就越大」,一般人都這樣想,這種想法很符合凡夫的情見,但恰恰違背了淨土宗的教理,為什麼呢?「乃由雜緣亂動,失正念故,與佛本願不相應故,與教相違故,不順佛語故」,這四句與上面四句正相反。上面說專修念佛是「無外雜緣得正念」,這裏說雜行之人「雜緣亂動失正念」,專修念佛的正念就丟失了,心中以為「我光念佛,或許往生不定吧?不能那麼容易吧?」本來心中就有這樣的疑惑,人家來一說,「哎,某某,你就這樣單念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嗎?我這裏有更殊勝的法門!」你就很容易被他牽轉,這叫「雜緣亂動」,外面的種種緣,讓你丟失了內心正念,這是因為內心不瞭解彌陀誓願的緣故。如果我們內心正念堅固,就不會被外緣所動亂。

「與佛本願不相應故」,阿彌陀佛以專修念佛作為他的本願,而現在行雜行雜修,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,所以難得往生。

「與教相違故」,與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相違背。釋迦牟尼佛在淨土三部經當中教導我們「一向專念無量壽佛」(《無量壽經》)、「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」(《觀經》)、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唯專修念佛,得生淨土(《阿彌陀經》),此是釋迦牟尼佛大聖慈悲之教導,若專行之人,與佛教導相順,若雜行之人,與佛教導相背,違背佛的教導,往生困難。

「不順佛語故」,即是不隨順《阿彌陀經》當中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,為我等證誠,「罪惡凡夫,但念彌陀名號,專行不二,決定往生」,如此,專修念佛之人為順佛語,而雜行之人不順佛語,十方諸佛不證誠,所以,往生很困難。

第五點,「繫念不相續故」,願往生之人若行雜行,或念佛,或不念佛,中間就有間斷,不相續。「相續」就是說:前念念佛,後面接著還是念佛。從信心來說,「相續」就是:今天我接受這個法門,從現在開始不改變,完全仰靠南無阿彌陀佛,在任何狀況下都不動搖、不改變,這叫心的相續。那引導到外表行為當中,也一定是專念彌陀名號,有空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起念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不會改變去念其它的經咒。

第六點,「憶想間斷故」,憶想極樂莊嚴、阿彌陀佛而有所間斷。因為雜行的人,心中必然憶持其它的與極樂不是直接相關的修行方法,不然就不叫雜行了。這樣憶想極樂就有了間斷。

第七點,「迴願不殷重真實故」,「殷」是殷切,「重」是珍重。修雜行一定要迴向發願才能往生,可是,既然修雜行,雖然有迴向發願心,願生極樂淨土,但這迴願之心不殷重真實。或許有人說:「我非常真實地願往生,我非常懇切地願往生。雖然修雜行,我也是這樣的心。」— 或許是這樣。但這裏善導和尚告訴我們說:雜行之人迴願不殷重真實。為什麼呢?因為雜行的行體,比如說種種其它的善法(散善、定善),種種的修行功德,而這樣的修行功德和六字名號相比,凡夫所作的,都是不真實的,都是生滅法、有漏法。因為我們所修行的功德不真實,你靠這種不真實的功德要迴向去往生,當然也就不真實。而念佛法門就不一樣,這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成就無漏、無生、涅槃、真實的功德名號,是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,發出超世的悲願,為我等所修殷切、珍重的名號,以這個名號的功德回施給我們(叫迴向給眾生),願我們往生極樂淨土。那麼,從法藏菩薩的角度,就是殷重、真實。我們凡夫雖然沒有殷重、真實的心,領受南無阿彌陀佛迴向過來殷重、真實的名號功德,而願生淨土,當然就是殷重、真實。

昨天也打過這樣的比喻:比如說我們從煙臺港到大連港去,一種方法是你自己用木頭作一個小船,自己駕駛小船過海,一種方法是乘坐大海輪過海,那麼,這二種方法雖然都能運載到對岸去,哪一種方法真實呢?當然坐大船真實,坐小船就很有風險,即使駕船的人再怎樣真實想過海,他的結局,可能一千個裏面只有一兩個能過去,或者船會漏,或者我們沒有體力,或者不善駕駛,或者風浪太大,或者不識航向,或者海上起霧等等,使得我們即使再怎樣想過海,也不是真實的。那麼你真想過海—  哪有一個人真願意過海、很真誠懇切地願意過海,有大船他不坐呢?那一定會願意坐大船。如果大船不坐,捨而坐小船,就知道你是在那裏開玩笑,你好像不是真願意過海。

既然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真實功德可以快速、穩定、萬不漏一地往生淨土,而你呢,口說願生淨土,卻不選擇萬修萬去的六字名號,而選擇千中無一的雜行雜修,以此可知,你內心當中並不是殷重、真實願生淨土。

第八點,「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」,「貪」是指貪心,「瞋」是指瞋恨心,「諸見」是種種的見解,我見、身見、邊見……總之是邪見,「煩惱」,貪瞋諸見,自然有種種煩惱來間斷。若行雜行之人,就一定被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,所以,行雜行之人都要強調心中要如何真實、要如何清淨,因為他是靠自己的修行功德去往生,如果有貪瞋煩惱的話,就會破壞修行的功德,所以,一定會間斷。而念佛之人難道就沒有貪瞋煩惱了嗎?有。雖然有,但是不能間斷 —       念佛之人雖然有貪瞋煩惱,但是不能間斷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們是不顧貪瞋煩惱,我們並不是特別在意如何對治貪瞋煩惱去往生,而是仰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去往生。就好像我們乘船過海一樣,雖然我們眼力不足,也不善游泳,但是,對我們不構成障礙,為什麼?我們乘托船的力量去過海。那如果靠自己過海,就要善於駕駛,善於游水,如果做不到,就不能到達彼岸。所以,行雜行之人是行難行道,一定要熄滅貪瞋煩惱。

第九點,「無有慚愧懺悔心故」,善導和尚告訴我們說,雜行之人是無有慚愧懺悔心,所以,難得往生彼淨土。什麼是慚愧心呢?就是知道「我某某人,修行的力量非常薄弱,靠自我的力量不能出離三界六道」,所以心發慚愧,「我某某人很差,知道自己修行淺」。什麼是懺悔心呢?知道自己罪業深重,無量無邊,內心真實懺悔。為什麼說雜行之人沒有慚愧懺悔心呢?你看雜行之人,他每天也拜佛,拜佛的時候,在佛的面前也說「我某某很慚愧呀,我某某很懺悔呀……」似乎也有慚愧、懺悔心啊,這是比較而言的,比較專修念佛的人,他就是沒有慚愧懺悔心。為什麼呢?因為如果你真有慚愧心,知道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解脫生死輪迴,那麼,一定會仰投佛的願力,仰投佛願就一定會專修念佛。你一方面說「我很慚愧不能修行」,另一方面把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六字名號推到旁邊,靠自己的力量使勁修,這叫做有慚愧心嗎?這叫沒有慚愧心;什麼叫沒有懺悔心呢?如果你真實體會到自己罪業深重,無量無邊,靠自己的力量絕對沒有辦法出離六道輪迴,那麼你一定會投靠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,念念稱名常懺悔,念念稱名消除一切罪障,可是現在,口中說懺悔,而內心裏邊懷著一顆驕慢的心,並不是仰投佛願、乘佛願力,而是妄想靠自己淺顯的、薄弱的、微少的、有漏的修行功德欲出離生死,所以,此人是無有慚愧懺悔心。

打個比喻,好像一個人來到大海邊,看見大海茫茫無際,他想過海,然後他在海邊說:「我很慚愧啊!我沒有力量遊得過去啊!哎呀,我確實力量很差!」說完這話,他就跳進大海使勁游水,想到彼岸去。那麼,這個人是真正懂得自己沒有力量遊過海嗎?他是在那裏謙虛一番,然後自己再下去游水。

「大海」代表我們的生死輪迴,我們說:「哎,我很慚愧啊!我沒有力量出生死輪迴,我要靠佛。」話說完之後,又不去專修念佛,然後自己去修行了,妄圖靠自己雜行雜善的力量超越無量劫來的生死大海 —       這是不可能的!

所以,大家要瞭解自己的根性,應該來專修念佛。

如果是專修念佛之人,就會繫念相續,憶想不間斷,迴願殷重真實,貪瞋諸見煩惱不能間斷,是有真實慚愧、懺悔心。這可以翻對而知。

善導大師《往生禮讚》原文後面還有四句,《略要文》中沒有錄,這裏補充來說明。

十、「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」,雜行之人他不是相續念報彼佛之恩,他都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有什麼恩德,所以他要雜行雜修,如果知道阿彌陀佛的恩德(「你專稱我的名號,如此簡單易行,決定往生我的淨土,乃是我所成就不可思議六字名號的功德,令汝等罪惡凡夫往生極樂淨土」),他就決定不會捨掉彌陀,去念其他的佛菩薩,或其它的經咒、修行其它的法門。

我再提醒一點,我們不是排斥其他佛菩薩(佛弟子絕對不可以那樣),也不是排斥其它法門,絕對不可以。只是說修行淨土法門,有諸佛的通規。諸佛都告訴我們要專念彌陀名號。

你想想看,如果某某人對你有恩德的話,你會不會經常想念他?一定的。比如說你落水了,他把你救起來了,他當然是你的救命恩人啦,你過年過節當然都要去了。結果過年過節你不到他家去,然後到隔壁家,那個是局長,官比較大,你這個人就沒有味道了 —          他救了你一條命啊。那麼,這樣就是不知道對方恩德的深重。

不知道父母恩重的人,他就不會憶念父母。知道父母恩重的人,就會經常憶念父母。不知道阿彌陀佛恩德深重的人,才會雜行雜修。若知彼佛恩德深重,一定會專修專念。彼阿彌陀佛之恩德,亦是十方諸佛之恩德。能往生彼佛之淨土,即能夠拜見十方一切諸佛,無有不足。

十一、又說「心生輕慢,雖作業行,常與名利相應故」,既然雜行雜修,必然心中輕視、看不起專修念佛,以為專修念佛沒有什麼了不起,往生把握也不大。他雖然也在那裏修行,但是他的心不是和解脫生死相應,不是和往生極樂、彌陀本願相應,他是和名利相應。為什麼說和名利相應呢?這個不分析大家不一定知道。我們學佛的人,我們都不願意求名利了,求名利幹嘛學佛呢?確實是這樣的,但是一分析呢,祖師不會講錯。我們就來分析一下,分析我們各位自己。比如說你來念佛,念佛是人家瞧不起的法門,為什麼呢?老太婆都會修啊,有什麼了不起呀?「你會念佛,我也會念佛,我念佛之外還會誦某某經。」噢!那麼人家肯定讚歎你啦,「某某居士,你會修行!」你聽到之後,就有點名譽感啦,洋洋得意了,結果從此之後,你就更加雜行雜修。人家讀一部經,只雜了一部,你呢,為了名譽,你讀十部經,就雜了十部,還要讀四十部、五十部,幸虧沒出家,要出家就成了一個雜行的專家了。所以,雜行之人有這樣的缺失。

那我們念佛人,一般來講,不容易高傲,不容易和名利相應(當然,心不正的人也有)。怎麼講不容易呢?說起來就會念佛,又不會修密,又不會參禪。比如說我們做為出家人,如果能搞一點神通,然後講講這個那個,人家就覺得「這個法師很會修行,懂得很多」;「你就只會講幾句念佛,誰不會啊?我也會講,誰都會講!」你會講,你不一定把它落實下來,不會講而能夠把它落實下來的人非常稀有。「念佛往生」誰都會說,但是心中真正相信念佛一定往生而來專修念佛的人還並不多見。嘴上大家都說「念佛往生」,可是心中卻掛了一個很大的問號,「念佛一定往生嗎?應該這樣念佛才可以往生吧,應該加上讀經等等才可以往生吧……」每個人心中都這樣疑惑著,都這樣懷著一顆雜行雜修的心。所以,在往生極樂的道路上,走得是搖搖擺擺、步履蹣跚,並不穩當。如果這個時候將你一拉一拽,馬上就改變法門了。

十二、「人我自覆,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。」雜行的人,人我是非特別多,既有高慢心、名利心,怎麼能放下架子親近請教念佛往生的善知識呢。他眼中也看不到善知識,他自己就是善知識,或者有人比他更雜,他反而認為是善知識,趨之若鶩。所以下面:

十三、「樂近雜緣,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」,雜行的人非常喜歡去湊熱鬧,聽說哪裡來了一個有神通的人,他馬上喊了一大幫人:「嗨!去了,到那裏去,去拜某某。」他是不是學淨土法門的不管,因為他有神通嘛!大家都羨慕他的神通了,把專修念佛就放到一邊了;聽說哪裡來了某某大師、活佛,可以灌頂,「轟!」一窩峰又跑去灌頂了。如果你是修密宗的,跟他結緣,當然是很好的。那你是學淨土法門的,你結這樣的緣,雜緣太多,而且不僅自己去,還拉了一幫人,這叫「自障障他往生正行」,障礙了自己和別人的往生正行。你看,五種正行裏邊,有沒有說灌頂、加持作為正行?沒有啊!除此五種正行之外,其餘一切,在淨土門中,通通稱為雜行。如果修密宗的,那麼,有你相應的善知識、上師來,你去接受他的法,接受他的開示,對你來講,那不算雜行,你本來學密宗。如果在淨土宗,那就算雜行了。

在這一切法門當中,哪一種法門最容易修持、解脫最有把握呢?那還是淨土宗。大家既然選擇淨土宗,就不要再攀那些雜緣,更不要引導人家一道去,佛法非常不容易的,免得你將來要背一些因果。   

 

專雜有異

接下來第三段:「余比日自見聞,諸方道俗,解行不同,專雜有異」,「余」就是善導和尚自稱。我近來親自見到,親自聽到,「諸方道俗」,各地出家人、在家人,「解行不同」,他們對於佛法的理解不一樣,對於淨土門的理解也不一樣。因為理解不一樣,修行的方法就不一樣,叫「解行不同」。比如說,我們依善導和尚理解的,淨土宗是阿彌陀佛選擇的本願,淨土念佛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,專修念佛是正定之業,決定往生。這是我們的解,我們也這樣去做、這樣去行。可是有人不這樣解,他認為專修念佛往生不定,一定要如何如何雜行雜修才更有把握。他有這樣錯誤的理解,就有錯誤的行持。所以,我們學淨土宗這個解,不是我們自己內心隨便可以解的,一定要依據佛經、祖師的解釋作為我們的領解,依祖師的智慧作為我們的智慧,依佛法的智慧作為我們的智慧。「解行不同,專雜有異」,怎麼不同呢?或者是專修念佛,或者是雜行雜修,這是有所不同了,在我們周圍也看得到,有人專修念佛,有人雜行雜修,就是理解不同。

我們這次來共同學習,是讓大家的思想都能統一到淨土法門的正確軌道,不被其它的理解、其它的異見所左右、動搖。

「但使專意作者,十即十生」,雖然說有專有雜,可是所見到的結果呢,只要是專修念佛的人,叫「專意作者」,「十即十生」,十個就有十個往生,百個就有百個往生。

「修雜不至心者,千中無一」,雜行雜修的人稱為「不至心者」,不是真實心願往生淨土,所以叫「修雜不至心者」(如果你真心願生淨土,一定會專修念佛)。那麼這樣的人,一千個當中沒有一人往生。

大家都願意往生淨土嗎?(「願意。」)是願意選擇千中無一的辦法,還是選擇百即百生的辦法?(「百即百生。」)百即百生是什麼辦法?(「專念阿彌陀佛。」)那你們今天回去以後應該怎麼做知道了吧?如果別人回來告訴你「哎!你跟我後面雜行雜修,功德很大」,你願意嗎?(「不願意。」)他講五遍你就願意了吧,講一遍可能不願意。(「不會。」)講上十遍也不幹!信心堅固,對了,那就是聽法得到了利益。有時候講多了,你就跟他後面跑了,跑了之後,他獎賞你說:「某某居士,你是大德居士。」結果最後呢,你往生的佛果給他偷掉了,那你就太虧了。我們今生今世不求人家表揚我們,也不求人家說我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,我們只求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。把往生的佛果深深地埋在我們的心中,很安定,吃下這顆定心丸才重要。

以上第三、第四文是善導和尚對於淨土宗的行(修行)的判別。淨土宗很簡單:根據道綽禪師的教判,我們從聖道門進入淨土門;根據善導大師的行判,在淨土門當中,由雜行進入正行,正行當中,由助業進入專稱名號正定之業。


第五條「三經一致」之文回到目錄

下面第五文。上面是祖師所說的,有沒有經典的依據呢?從第五文以下就是經典的依據:第五條文是總說淨土三部經的宗旨。第六、七、八文是別依《大經》說明應專修念佛。第九、十、十一文是別依《彌陀經》。十二到十四文是依《觀無量壽經》。我們來看:

第五文:善導和尚意,三部經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。

依善導和尚的思想,淨土三部經都是僅僅說明一件事,即是:念佛往生。為什麼說「善導和尚意」呢?因為善導是彌陀化身,善導和尚之意即是阿彌陀佛之意。別的法師未必是這樣的意思,別的法師對三部經的理解則不如善導和尚那樣透徹宗要、把握核心,所以,理解不一樣,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樣,解釋三部經也不一樣,我們跟著學習的結果也不一樣。而我們今天是依據彌陀示現的善導和尚的意思為我們的修行準則。

《觀經疏》第三云:

《觀經疏》第三就是定善義。這一段文是在解釋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。其中有問答說:「佛光普照,不是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﹄嘛,為什麼唯攝念佛之人?」這一段經文是說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(佛光普照)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,沒有說打坐眾生,也沒有說誦經、拜懺眾生,專門說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。善導和尚就有了問答:「佛光普照,何故唯攝念佛之人?」為什麼只攝受念佛之人?所以來解答,這是後面講的話。

自餘眾行,雖名是善,

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較也。

這是第一段,除了念佛之外,所有一切行叫「自餘眾行」;「雖名是善」,佈施、持戒等等,都是善法;雖然是善法,「若比念佛者」,如果這些種種修行善法和念佛相比,「全非比較也」,什麼叫「全非比較」?簡直都不能相比。這是善導和尚所說。

而我們一般人不這樣認為,一般人認為念佛最低,為什麼最低呢?因為最容易,所以,念佛不如讀經,讀經不如打坐,打坐不如修密,後來就越來越雜。

而淨土門,善導和尚說:「其餘眾行,雖名是善,若比念佛,全非比較。」

那我們修行淨土法門,是願意修行功德最大的念佛呢,還是修行那和念佛無法相比的雜行雜善呢?當然,是要選擇念佛來修持。

為什麼全非比較?或許有人說:「我修種種功德都很大呀!你看經典也讚歎某某經功德很大,某某法門功德很大……」為什麼和念佛沒法比較呢?這是就往生極樂世界而言,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,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被阿彌陀佛的誓願所攝受,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所攝取,決定往生極樂世界。你修別的行,不順彼佛之本願,違背釋迦之教導,不順諸佛之證誠,不蒙受阿彌陀佛光明攝取,往生千中無一。所以,其它的修行,無論如何的殊勝,也無法和念佛相比。這道理很顯然。但如果就別的修行,依各宗各派各人的觀點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這裏是單就往生極樂,念佛順彼佛之本願,雜行不順彼佛之本願,所以全非比較。

是故諸經中,處處廣讚念佛功能。

底下引證說:所以,很多經典當中,「處處廣讚」,不是一處兩處,很多地方都來讚歎念佛這個法門不可思議的功能。下面舉了三部經:

一、如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

二、又如《彌陀經》中,一日七日,專念彌陀名號得生,

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。

三、又此《經》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。

此例非一也。

「此經」是指《觀經》,因為這裏是解釋《觀經》的《觀經疏》;像這樣的例子不是一條兩條,經中太多了。但是善導和尚這裏只舉了三部經,因為這三部經是我們淨土宗的正依經典,舉出來就夠了,別的就不用再舉了。

我們看,這是善導大師最簡略地解釋三部經,就把三部經的精要給我們點示出來。《無量壽經》雖然廣泛,四十八願雖然繁多,但是善導和尚一句話貫總:「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」整個一部《無量壽經》講的就是這一句。那麼,《阿彌陀經》也是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,而且十方恒河沙諸佛證誠不虛,那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也是如此。

《觀經》的宗旨呢,《觀經》定散文中,「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」,以此可知,淨土三部經的宗旨都是一樣的,「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。這是善導大師,他解釋淨土三部經。

別的法師解釋的未必如此。比如說這部《觀經》,按別宗別派的解釋,是以觀佛三昧為宗旨,不是以稱念彌陀名號為宗旨。古來一部經典往往有很多解釋,有四家、五家、十幾家,甚至幾十家的解釋。那我們後來的人依哪一家呢?我們學淨土的,專依彌陀示現的善導和尚的解釋最為穩當,最為正確。所以,依善導和尚的解釋,我們知道:三部經的宗旨完全一致。之所以這三部經能夠稱為淨土宗的正依經典,也正是因為它是有完全一致的宗旨。如果說三部經的宗旨不一樣,那我們修學的人心中就沒有一個定準了。這部經這樣講專念名號,那部經那樣說如何地修,那豈不是左右為難?到底哪一個是真?哪一個是阿彌陀佛的本意呢?

末後,「此例非一也」。說明講說專念名號得生的遠遠不止這三部經,不能全部舉出來,只能選這最有代表性、最純粹的三部經。前面說「餘行念佛全非比較」,又說「諸經處處廣讚念佛」,又說「十方諸佛證誠念佛」,這裏說「此例非一」,豈不是一切佛、一切經,統統指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,以念佛為最高、最善、唯一、無二!


以《無量壽經》為根本

在這三部經當中,以《無量壽經》為根本,因為《無量壽經》當中說了法藏比丘四十八願。如果沒有四十八願,就沒有極樂淨土,也沒有眾生往生,也不可能有《觀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這兩部經,是不是這樣?比如《阿彌陀經》這樣說啦:「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」,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,有世界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號阿彌陀,今現在說法」,那「成佛以來於今十劫」,當然是《無量壽經》發願修行成佛,才有《阿彌陀經》的。又如《觀經》中品下生,「說法藏比丘,四十八願」,那都是《無量壽經》在前,《無量壽經》為根本,所以三經的宗旨也一定依據《無量壽經》。《無量壽經》的宗旨就在四十八願當中。

 

二點疑問

這裏提二點疑問讓大家在心中先思考,下面會解釋。

第一點:四十八願,這裏善導和尚說「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。「唯」是僅僅,唯一,「明」是說明,唯一要說明這一件事。那麼,四十八願大家都知道,第一條願是「國無三惡道願」:若我成佛,國中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者,則我不取正覺;第二條願呢,「不更三惡道願」;第三條願,「身皆金色願」;第四條願,「無有好醜願」;然後第五、第六什麼宿命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等等,然後,第十二願是「光明無量願」;第十三願是「壽命無量願」;第十四願「聲聞無量願」;第十七願是「諸佛稱名願」;第十八願是「念佛往生願」;第十九願是「臨終接引願」;第二十願是「不果遂者願」;第二十一願……一直到第四十八願。那麼,四十八願內容就一定有四十八條啦,為什麼善導大師在這裏說四十八願唯明念佛一件事呢?不是講了四十八條願嗎?「念佛往生」只是占其中的一條願,就是第十八願,這個大家心中怎麼思考呢?(有人講:「這裏恐怕字寫錯了吧。﹃四十八願有一願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﹄。」有人這樣說的:有一條願說的這個。)為什麼說「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?好,大家放在心中,這是彌陀示現善導和尚作的解釋。我們當然不敢懷疑,但是,從心裏面還沒過。

第二個疑問,就是最後一句說:「此經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。」這又怎麼理解呢?

定善就是十三定觀。十三定觀,其中經常說到「此觀成就,決定往生極樂世界」。散善,就是所謂三福九品,其中說到「若迴向求生極樂世界,亦得往生」,或上上品,或上中品,或上下品等等。可是善導和尚說:定善十三觀,散善三福九品,都只標指一件事情:專念名號得生。如果乍讀其文,似乎和《觀經》有些矛盾。那又怎麼理解呢?我們下午會詳細說明。


第六條「彌陀本願」之文回到目錄

這六、七、八就是說明前面「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,是要來解釋這一句的。這第五是總的,後面就分著來解釋了,第六、七、八是《無量壽經》的意義。我們來看:

第六文: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之文

阿彌陀佛唯獨以他的六字名號作為十方眾生往生之本願。下面是引文。

《往生禮讚》云:

《往生禮讚》是善導大師的著作,裏面引用《無量壽經》加以解釋說:

《無量壽經》云:

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
彼佛今現,在世成佛,當知本誓,重願不虛,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。

這一段文非常重要,是整個淨土法門的脊樑骨、核心,源頭就在這個地方。這一段是十二句、四十八個字,可以說字字放金光,每句每句貴重無比。大家應當會背誦,會理解,更要按照上面去落實。

首先我們來解釋標題。「彌陀如來」,就是南無阿彌陀佛,「唯以名號」,「唯」是唯獨,唯獨選取他的名號作為往生之本願,不是以別的誦經、持咒等種種其它的修行作為往生之本願,所以加一個「唯」,「唯」是唯一,因為阿彌陀佛唯以名號作為往生本願,所以善導和尚依釋迦牟尼佛的解釋,才說專修念佛。「唯」是一,「專」也是一,道理是一樣的。


本願釋

下面說「往生本願」,關於「本願」二字要作解釋。「本願」有二種解釋,一個叫做「因本之願」,一個叫做「根本之願」。

什麼叫「因本之願」呢?任何菩薩從初發心要成佛,一定要發大誓願,等他成佛之後相對於他成佛之前,在因地菩薩的時候,那個時候本來所發的誓願,就叫做本願。如果不發這個願,他不可能修行成佛,所以,果上的正覺相對於因地的誓願,因地的所有誓願,就叫做本願。

如果以阿彌陀佛來說,站在因本的角度,那麼,四十八願都叫做本願—沒有四十八願他不能成佛啊!四十八願是來源,從那裏來的,本來就從那裏發願來的,叫本願。可是,四十八願本願有四十八個,比如第一願叫做「無三惡道願」,那麼,到極樂世界有沒有三惡道?沒有三惡道,那是因為他因中就發了沒有三惡道的本願的緣故,是以稱作無三惡道之本願,此願成就而成就極樂淨土,所以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。第二願說「不更三惡道」:若往生我國之人,還再去三惡道,我則不取正覺。那麼我們到極樂世界以後,還會不會再去三惡道輪轉?不會。為什麼不會?是因為法藏比丘發了「不更三惡趣」的本願,現在已經成就,所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,決定不會再去三惡道輪轉。然後說「無有好醜願」,我們到極樂世界,會不會有好醜?決定沒有,這是因為法藏比丘發了「無有好醜」之本願,此願成就,所以,往生極樂世界之人無有好醜。

依次數下來,第十八願就叫做「念佛往生本願」,因為十八願說:「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四十八願當中,說到「若眾生不往生,則我不成佛」的,只有第十八願,所以,只有這一條願才稱為「往生本願」。如同第一願叫做「無有三惡道」之本願,第二願叫「不更三惡道」之本願,第十八願叫做「念佛往生」之本願。那麼,第一願成就了,第二願成就了,第十八願有沒有成就?如果第十八願沒有成就,他是不能成佛的嘛!「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我則不取正覺。」現在已經成佛了,可知第十八願已經成就了。那第十八成就了— 比如說第一願,我們相信:往生極樂世界,決定不可能有三惡道,因為這個願成就了。那麼,第十八願成就了,我們念佛會不往生嗎?第十八願成就了,那你念佛怎麼會不往生呢?如果你念佛不往生,那第十八願沒有成就。就好像第一願一樣,到極樂世界一看,還有三惡道,那說明第一願沒有成就。第一願既然成就了,極樂世界決定不可能有三惡道。那麼,第十八既然成就了,眾生念佛決定不可能不往生,決定要往生,不然此願不能成就,此佛不能成佛。所以,各位,如果你說念佛不能往生,就等於說阿彌陀佛還沒有成佛。他既然成佛了,念佛怎麼能不往生?他會講假話騙我們嗎?—這是不可能的,佛的誓願殷重真實,不要說成佛了,當初發願的時候就怎麼樣?天雨妙花,大地六種震動,空中有聲讚言:「決定必成無上正覺。」還是在菩薩呢!一發這個大悲誓願,馬上大地震動,天雨妙花,連無情的虛空都發出聲音來給他證明,說:決定成佛,此願決定不虛!所以,稱為「超世之本願」,超越一切諸佛的誓願,一切諸佛雖多,然,還沒有一尊佛為我等罪惡煩惱之眾生發願說:「僅僅念我的名號,可以往生我不可思議的淨土。」只有這一尊佛為我們發了這樣的誓願,所以,我們專念這尊佛。而這尊佛他度我們眾生的方法是非常的簡單:以他不可思議的六字名號來度脫我們,說:「眾生稱念我的名號,我則度脫你,我則攝取你,我則迎接你往生我的淨土。」所以,專念此佛的名號,決定往生。善導和尚判稱名為正定之業,說「順彼佛願故」,就順這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本願。所以,說到往生,就是第十八願,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。大家回去把第十八願願文再反覆多讀幾遍,有哪一條願講到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?只有這一條願,所以稱為「往生本願」。

我們在這個世間,最關心的是能不能往生、是怎樣往生,所以,關於這一條願,也就被引用的特別多,也就被說的特別廣泛,然後,也就把他說成是「本願」。並不是說其它的願不是本願,其它的願也是本願,但是內容不一樣,剛才說過了,第一願是「無三惡道」之本願,這第十八願叫做「念佛往生」本願,那你要往生,你當然抓住這一條願就對了。

第二,本願的「本」是根本的意思。四十八願都叫做本願,但是,四十八願有一個核心,有一個根本,有一個主幹,這就是第十八「念佛往生本願」。為什麼這條願作為整個四十八願的核心呢?那我們想一想,第一條願「無有三惡道願」,這是講去了極樂世界之後,沒有三惡道 —   如果你不能往生,這第一條願有意義嗎?沒有意義。第二條願「不更三惡道願」,如果你沒有去往生,第二條願有意義嗎?也沒有意義。乃至所有四十七條願,如果我們不能去往生,通通沒有意義。那如果我們能往生呢?第一條願,你不知道,你不會背,你不清楚,你就只會念佛,只知道第十八願念佛往生。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看,有三惡道嗎?不可能有三惡道。所以,你得到第十八願,整個四十八願就全部得到!你失去第十八願,整個四十八願全部失去!你能往生,自然沒有三惡道、不更三惡道、無有好醜、身皆金色、六種神通、證悟不退、無量智慧光明等等,你通通得到,阿彌陀佛一一兌現。他沒有說:「某某,你在娑婆世界沒讀《無量壽經》,不知道我的四十八願,你現在到極樂世界來了,我暫時不給你兌現。」不會的,到那裏去,自然都有了,因為這四十八願都濃縮在第十八願當中,又濃縮在六字名號當中,等我們到了極樂世界,完全兌現。

六字名號,就好像阿彌陀佛開了一個大銀行,一個法界大銀行,銀行當中的所有財產功德,統統濃縮在六字名號裏邊,交給你娑婆世界罪惡凡夫眾生。你拿著這個支票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。到了極樂淨土,阿彌陀佛銀行馬上兌現,所有神通都出來了,所有功德都在這六字名號裏面,毫無欠缺 —這叫功德行,不叫銀行。經中講:往生極樂淨土,須臾之頃,如諸菩薩身相光明,智慧功德,具足成就,無有差別,無有好醜,都是虛無之身,無極之體。

所以,以總願來講,四十八願都稱作「本願」。如果以別願來講,則單指第十八願為「本願」,也叫「本願王」、「王本願」。在《無量壽經》裏邊有這麼四句話,叫做《本願成就之偈》,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命名第十八願為本願。是這樣說的:

其佛本願力,聞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國,自致不退轉。

這說得很清楚了:「其佛本願力」明確提出了本願,這是說哪一條願?說「聞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國」,當然是稱念名號往生了,當然是第十八願了。所以,善導大師又解釋說:「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。」也是把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的第十八願稱為本願,說「望佛本願」,這個叫做「佛本願」。

我再說一個比喻,來幫助大家瞭解。現在我們國家有個工程叫三峽工程,三峽工程要移民。移民之前,要給他們找一塊地方,建一個新村。那麼,規劃局就開始規劃了,要建到哪裡哪裡。第一條,要有道路,對不對?沒有道路人家怎麼來啊?好!第一條—     就等於第一願:「我建立的新村,要道路縱橫,交通發達。」第二願,要有自來水吧,沒有自來水,人家喝什麼?「我建立的新村,自來水清甜甘美。」第三願,要有幼兒園啦,醫院啦,沒有這些,人家來了怎麼辦?第三願:「我建立學校、幼兒園,教育質量全國第一。公園裏邊,風景優美,空氣清新。醫院的衛生設施、醫療水平都是第一流的。」然後第四、第五、第六、第七、第八……一直講很多。但是,講這麼多,根本目的在哪裡?是為了吸引人家,「你移民到這裏來,你放心,這裏很好,比你原來住的地方還要好。你安心吧!」如果不是為了移民,你會建這樣一個新村嗎?你會在那裏修路嗎?你會建樓房、蓋商店嗎?如果不是為了移民,你不可能修路,也不可能蓋房子。

同樣的道理,如果阿彌陀佛不是為了讓我們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去,他不可能發第一無三惡道願,第二不更三惡道願,所有這些願他不會發。他是為讓我們往生極樂淨土,要往生這麼好的極樂世界,要把眾生接引到極樂淨土去成佛,所以才發第一、第二,乃至第四十八願。這就是目的,這就是核心。如果沒有了這一條願,四十八願就枯萎了,萎縮了。就好像我們剛才講的,沒有移民,這一切都沒有意義,你做好之後是一個死城,沒人來,有什麼用啊?極樂世界如果建好了,第十八願獨獨漏掉了,沒有人去往生,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那裏就寂寞了。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,大家要懂得:這第十八願叫核心,叫根本。

我們在世間辦事也是一樣的,像你們各位都是五、六十歲了,有的嫁過閨女,有的娶過媳婦,你看你們辦這個事的時候,都有個宗旨,比如說娶媳婦吧,你首先要發願,我首先要給兒子蓋棟新房,這是第一願。第二願,我要置辦嫁妝。第三願,我要選擇日期。第四願……你最後的目的是什麼?你做了這麼多,就是忘了把媳婦接回來,說明你這個腦筋有點不正常了:通通作好了,結果接人這件事忘了,儀仗隊也準備好了,家人都來了,幹啥?

阿彌陀佛第十九願就是儀仗隊,他說:「臨命終時,我不與大眾圍繞,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」他來幹什麼?接你到極樂世界。所以第十九願還是要歸到第十八願,如果不讓你往生極樂世界,來看你一下就走了,那也不行啊。所以,你做了這麼多準備工作,你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接回來。阿彌陀佛發了這麼多的誓願,這麼艱苦地修行準備,目的只有一個:讓我們罪障凡夫容易往生極樂淨土。所以,第十八願「念佛往生願」稱為本願。

而現在有人誤解善導大師的本願思想,說本願叫人不行善,本願叫人不念佛,就叫念一句,說信了就行了……這個人就錯誤地理解了。

他錯誤理解了,我們應該正確理解,他錯誤地宣傳,我們應該正確地弘揚。不能因為他錯誤的理解,你就不來瞭解,那你就太吃虧了。

像李洪志,他破壞佛教,他也講佛,你就不講佛啦?他把佛的道理講錯了,我們更要把佛法的正確教義弘揚開來。要以正克邪。你不講,人家都以為他講的正確,都跟他學法輪功去了,那怎麼樣?眾生就受苦了。

所以,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淨土法門的核心、根本和來源,每一個佛弟子都應該正確地瞭解、正確地落實、正確地弘揚。如果遇見有邪說、邪解之人,我們應該自己瞭解,來糾正他。你也不瞭解,而讓他去說,那損失就大了。所以,大家應該有個正確認識。

還有必要再說明一點,就是說:阿彌陀佛為什麼單獨選擇名號來作為往生本願呢?這一點也是需要探究的。有人會說:「我最喜歡打坐,你把打坐作為本願不是剛好嗎?我就不用改了,多好啊!」「我最喜歡讀經,你把讀經作為本願不是剛好嗎?」這是站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立場。

下面依據祖師的解釋,從兩點來說明,彌陀如來唯以名號作為往生本願。第一點,叫做勝;第二點,叫做易。「勝」就是殊勝,「易」就是容易。

什麼叫「勝」呢?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,經過歷劫修行而成就正覺南無阿彌陀佛,把他所修行的一切內證功德、外用功德,所謂一切智慧、慈悲、神通、光明等等,所有功德,都收攝在六字當中,所謂六字名號,就是總功德,含攝一切,無有不足,最為殊勝。

打一個比喻說,六字名號的功德就像一座房子。你說房子,就包括屋頂、牆壁、門窗、傢具,通通包含在內。而其它修行善法之功德,如同此房子當中的一部分。比如,說牆,就漏掉屋頂,說窗,又漏掉門,等等。比如說佈施,有佈施功德,但是持戒就不含在內,其它也不含在內,這些所有功德,都是菩薩因地所修的功德。而六字名號的功德,乃是阿彌陀佛成佛之後的功德,所以,一切一切的功德,都含在六字名號當中。那麼,你修行其它的法門,是其中的一個部份;而六字名號,是法藏比丘經過兆載永劫的修行,是他的功德結晶,是總體的功德,所以殊勝。而我們知道,這六字名號裏面如果沒有佈施的功德的話,他就不可能成佛。法藏比丘兆載永劫佈施頭目腦髓,所謂財佈施、法佈施、無畏佈施,三輪體空,直至圓滿成就佛果,所有佈施功德,含在六字當中。那我們現在行小小的佈施,能比得上法藏比丘當年的佈施嗎?比不上啊!

同樣的,這六字名號當中,也包含持戒、忍辱、精進等等的六度萬行的功德。如果這六字名號裏面沒有持戒功德,法藏比丘怎麼成佛啊?一切小乘戒、大乘戒、菩薩戒通通包括在內,無不清淨,沒有一點染汙。而莊嚴成就了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。所以,三學,六度,一切經典,一切神咒,莫不包含在內。

在《佛說阿彌陀根本秘密神咒經》當中,有這麼四句偈說:

阿字十方三世佛,彌字一切諸菩薩,

陀字八萬諸聖教,三字之中是具足。

說阿彌陀佛這個「阿」字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都包含在內了,「彌」這個字,一切菩薩功德都包含在內了。「陀」這個字,一切聖教,一切經典: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金剛經》,所有經典功德,以及所有密咒,一切陀羅尼總持法門,通通包含在內。所以說「三字之中是具足」,這三個字當中,一切佛法僧功德,完全包括,一切出世、世間功德完全包括。無有不足,最為殊勝。所以《大經》中說:「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,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,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。」一念具足無上功德,此是六字名號不可思議。

法藏比丘所發四十八願當中,說到與名號有關的,大概有三分之一,「聞我名者」如何如何,「聞我名者」如何如何,可見得名號所占的份量,尤其是法藏比丘專門發了一條願叫做「諸佛稱名願」:

設我得佛,十方世界,無量諸佛,

不悉咨嗟,稱我名者,不取正覺。

這是第十七條願的內容,「我若成佛的時候,十方無量無邊的諸佛世界,一切諸佛世尊,都要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,若不如此,我則不取正覺。」連十方諸佛都要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名號,可見得這句名號的功德是如何的不可思議。

阿彌陀佛沒有單獨發願說:「你還要稱我光明,十方諸佛讚歎我的光明,讚歎我的壽命,讚歎我的慈悲智慧……」都沒有說。為什麼?因為這一切都包含在六字名號當中。讚歎名號,光明也讚歎了,智慧、慈悲都有了。所以,在《無量壽經》裏面,諸佛也讚歎說:「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,十方諸佛所不能及。」沒有列這條讚歎光明願,這是因為名號本身包含了這樣的功能,所以名號功德最為殊勝。

 

第二點叫做易,「易」就是容易,名號最容易受持,所以選為本願,不論男女老少、出家在家、有智無智,乃至鸚鵡畜生之類,都可以念阿彌陀佛。能念阿彌陀佛,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這叫容易。

別的法門就沒有這麼容易了。比如說誦經,在公共汽車上你就誦不了;在汽車上面,你照樣可以念佛。誦經來說,你不識字就誦不了;你不識字,照樣可以念佛。你看大街上有些人,你教他念經,他不大可能會念,但是教他念佛,他就會念,三歲小孩也會念佛,所以最容易。

在《觀經》中,釋迦佛咐囑念佛,而不咐囑觀佛。善導大師在《往生禮讚》裏說:「極樂世界境細心粗,凡夫識神飛揚,觀難成就。」極樂世界很微細、很微妙,我們的心很粗,粗的心就不能看細的境,就好像我們的肉眼很粗,就看不到細菌,必須拿放大鏡才看得到。極樂世界那麼微妙,用我們的心觀不了。我們的心東跑西跑,像猿猴一樣,像野馬一樣,「心猿意馬」,怎麼能觀得成就呢?觀不成極樂世界。而念佛,只要相續稱名,決定往生,你只要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隨忙隨閒,有空就念佛,不懷疑,仰仗這尊佛的誓願,無不往生淨土。

「正由稱名易故」,正因為稱名容易的緣故,所以選擇作為本願。大家現在身體還健康的時候,或許還會雜行雜修,誦這個經那個經啊,有的人是這樣的。但即使是這樣的人,問他:「某某老居士,你要臨命終的時候,我們念什麼送你啊?」他肯定會說:「你念阿彌陀佛。」他不會說「我就喜歡念《金剛經》,那個時候,你們給我念《金剛經》吧」。一部《金剛經》沒念完,沒有氣兒了。你念的時候,他也聽不懂。所以,在最關鍵的時候,他就知道什麼東西最重要了。人往往是這樣的,時間長了,不知道哪個最重要,在最短的時間,你一定選擇最重要的事情來辦,俗話說「急中生智」,馬上要死了,平時念再多的經,這個時候一句也不記得了,慌亂,恐怖,一句也用不上,你會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

那何必平時不專念名號呢?所以,稱名容易。

讓我們做一個推論:法藏比丘當時在世自在王佛的座下考察了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,捨粗取精,捨惡取善,選擇一切諸佛淨土當中的精華,而成就極樂淨土。那麼,往生的方法是最重要的。這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裏邊,每一淨土都有往生的方法,而法藏比丘誓願唯選擇名號,作為十方眾生往生極樂淨土的方法。可是如果以佈施作為往生的本願,那麼貧窮的人沒有佈施,吝嗇的人不願佈施,像這些人,他們就不能往生淨土了。能佈施的少,不能佈施的多,乞丐就更不能往生了;如果以讀經作為往生本願,那只有識字的人才有資格往生,不識字的人就不能往生了,那大學教授有份了,我們就完了;如果以打坐作為往生本願,你不會盤腿,不會打坐,不會入靜,那就不能往生了;如果以持戒作為往生本願,那能持戒的人很少,不能持戒的人很多啊!那不能持戒、破戒和沒有受戒的人就不能往生了。這樣能度幾個人呢?往生者非常少,不往生者非常多。可是,如果以稱念名號作為往生本願,則誰不能念佛?持戒者念佛很好,無戒、破戒之人更要念佛,連死囚犯在牢房裏面也能念佛,沒有說「唉,你犯了死罪,誰允許你念佛?」不可能存在這種事。所以,這句佛號,任何人都可以念,是阿彌陀佛平等佈施給一切眾生的。不管有智、無智,有修、無修,男人、女人,老人、年少,都可以念佛,非常容易。

法藏菩薩經過五劫思惟,說:「眾生你們所有的修行不能成就,即使少部分人能成就,大部分人做不到,如果將其作為選擇眾生往生之本願,那麼絕大數眾生會被遺漏。現在,以我所修行不可思議的功德名號,佈施給一切眾生,任何人都可以稱念,任何時候都可以稱念,臨命終時,我決定不違本願,現前接引,慈悲加佑,令心不亂,往生我國!」這才成就了不可思議功德名號。以此誓願,稱為「超世之本願」。

四十八願叫超世願,哪一條願最有資格稱為超世願?就是這第十八「念佛往生願」,超越諸佛之誓願。因為,比如第一條「國無三惡道願」,這條願其他諸佛淨土也都有,不算稀奇,很多佛的淨土都是沒有三惡道的。但是,特別有資格稱為超越諸佛誓願的,就是第十八「念佛往生願」。別的佛淨土,雖然都很清淨莊嚴,可是往生很難,我們去不了。有那麼多淨土,為什麼我們不念別的佛到別的淨土去?我們打心眼裏就沒有想過說「我到那個淨土去……」好像一講到淨土法門,大家都知道,要往生極樂世界,為什麼?這不是我們自己的智慧,這是因為這尊佛發了誓願,使我們念佛往生到他的淨土。所以,無形當中,我們念佛,就是佛在極樂淨土對我們眾生的呼喚,我們的回應。

 

既殊勝又容易

念佛殊勝、容易,對於這兩點,一般人只承認一點。有人說:「念佛很容易,我也知道,但是不殊勝,不如誦經、拜懺、參禪、打坐殊勝。」所以,他就學禪宗、密宗去了。這是一種,雖然承認容易,但不承認殊勝。還有一種人承認殊勝,但不承認容易,「念佛是很殊勝,絕對好,不過,也不是那麼容易,如果達不到一心不亂、念佛三昧、功夫成片,也不容易往生。」這二種人都落在一邊。

真正說來,念佛法門既殊勝又容易。因為容易,才顯殊勝。如果不容易,再殊勝,對我們也沒用。為什麼又容易又殊勝?它的根本就在於阿彌陀佛所發的誓願就是這樣:眾生稱我的名號,乃至十聲,若不往生,我則不成佛。所以,說一千道一萬,歸到這個地方,不是我們在這裏講大話,「我念佛能往生……」往生不往生的事情,不是我們說了算,是阿彌陀佛說了算。所以,祖師有這樣一句話:「念佛者,我所作也;往生者,佛所作也。往生乃由佛力所賜,卻於心中種種籌量,是自力也。」這念佛是我們的事,我們只管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。往生則是阿彌陀佛之事,因為阿彌陀佛講:「你念佛不往生,我則不成佛,那當然是我的事了!所以,眾生念佛,我若不能令眾生往生,我則不成佛,你往生是我的任務,是我要完成的事情,我有資格、有能力讓你往生,我才成佛的。你只管念佛,往生的事,交給我來處理,我來承擔,我來完成!」所以,「念佛者,我所作也;往生者,佛所作也。」

可是,我們不是這樣,我們凡夫的心啊,在心中種種籌量,「怎麼往生啊?這樣往生,那樣往生……」佛的事情,你在想,你一定想得是焦頭爛額,你一定找不出頭緒啊。所以,在心中種種籌量,這個叫做自力。

往生本來是佛力所賜。打個比喻:乘船過海。乘船者,是乘客之事,過海者,乃是船長之事。卻於心中種種籌量如何過海,是自力也。應當一向乘船,直過大海,到達彼岸。念佛也一樣,應當一向念佛,待佛來迎。你就念佛,等著佛來接你 —   就這麼簡單,絲毫不用擔心。大家想一想是不是?坐船是你的事,那過海你就不用操心了,船長會駕駛方向,很穩當的,直接就過海了。結果你上了船,「哎呀,我怎麼過海啊?」船長說:「你怎麼過海?你過得好好的,好好坐船,過海是我的事。」我們念佛,心中說:「阿彌陀佛,我怎麼往生?」阿彌陀佛說:「念佛往生,你念佛就好了。」所以,念佛者,是我等所作;往生者,乃是佛所作。不要在心中自尋煩惱。本來是佛發的誓願,說「眾生稱念我名號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佛講的,我要是不往生,他不成佛,那當然我念佛能往生,道理是如此。

第十八願釋

善導大師用二十四個字解釋第十八願,抓住核心,點中要害,一聽就明白,很簡短,但是意義無窮無盡:

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

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

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
原文是這樣的,我們對比一下:

設我得佛,十方眾生,

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,乃至十念,

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
善導大師解釋特別的地方是「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」,善導和尚沒有解釋說這樣的信、那樣的信,就直接解釋為「稱我名號」,什麼意思呢?就是說:你能夠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就叫「至心信樂」了,你再這樣的信、那樣的信,你不念佛,那都是空的。所以,落實在行動當中,你說你信,怎麼叫信啊?你稱我名號,專念彌陀,這叫「至心信樂」。「我很相信淨土法門……」但是,你雜行雜修,那就不叫信了。善導和尚的思想是「就行立信」,就看你的行動,不看你講那麼好聽的話,不用聽那些,你拿出行動來,你至心信樂,信哪件事情呢?也就是信:念佛一定往生。「至心」是真實心,「信樂」是信心,真實相信念佛一定往生。所以,善導和尚在這裏直接就寫「稱我名號」。

「下至十聲」是解釋「乃至十念」,把「十念」解釋為「十聲」,把「乃至」解釋為「下至」,這都是有特別的含義。淨土法門,最開始講「持名念佛」的,是道綽大師、善導和尚,因為當時有人解釋「乃至十念」解釋得很複雜,這樣的念、那樣的念,意念、觀念、想念……而善導大師一錘定音,解釋說:所謂「念」就是口稱名號,發出聲音來,這就叫念佛。當然說「我不方便,在心中默念」,心中默念也有聲相,也能自己聽得到,一聲一聲的。所以叫「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」。這個解釋是根據《觀經》下下品「具足十念,令聲不絕,稱南無阿彌陀佛」而來的,即根據下下品這樣的造罪凡夫的念佛方法來解釋阿彌陀佛的本願「乃至十念」的。

本來《觀經》也好,《阿彌陀經》也好,裏邊講的念佛,肯定是從彌陀本願來的。你念阿彌陀佛,卻不順阿彌陀佛本願,你是念哪一尊佛呢?這三部經的宗旨是一樣的,以《觀經》下下品更加顯示念佛是容易的,口稱名號—   這裏有沒有說到要如何的清淨心呢?有沒有說到要如何斷煩惱呢?通通沒有說到。因為淨土法門是易行道,是不堪修持聖道戒定慧的人,阿彌陀佛發超世的悲願,「你念我的名號來往生」,你只要有口,有心,會念佛,願念佛,願往生,就能往生,所以解釋為「下至十聲」。有人問:「打坐念啊?還是走路念啊?」昨天也說到「不問行住坐臥」,口稱名號就好了。怎麼叫「下至」呢?「下至」是對著「上至」,這就包括了多到一輩子的念佛、少到臨終十聲一聲的念佛。那我們都不是「下至十聲」這樣的根機,我們是平生一輩子念佛的人,所以大家不能誤解說「我就念十句,就念一句」,不是的,既然有下,那就有上,上和下相對,那我們一天念十句,一百句,一千句,一萬句;今天念,明天念,直到命終,這叫一向專念,不改變題目。「十聲」也有人解釋說「少一聲都不行」,也不是如此,因為《無量壽經》說「乃至十念」,又說「乃至一念」,善導和尚解釋為「下至十聲」,也說到「下至一聲」,並不是說臨終之時一定要念十聲才能往生,如果不能念十聲,念三聲、一聲也往生,所以說「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,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」。法藏比丘為我們保證說:「你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若不往生,我則不成佛。」

稱念必往生

下面是第十八願成就以後的狀況,善導大師說:

彼佛今現,在世成佛,

當知本誓,重願不虛,

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。

善導大師說「彼佛今現,在世成佛」,現在已經在極樂世界成佛;「當知本誓,重願不虛」,我們應知道,阿彌陀佛作法藏比丘的時候,本來所發的誓願,叫「本誓」;「重願不虛」,「重」是殷重,很懇切,不虛假,佛不會欺騙我們,「念我的名號,你不往生,我則不成佛」,那自然推導出一個結論:「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」,我們念佛一定往生,是不是這樣?那麼,是什麼樣的「眾生」呢?前面講「十方眾生」,沒有說「出家眾生」,也沒有說「在家眾生」,是所有十方眾生念佛都往生,所以,自古以來,有鸚鵡念佛往生的,它有什麼修行?還有老鼠念佛往生的,它有什麼修行?這都是佛的願力不可思議,鸚鵡念佛是照葫蘆畫瓢,「你念,我也念」,主人念阿彌陀佛,它也念阿彌陀佛,那麼,「主人你往生,我也往生。」這樣就能往生啊,這叫不可思議啊。長期念佛就行了,這是名號自然的功能。

任何一個東西,都有它的效果,比如這個念佛機,它的效果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,這樣才有資格稱為念佛機,是不是?不然就不叫念佛機了。如果這個念佛機壞了,那就要丟棄了。一個手錶,它有它的功能,它就是看時間的,如果手錶沒有這個功能,也扔掉了。每一個事物都叫一個法,每一個法都有它本身的作用和功能,這個作用和功能是客觀的,本來就如此。

那好了,我們講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名號,這個法是阿彌陀佛成就的不可思議的功德之法,是十方諸佛皆悉讚歎之法,這個法有什麼作用、有什麼功能呢?六字名號的功能,就是「念我的人,必然往生」。這就是六字名號的作用,那不然就不叫六字萬德洪名了。像手錶,它就能看時間,不然怎麼叫手錶呢?手錶就是表示時間的。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就是「念我的名號,必然往生」。我們每天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心裏面還說:「能不能往生?會往生不會往生?」就好像一邊吃飯一邊問能不能飽。所以,有這麼一個比喻說:「如焰升空、水下流,此是自然之事。」皆是法爾自然的道理,像火,燒著之後,自然火焰往上升;那麼,水,自然往下流淌。這個是自然而然就這樣一回事情。阿彌陀佛之本願者,是以名號引導罪惡凡夫往生極樂淨土之誓願,所以,稱念彌陀名號之人,往生極樂世界是自然法爾之事,不可懷疑。這名號就是引導你來往生極樂世界的,你念名號,就來往生,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。就像吃飯就能飽,紙拿火一點就燃燒,我們念名號就往生,這就是名號的作用。

所以,善導大師解釋六字名號說:「南無者,即是歸命,亦是發願迴向;阿彌陀佛者,即是其行。以斯義故,必得往生。」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個字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歸命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成了你的修行,所以,你必然往生,就這麼簡單。

如果有人給我們一個蘋果,吃了會不會有營養?如果這個蘋果沒有營養,它能叫蘋果嗎?那就不叫蘋果了。六字名號我們念了會不會往生?如果不能往生,那六字名號有什麼功德?那就不能叫六字名號了。所以,稱念必往生。

「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」,有沒有說怎樣稱念才能往生?只說到「下至十聲」,這樣念佛就必然往生。比如說,吃蘋果就有營養,並沒要求怎樣吃,嘴張多大、要用多大的力量、要如何認真地吃、一心不亂地吃才有營養,不然就沒有營養……很自然的,你就這樣吃蘋果,蘋果本身就有營養。如果蘋果本身沒有營養,你再怎麼一心不亂地吃,還是沒有營養。六字名號本身就有功德,念佛就有功德,不是這樣念、那樣念才有功德。

我們說「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」,它的前提就是「重願不虛」,佛不會講假話騙我們。各位啊,信佛是信佛的什麼呢?信哪一尊佛呢?信阿彌陀佛(當然也信釋迦牟尼佛,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淨土三部經);信阿彌陀佛信什麼呢?信阿彌陀佛為我們這樣的眾生發了這樣的誓願,而他的誓願已經成就了,所以,我們念佛必然往生。如果這一點你不相信,你就不能叫做信佛弟子了。佛親自為我們保證了,說念佛一定往生,「不往生,我則不成佛」,然後我們在這裏說:「念佛一定往生,不過那是人家,我念佛可能不一定往生。念佛要達到什麼樣的功夫、做什麼樣的修行才能夠往生……」這個都是我們腦子裏想出來的,不是阿彌陀佛本願裏所有的。

所以,懇切地勸導大家:一定要以阿彌陀佛誓願作為軌範,作為標準,作為一面明鏡來核對。你在自己心中想,怎麼想都對,但是一拿佛的經典來對照,就不對了,比如說「念佛達到某種程度才能往生」,這是佛的誓願裏面有的嗎?沒有啊!沒有的話,你怎麼這樣想呢?可是我們這樣想:「我認為,要念到這樣才能往生,不然的話,那麼容易能往生嗎?」是我們心中不敢相信這樣容易就能往生,所以呢,自己想了一個標準,要必須那樣才能往生。這個叫曲解佛義,把佛的意思做彎曲的理解,以吻合自己的心。這是不應該的,學佛法是把我們的心敞開,以佛的知見規範我們的心,不是以我們的心打個彎來理解。

阿彌陀佛的誓願叫做不可思議,阿彌陀佛叫不可思議光如來,他的光明是不可思議的。你「這樣能往生,那樣不能往生……」都是凡夫自己在思議。而阿彌陀佛的誓願:任何眾生念佛必然往生!超過你的思議。所謂出家、在家,有修、無修,昨天講的那個五逆謗法的罪人,一直到臨命終時才念了十聲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而他當時的心是惶亂不堪、恐怖無比,絲毫不能心神安定,這麼多的罪過,這麼短的時間,這麼少的念佛,這樣亂的心,他都能往生極樂世界,這難道可以思議嗎?我們各位,罪過再深,跟他比,差太遠了;念佛再少,他跟我們比,差太遠了;心再亂,我們和他比,差太遠了;時間再短,他跟我們比,又差太遠了。他都能往生,我們在座各位念佛無有不能往生。所以,希望大家有事無事,經常翻翻《觀經》下下品看一看。


第七條「念佛利益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七文:念佛利益之文。

《無量壽經》卷下云:

佛語彌勒:

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,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,

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。

善導《往生禮讚》云:

其有得聞彼,彌陀佛名號,

歡喜至一念,皆當得生彼。

私云:一念既得無上功德,當知十念即十無上功德,百念即百無上功德也,應知。

這段文分成三段,首先是引用《無量壽經》,然後引用善導大師的解釋,然後是《淨土宗略要文》的集者法然上人的解釋。念佛利益,是說念佛和其它比較,利益超勝的地方。這段文是在《無量壽經》卷下快要結束的地方— 流通分,「佛語彌勒」,佛告訴彌勒菩薩所說的一段。

「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」,有眾生聽聞到了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這個「聽聞」是說:名號有不可思議功德利益,眾生稱念必得往生,這叫「聽聞」,如同我們昨天、今天來聽講解,都叫「聞」彼佛名號,不是光用耳朵聽一下。

「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」,因為聽說「像我這樣的罪惡凡夫,稱念名號,不管有沒有功夫,決定可以往生」!太好了!心中自然就歡喜踴躍了,不然的話,認為往生要達到什麼樣的功夫,還要加誦多少經典,你會歡喜踴躍嗎?你一定會愁眉苦臉了。說名號不可思議,無論任何人,念佛一定往生,你才有歡喜踴躍,這叫「聞其名號」,名號本身就有這個作用。因為誓願裏面講「乃至十念」、「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」,「啊,太好了,我就專修念佛了,不改變了!」這樣的心一旦發起,永不改變,叫做「乃至一念」。一念發起之後,永遠相續,不改變法門,不改變題目。

「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」,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,釋迦牟尼佛殷切地跟他講:「彌勒啊,你應當知道,哪怕是造罪凡夫,只要念佛,這個人已經不是一般的人了,這個人已經得到大利了。」什麼大利?決定往生、決定成佛的利益!叫大利。這個人怎麼樣呢?他已經是具足了無上功德!「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」。

這部《無量壽經》,在「三輩往生文」當中— 大家都知道有三輩往生,上輩者,「捨家棄欲,而作沙門,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無量壽佛……」中輩者,「假使不能出家,應該多少修善,奉持三寶,懸繒燃燈,孝養父母……」下輩者,「假使不能修諸功德,應當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無量壽佛……」在三輩文當中,除了講「一向專念無量壽佛」之外,也講到「捨家棄欲,行作沙門」、「多少修善,造諸功德」,人們心中難免還不太清楚,「你看,還不是講到這些嗎?」那麼,釋迦牟尼佛在這部《無量壽經》結尾的地方,總結交代給彌勒,「發菩提心,捨家棄欲,行作沙門,多少修善」就不讚歎了,唯讚歎念佛利益,唯把念佛利益付囑給彌勒,說:念佛之人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無上功德。這是比較而來的。可見得,這部《無量壽經》的要點是在講念佛,是在順應阿彌陀佛念佛往生的本願。

善導大師用四句話來解釋,也很好懂,我們讀起來個個都歡喜:「其有得聞彼,彌陀佛名號,歡喜至一念,皆當得生彼。」個個都往生,沒有不往生的。善導大師的解釋當中總是說「皆得往生」、「悉得往生」、「即得往生」、「易得往生」、「定得往生」、「必得往生」。

下面的解釋很有意義(整個《略要文》十七條文,法然上人只在這裏及第十四條文後面加了解釋)。「私云」,就是表示謙虛,「這是我個人的見解」,供參考的意思。「私」就是我個人。「一念既得無上功德」,一念既然得無上功德;「當知十念即十無上功德,百念即百無上功德」,那麼,千萬億念、恒沙念就是千萬億、恒沙無上功德。為什麼會加這麼一句話呢?是怕人家誤解,「你看,我一念得無上功德了,我不用再第二念了,我一念得無上功德了,我不念了,就可以往生了。」是怕人家住於邪見。所以特別地關照說:一念一無上,十念十無上。如果聽到這樣的解釋,「噢!那好我念得多,我念十念百念,越多越好,每一念都是無上功德,每一念都往生。」這樣就符合一向專念、念念不捨。如果說「一念無上功德,我不念了」,那就不符合善導大師解釋的「念念不捨」、「念念相續」。


第八條「特留念佛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八文:末法萬年後,餘行悉滅時,釋迦如來以慈悲,
特留念佛之文。

先解釋標題。「末法萬年後」,在佛經當中記載:末法時代一萬年,這一萬年末法之後,就進入法滅時代。怎麼叫法滅時代?就是說經典、修行都沒有了,三寶也不見了,到了法滅時代,沒有一座寺院,也不可能見到一張佛像了,也不可能再拜讀什麼經典了,更不可能見到出家人了,叫法滅時代。眾生可憐啊!可悲愍啊!連三世因果、六道輪迴都不知道,沒有出家人,沒有佛經,哪個給你講呢?沒有人知道。這個時候的眾生,造惡無量無邊,經中說:法滅時代眾生,壽命只有十歲,煩惱非常重,即使是父母、夫妻、兄弟,見面就殺,哪個殺人殺得越多,越勇敢,你不殺他,他要殺你。所以,彼此非常恐懼,見人就殺,那個時候,最可怕的動物就是人,一見面,他就要殺你。到最後,大概有萬把人,逃到深山裏,見到他人就躲起來。漸漸地,大家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,慢慢開始行善,慢慢地壽命才增加。那個時候叫法滅時代。

我們現在,有念佛堂,有寺院,有佛像,有法師講法,有經典,我們這個時候,眾生的善根福德跟法滅時代的眾生相比,哪一個好啊?當然是現在好了。現在如果跟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相比,當然比不過,如果比法滅時代,那就強得太多了。所以法然上人講,法滅時代的眾生看今天的眾生,就好像今天的人看佛一樣,因為他沒法跟你比啊!你看,還能修行,還能受戒,還能打佛七,還能誦經,還能如何如何。他那個時候,連一張佛像都見不著,出家人一個都見不著,善根極薄,惡業極深。而這樣的時候,這樣的眾生,能講其它修行嗎?其它修行也沒有人講了,即使講,他也做不了,他哪裡做得了呢?所以講「餘行悉滅」,「餘行」就是指念佛以外的一切修行,所謂打坐、參禪、拜懺。他懺本都沒有,怎麼拜?也沒有寺院去拜,也沒有師父領導拜;打坐,根本不知道;誦經,經典都沒有了,怎麼誦經?持戒,和尚都沒有了,誰給你受戒?還談持戒呢。這些所有的行都滅了,眾生惡業太深重,就滅了。

那我們講:「法不滅不好嗎?正法久住不好嗎?」正法久住,這是所有佛菩薩、佛弟子的願望,但是,眾生的惡業深厚,所謂機緣,機沒有了,法就熄滅了,佛法是這樣的,「薪盡火則滅」,佛法像智慧之火,眾生的根機像柴一樣,你有這個柴,火才能點燃;柴燒沒有了,火就熄掉了。那麼,有學佛、能修行的眾生,有這樣的眾生,才有佛法。到時候眾生的根機都不堪了,不能夠修行聖道法門了,所有的法門、經典自然就滅了,沒有人修啦。

那時候的眾生苦惱無邊。怎麼辦呢?釋迦如來以慈悲特別留念佛一個法門在世間,可見得念佛法門是超越正、像、末、法滅時代,是常住不滅的教法。在梵文本《無量壽經》裏面是這樣說的:「永作偉大贈禮。」能使此法永不消滅。

經文這樣說:「當來之世,經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,止住百歲。」你看,「經道滅盡」,看了心裏都很難受,「我」是釋迦牟尼佛,以大慈大悲,哀愍眾生,特別留下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,《無量壽經》就是講彌陀本願、專修念佛,留下這一部經,就是留下念佛。「止住百歲」,那個時候,人的壽命只有十歲,止住百歲,就是說任何人都可以聞到,都可以念佛。「其有眾生,值斯經者」,有眾生遇到這一部《無量壽經》念佛法門,怎麼樣呢?「隨意所願,皆可得度」,這麼容易往生,叫「隨意所願,皆可得度」。「皆可得度」就是皆能往生,只要你願意去往生,個個往生,叫「隨意所願」。

釋迦牟尼佛慈悲,為什麼不把別的經典流下來,而專門留這一部經呢?這是因為別的經典即使留下來,也沒有人能夠學,因為別的經典都是教我們修行戒定慧的,那個時候,眾生根機不堪了,也沒有出家人了,怎麼修戒、修定、修慧呢?所以,別的經典你想留也留不下來,眾生根機不堪於修持,沒有這樣的眾生了。而《無量壽經》念佛法門不靠你修戒定慧,你煩惱再重,你再是末法眾生,你再是法滅眾生,你會念佛就能往生,是靠佛的誓願力。所以,這部經典留下來,能廣度眾生。這部經留下來,就等於把所有的經留下來了,為什麼?能留下來念佛,能念佛往生淨土,你就能成佛;能成佛,所有的經典你就會講,那不等於留下來了嗎?所以要特留念佛。

比如說《無量壽經》裏面也講到「捨家棄欲,行作沙門」,在三輩往生裏面講到這一點,這句話,在現在或許還有人能做到,那麼法滅時代能不能做到呢?做不到了,沒有出家人了,你到哪裡捨家棄欲、行作沙門啊?所有講的其它的,都做不到。能做到的,只有念佛,所以「特留此經」,就是「特留念佛」。

那我們就更加知道,釋迦牟尼佛應化在這個世間,他的本意就是講念佛法門。「我在這個娑婆世界成佛一次,把念佛法門一直流到正法、像法、末法、法滅的時代,當然,這個法門是我成佛最要講的法門。」所以稱為「出世之本懷」。我們來學念佛法門,就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本心。其它法門是針對其他眾生的,有持戒的眾生,就給他講持戒的法門,有修定的眾生,就給他講修定的法門,還有學密宗、禪宗、天臺宗的眾生,則給他們講這些法門,可是,佛本身要講的法門,是能度脫一切眾生的法門,那就是念佛法門。我們能夠念佛,是何其光榮!何其殊勝!吻合釋迦牟尼佛的本心本懷。

我們來比較,法滅時候的眾生,遇見《無量壽經》念佛法門,「隨意所願」都可往生。我們現在的眾生遇見《無量壽經》念佛法門,能不能往生?是不是決定往生?(「是!」)這個叫做「舉遠攝近」,舉未來遙遠的時候、一萬年之後的眾生都能往生,是顯示不到法滅的時候,所有眾生遇見念佛法門更能往生!

 

正法久住

有人講:「你們就講念佛法門,佛法都給你們老早搞成法滅了。應該八宗俱弘,則不到法滅時代了。」這樣的講法正確嗎?如果這樣的講法正確,釋迦牟尼佛都要受責怪了:「釋迦牟尼佛,你幹嘛就留這一部經,你把所有的經、所有的宗派都留下來,不是就不到法滅時代了嗎?」這樣的講法是不懂得佛教是因緣法。所謂「機盡法則滅,薪盡火則滅」。沒有這樣的根機了,那麼,隨機所施設的方便教法自然就熄滅了。不是因為我們一講念佛,別的法門就滅掉了,如果這樣,釋迦牟尼佛首先要受責怪了,「你幹嘛講念佛法門?你不講,不滅多好啊?」釋迦牟尼佛講「一向專念」,善導大師講「一向專稱」,他們都要受到責怪了。念佛也是佛法,我們念佛反而不是讓佛法住世、而是讓佛法滅掉嗎?不是這樣的。眾生念佛才能往生,念佛教法存留下來,聖道教法也等於保留下來了。剛才說過,你能往生,就能成佛,你能成佛,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都能講,都能修,何謂不能留下來呢?不是把經典放在櫃子裏面叫做正法久住,是能夠把佛法落實在心中,能夠解脫生死,叫做正法久住。只要有念佛法門,就是正法久住,難道念佛不是正法嗎?

善導大師《往生禮讚》云:「萬年三寶滅,此經住百年,爾時聞一念,皆當得生彼。」到萬年三寶滅盡的時候,那個時候眾生,聽到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一聲稱念,十聲稱念,一念信受不疑,念佛的話,個個往生極樂世界。而我們念佛也自然往生。

善導大師,他解釋的經典,他解釋的教法,能直接貫穿到末法時代,這就叫祖師,善導大師是開宗祖師。有人講念佛,或有人講法門,只能夠適應一部分眾生,或者只能適應某一個時代的眾生,那他講的就有局限性。善導大師是彌陀示現,他講的念佛,能夠普遍適應一切眾生,能夠普遍適應任何時代的眾生,能夠貫穿到萬年以後、法滅時代。其他的,沒有這樣的力量,所以你講的,過了幾十年,等你死了,人家也忘記了。而善導大師已經入滅一千幾百年了,他所講的教法,仍然打動著我們的心。這是必然的,到法滅時代,還仍然起著作用的。 


第九條「念佛多善」之文回到目錄

前面第六、七、八是《無量壽經》的三段文。第九、第十、第十一是《阿彌陀經》之文。

第九文:以念佛為多善根,以諸行為小善根之文。

首先標題將念佛和諸行相比,念佛是多善根;念佛之外一切行叫做「諸行」,「諸」就是種種、很多,這些修行叫做小善根。

《阿彌陀經》云:

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。

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

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……

一心不亂。

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

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

這是引用《阿彌陀經》的經文。

下面是善導大師的解釋:

極樂無為涅槃界,隨緣雜善恐難生;

故使如來選要法,教念彌陀專復專。

七日七夜心無間,長時起行倍皆然;

臨終聖眾持花現,身心踴躍坐金蓮。

先看經文。這一段經文是《阿彌陀經》的核心,《阿彌陀經》有三點要義:首先講極樂莊嚴,發起我們願往生之心,接下來就講往生的方法,就是這一段。底下就講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來證明,證明什麼?就證明這一段:念佛一定往生。所以核心就在於往生方法。

《阿彌陀經》的種種誤解

先提幾個問題讓大家思考:

首先,什麼是「少善根福德因緣」?(因為這一句也是很多人誤解的。人們一讀到這一句,說:「噢!你看,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,我趕緊去修啊,修到很多善根福德因緣再念佛才能往生啊。」這是一個誤解。)

第二,「執持名號,若一日……若七日,一心不亂」,什麼叫「一心不亂」?(幾乎所有的人一看到這四個字就亂了,「一心不亂,這怎麼做得到?」念佛都在亂了。)

第三,「若一日……若七日」怎麼理解,就念七天嗎?

第四,「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」。「噢!要命終的時候,心不顛倒,如果心顛倒,就不能往生了。」那怎麼能保證臨終心不顛倒呢?

如果這幾方面不能夠正確理解,《阿彌陀經》你會越讀越害怕,越讀越覺得往生無份。每一句都是一個攔路虎。「少善根福德因緣」—「我哪裡搞到多善根?」一個攔路虎;「一心不亂」—  更大攔路虎;「心不顛倒」—最後一個攔路虎。那就覺得往生沒有希望了。

這部《阿彌陀經》是非常好的經典,但是,如果解釋錯了,就給我們心中帶來極大的不安。自古以來,《阿彌陀經》有很多解釋,有的是依天臺的教理,有的是依華嚴的教理,不是站在淨土宗阿彌陀佛本願的角度來解釋,未免和《無量壽經》阿彌陀佛的本意有所偏差。我們應依據善導和尚的解釋為標準。

關於《阿彌陀經》這一段經文,因為人們多有誤解,所以,今天根據善導大師的思想來作以解釋。

 

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

第一,關於什麼是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。

有人是這樣認為的,「你專念阿彌陀佛名號還不夠,還要加上其餘的多善根福德因緣,才能往生」,根據這樣的理解,就去行種種的修行善法。以為念佛不足以往生,而落入到雜行雜修、疑惑心當中。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。

這樣的理解,首先,它不符合《阿彌陀經》的次序,即經文的次第。第二,它和《無量壽經》阿彌陀佛的本願相矛盾。《無量壽經》彌陀本願說:「專念我名號,決定往生,若不得往生者,則我不能成佛。」如果像剛才理解的,「專念彌陀名號不能往生,必須加上其它的才能往生」,則兩經所說,就有矛盾。這是不可能的。第三,在《觀經》當中,引下品上生、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,是十惡、破戒、五逆罪人,沒有絲毫的善根,而以專念彌陀名號一聲、十聲得以往生極樂淨土。所以,經中的例證非常明顯,如果說專念彌陀名號不足以往生,要加上其它善根福德才能往生,則《觀經》下輩三品作何解釋?第四,《無量壽經》當中說:萬年法滅之時,特留此經,特留念佛,其時眾生,隨意所願,皆可往生。而法滅萬年之眾生,毫無善根可言,煩惱厚重,惡業無邊。他們唯以念佛而得往生,那就不能說「念佛之外,必須加上其餘善根福德才能往生」。所以,與種種經文都相違背,可知,以為「念佛不足以往生,要加別的善根福德作以輔助才能往生」的觀點,是違背三部經說的,是錯誤的。

這裏應該怎麼解釋呢?善導大師解釋為「極樂無為涅槃界,隨緣雜善恐難生」。前面一句是總的解釋《阿彌陀經》從開頭直到往生方法這一段,是說明極樂世界是無為涅槃的境界,所謂「無為」就是遠離凡夫的造作,「涅槃」是不生不滅,如《阿彌陀經》所講的「諸上善人聚會一處,其中多有一生補處」,這樣的境界,是非常高妙的報土,這麼好的極樂淨土。下面說「隨緣雜善恐難生」,這一句就是解釋剛才上面的經文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善導大師把「少善根福德因緣」解釋為「隨緣雜善」,說這樣不能往生。「隨緣雜善」,就是雜行諸善,就是種種雜行雜修。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善法,稱為「隨緣雜善」。

善導和尚在《觀經疏》裏邊說:「自餘眾行,雖名是善,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較也。」除了念佛之外的一切行法,稱為「雜善」。雜,是雜多,這樣也修,那樣也修。雜,又是雜毒,雖修善法,但內心中雜有貪瞋癡的三毒,所以叫雜善。「隨緣」,是隨著你的根機,隨著你遇到的緣分,比如說:遇見一個參禪的人,告訴你怎樣參禪,你去學禪法;遇見一個持戒的,告訴你怎樣持戒、持戒功德大,你學持戒;遇見一個讀誦經典的,你又跟著去學讀誦經典;遇見一個持咒的,又跟著去學持咒。種種一切稱為「隨緣雜善」。

在這裏,善導大師解釋:彌陀名號則是多善根、大善根、殊勝的善根福德。除了彌陀名號之外的所有一切的修行,稱為「隨緣雜善」,稱為「少善根福德」,說為不能往生。

這樣的解釋,首先和《阿彌陀經》的經文次第是符合的。這部經文前面說到極樂世界種種的依正莊嚴,然後勸導眾生去往生,接下來說往生的方法。說往生的方法,首先要杜絕凡夫的情見,凡夫的思想總以為:要這樣的修行、那樣的修行才可以去往生。而不知道六字名號的殊勝、尊貴。所以,一般的學淨土宗的人,一開始總不大容易關注到這句名號,以為靠我自己所修的少少善根,以為自己所修行這一點點,如何去努力,才可以往生,而把六字名號放到旁邊。釋迦牟尼佛看出眾生的根性,所以首先杜絕凡夫的妄想,說:「這樣不可以往生。」然後給我們打開一條道路說:「這樣才能往生。」就好像引導水流一樣,水流的方向雜亂無章,先把它不應該去的方向做一條堤壩堵起來,然後在應該引導的方向打開缺口,水就自然向那個方向流淌了。「人心如水」,我們的心都很散亂,都漫無目的,到處漂。釋迦牟尼佛先把一切都給你圍起來,說「這裏如何如何都是少善根福德因緣,不能往生」,死掉你的妄想,然後說:「唯有這一條道路,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才可以往生!」這樣,打開我們往生淨土的道路。所以,先是說不可以往生的,然後底下開示往生之因:「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,若一日七日……」這就是說明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名號是多善根福德,歷代祖師都是這樣解釋的,本身的經文,也是這樣的次序。

從道理來說,所謂「多、少」,乃是相對之詞。比如說凡夫當中,或者有人善根比較多—       善凡夫;或者有人是惡凡夫,則善根薄少,像《觀經》下輩上品、下輩中品、下輩下品都是斷絕善根之人。

善凡夫和惡凡夫相比,惡凡夫是少善根;凡夫和聖人羅漢相比,凡夫所修則是有漏有為,則屬於少善根福德;阿羅漢和菩薩相比,仍是少善根福德;菩薩的善根福德雖然豐厚,若和佛相比,仍然是少善根福德;諸佛相比,唯有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最尊第一,所以,十方諸佛讚歎彌陀光明不可能及,「阿彌陀佛最尊第一,諸佛光明所不能及」,佛與佛相比,唯有六字名號具足一切善根功德。凡夫所修的種種善法,若和六字名號相比,通通是少善根福德因緣。

善導大師作這樣的解釋。

 

因果相順

極樂世界既然是無為的、遠離凡夫造作的、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,而我們凡夫所修的一切善法,都是有為有漏,所謂有漏功德、不實功德,是顛倒善果,所謂「三世佛冤」,不能達到無為、無漏。佛法是講因果相感的道理,有為、有漏的善根功德能夠往生到無為、無漏的涅槃境界嗎?以有漏功德為因,不可能到達無漏、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。我們凡夫所修的,哪一位不是有生有滅的?比如說行佈施,拿出一百塊,過一段時間就滅掉了,建一座宏偉的寺院,過一段時間也倒掉了。無論如何修行,在此世間所修的,都是生滅法,都是有漏法,和極樂無為涅槃界不能相應,所以,不能往生到涅槃境界。

只有因是無漏,果才得無漏;因是不生不滅的功德,果才可以達到不生不滅的境地,所謂「因果相順」。下面說「故使如來選要法,教念彌陀專復專」。我們凡夫連少善根隨緣雜善都難修了,何況修到之後還不能往生。那怎樣才能往生呢?底下說「故使」,所以使得。眾生的苦惱、眾生缺少善根發起了如來的大悲願心,如來為我們選擇要法,「要法」是根本之法、唯一之法。什麼樣的要法呢?「教念彌陀專復專」,教我們五濁惡世眾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專而又專。這是釋迦如來為我們選擇的,更是阿彌陀如來在因地為法藏比丘的時候為我們選擇的,說:「你稱念我的名號,往生我的淨土。」

 

諸佛的本意

前面的經文是這樣的:「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,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。」「聞說阿彌陀佛」,聞誰說呢?聞釋迦牟尼佛所說。釋迦牟尼佛為我等選擇,可知這個念佛法門就不是隨緣雜善了。所謂「隨緣」,是隨自己的根機,隨你周圍的緣分,隨人家告訴你。我們念佛法門呢,是釋迦牟尼佛親自為我等所選。這一部《阿彌陀經》是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的經典,沒有任何人問。如果有問而答,或許叫隨緣開示,可是呢,是無問自說,沒有任何弟子來請問,釋迦牟尼佛親自開演。那就知道:是他本身最想說的法門。

我們和人談話也是一樣的,比如跟對方談話,說了半天,你內心的一句話還沒有說出來,對方也沒有問到,一看時間快到了,馬上要走了,到最後找了個機會,人家不問,也要把它講出來了,因為這是你來到這裏最想講的一句話。

釋迦牟尼佛也一樣,來到娑婆世界成佛,最想說的教法就是念佛往生,到臨涅槃的時候,諸大弟子沒有這個智慧,一個也問不出來,連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都默然無語。釋迦牟尼佛一看,我快要涅槃了,不說沒有時間了,所以不等你問,他自己開口說話了:「舍利弗,從是西方,過十萬億佛土,有世界,名曰極樂,其土有佛號阿彌陀。彼佛發廣大誓願,稱念名號,決定往生。」釋迦牟尼佛話音剛落,十方諸佛異口同聲說:「汝等眾生,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、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。我等諸佛通通出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決定無虛,罪惡凡夫稱念名號決定往生!」這不光是釋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懷,也是十方諸佛的本意,這個教法高貴殊勝。

 

專復專

所以說:使得如來選要法,教我們念彌陀名號。要怎樣念呢?「專復專」。我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不是某一位法師教的,是釋迦牟尼佛親自來教的,我們的本師很高哎,「教念彌陀專復專」,若依《阿彌陀經》來專修念佛,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教導,也是阿彌陀佛親自為我等發的本願。「專復專」是兩個「專」字,是殷勤懇切地教導我們:「你一定要專修念佛啊,你不能走偏了道路啊!」說一遍還不足以,要再次、再次、三次地叮嚀我們:「念彌陀名號要專復專啊,其它的修行你不能成就啊,是少善根福德因緣,凡夫眾生你不能修行啊。那是相應根機的聖道法門的修行,於五濁惡世、末法時代眾生不能相應,你唯有這一條道路。」所以,再三懇切地叮嚀。

在這一部《阿彌陀經》當中(《阿彌陀經》才一千八百多字),釋迦牟尼佛三十六次地呼喚舍利弗的名字,說:「舍利弗……,舍利弗……,舍利弗……」這一部經非常的殷切,佛非常的慈悲,總共一卷《阿彌陀經》才十來分鐘就念完了,任何人跟別人談話,十來分鐘之內也喊不到三十幾次。而釋迦牟尼佛這樣反復地告誡舍利弗,也是告誡我們末法的眾生,要專念彌陀名號。

「專復專」,一個「專」是外表,前面說了五種正行,還有雜行,捨雜行,歸正行,這就是專。在正行當中,由助業進入正定之業,專稱佛名,就更進一步,叫「專復專」。外表是專稱彌陀名號,內心是專仰彌陀本願,內外一致叫「專復專」。

你外表表現為專修念佛,內心懷疑「到底能不能往生?」內心不專,那還不能叫專。外表雖然是專,內心說:「如果我能打坐,能開悟,我才不念佛呢,我要去開悟,我沒辦法開悟,只好念佛,有什麼辦法呢?如果我能誦經,能持咒,能出家,我才不專修念佛呢,我修別的法門去。」這樣外表雖專,內心不專。

外表也專、內心也專,即使能出家修行別的法門,也要專修念佛法門;即使能開悟,能修密,能修禪,也捨而不修,專修念佛,為什麼?這個法門最殊勝。

念佛法門有阿彌陀佛本願作為保證,十方諸佛證誠護念,沒有功德超過這句名號。凡夫種種修行,都是有漏造作。你會打坐,法藏比丘不會打坐嗎?他打坐的功德,他禪定的功德,他所修的一切功德,都收攝在六字名號裏面,而把六字名號無上的功德給你,你還嫌有所不足?任何大菩薩所修行的,也不能超過六字名號的功德。所以,這樣知道以後,就深懷此名號功德大寶,不捨稱名。

《往生論》裏面講:「觀佛本願力,遇無空過者,能令速滿足,功德大寶海。」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本願所成就,遇到的人,沒有一個空過,都能夠解脫生死,往生淨土,能夠讓我們快速滿足,如前面經文所說「乃至一念,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」,所以,能令一切造罪凡夫快速滿足功德大寶海,無有不足。這樣念佛,叫做「專復專」,外表也專,內心也專。

 

「專復專」即「一心不亂」

有人講:「我已經專念、專靠阿彌陀佛了,已經仰靠這個法門了,我也可以學學別的法門吧?」這樣,也不是專。我們應專修念佛,不能夠移轉。經文是這樣說的:「執持名號,若一日,若二日,若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日……一心不亂。」「專復專」就是解釋「一心不亂」。一心就是不二心,不二就是專;不亂,就是不雜亂,不雜也是專,所以善導大師就用「專復專」來解釋「一心不亂」。你能專復專,就叫一心不亂。「一心」就是對阿彌陀佛一心一意,不懷疑;如果懷疑,就叫二心、三心。你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心中說:「到底能不能往生?」這叫不叫一心呢?這顯然不叫一心了,這叫疑心。一心就是唯仰靠這一尊佛,唯專稱此佛之名號。你念著阿彌陀佛,覺得心有不足,往生有所不定,然後要去修別的教法,誦別的經,你多誦一部,就是二心,再誦一部,就是三心,再學一個法門,學了很多,學了五六個法門,那你就是五六個心了,是不是這個道理?

就跟交朋友一樣,年輕人談朋友,你總要一心一意才好,你跟這個人談,然後再掛兩三個,那叫三心二意,如果同時七八個,那叫七心八意。心裏面只有一個對象,只有一個你所敬重的人,這叫一心一意。

念佛當然也是這樣。十方諸佛都值得我們敬重,但是,往生淨土是阿彌陀佛發的誓願,而十方諸佛也沒有說「你專念彌陀名號,我等有意見」,沒有意見哪!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,「這樣就對了,我們就高興了,也滿足了我們的悲願,不然我們成佛,成佛的目的是度眾生,結果你修其它法門,不能到淨土,不能成佛,我等諸佛都要落淚。現在專稱彌陀名號,正好滿足了我等一切諸佛的大悲願心!」他們都鼓掌,都歡迎,都鼓勵我們,所以經典裏講「出廣長舌相」。

所謂「不亂」,有不雜亂、不動亂兩層含義。

不雜亂:不捨掉念佛法門而去學雜七雜八的法門,你一學就雜亂了。為什麼會雜亂呢?按照你的本意也不是壞想法,「念佛之外再學學不好嗎?」想法雖好,但是探知你的內心,是聊存懷疑之心,所以再修種種法門,是不是?你們想想自己的內心,是覺得專念彌陀名號往生或許有所不足,然後再想去學其它的,這就不好了,這叫雜亂。

第二叫不動亂。什麼叫不動亂呢?人家再怎樣說「哎,某某,你大字不識幾個,念佛也沒有達到什麼樣的功夫,也沒有成片,也沒有清淨心,你持戒也不嚴格,還沒有吃長素,你這樣念佛能往生嗎?你跟我一道學咒,然後消業,業消掉之後再念佛,大概差不多。」你聽到後,內心動亂不動亂?你聽到後,心裏面說:「哎,某某講的很有道理的。」那就動亂了,就動搖了。一想,「這樣往生可能是不行,就這樣只是念佛就能往生嗎?」你是不知道阿彌陀佛的誓願:專稱名號,必然往生!為我們作了保證。所以,如果碰見這樣的人來跟你講,你就對他說:「謝謝你的好意,我已經聽到了阿彌陀佛誓願裡給我講了,專念名號,一定往生,我不懷疑了。我雖然沒有智慧,可是六字名號裏面有智慧,我就專念六字名號;我雖然沒有功德,可是六字名號有功德,我就專念六字名號,決定往生。」這叫不動亂。

 

若一日……若七日,心無間斷

善導大師底下說:「七日七夜心無間,長時起行倍皆然。」這是解釋「若一日、若七日」的意思。經文當中說「若」,「若」就是或者,不定之詞,或者一日一夜,或者二日二夜,或者三日三夜……這裏說「七日七夜心無間」,就是七天心不間斷。不間斷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:信心相續,無疑心間雜、隔斷。

是心無間斷,若說念佛無間斷,則很難做到,晚上睡覺嘴巴就不能念;嘴上雖不能念,心裏邊並沒有懷疑,心裏邊並沒有說:我睡覺睡著了,我就懷疑阿彌陀佛了。然後第二天早晨一醒來,昨天信得好好的,就因為晚上睡了一覺,結果早上起來,你看,就懷疑了。不是的。昨天信念佛必生,今天還是一樣,沒有改變,叫心無間。

我們雖然這一晚上沒有記得,沒有回憶,但是第二天起來仍然是這樣認識的。所以我們晚上睡覺睡著了,雖然沒有把名號掛在嘴上,但是,第二天一醒來,仍然一樣,不懷疑,仍然是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……這樣就叫做心無間。

這裏的七天也不限制七天,經文當中是有省略號的,「若六日,若七日」後面「若八日,若九日……」沒有說,總而言之,時間長短不定,是一直到他臨命終時,在這個過程當中,念佛的人是一心不亂的,不改變題目的,是以這個為原則。所以,下面接著的經文是「其人臨命終時」,就是說這樣的心態,一直延續,一直到他臨命終時,永不改變。所以講:若七日,若八日,若九日,若一個月,若兩個月,若七個月,若一年,若二年,若七年……一直到你臨命終時。所以善導和尚底下解釋說:「長時起行倍皆然。」如果不止七天,往後面延續,也一樣的,加倍的也一樣,比如說兩個七天,十個七天,七個月,七年,「長時起行」,這叫做「上盡一形」、「一向專稱」,一輩子就專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不改變題目。這樣一直念到什麼時候?我們專修念佛的人,當然是一輩子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從現在開始,直到此一生已盡,決定往生!

 

聲聲念念具足往生

「今生念佛決定往生!」這樣信定以後,一輩子念佛,直到命終。並不是現在覺得:我這樣念佛往生不定,然後加倍用功努力,到臨終的時候念出來一句,然後才往生決定。不是的!是現在念佛,往生已定,聲聲念念往生已定,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無上功德,決定往生;念第二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是無上功德,決定往生;第三、四、五、六,乃至千萬億,都是聲聲念念當下是決定往生之業。像《觀經》下品罪人,一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決定往生,是因為這句名號本身當下具足了我們往生的功德,所以,每一聲、每一念都具足往生功德。並不是千萬聲、千萬念以後才具足往生功德。

正因為聲聲念念當下具足往生功德,所以,每一聲念起來,內心都歡喜踴躍,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一聲無有不足;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一聲也無有不足!每一念、每一念的念佛,都是信心的念佛。

 

疑心的念佛

如果說這一念往生不定,那下一念也不定,每一聲、每一念的念佛,都是疑心的念佛,你就一直疑到臨終那一念,還是疑心的念佛,是不是這樣?如果這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不足以讓你了生脫死,那第二句能讓你了生脫死嗎?還不夠,那麼一萬句也不夠,你每一句、每一句都不夠,哪一句夠呢?

 

六字決定往生

要知道:每一句當下就夠。所以善導大師講:「南無即歸命,阿彌陀佛即是其行,以斯義故,必得往生。」

「南無阿彌陀佛」六字決定往生。所以阿彌陀佛本願是說:「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下至一聲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這一聲名號當中,就含有了一個人這輩子往生的一切功德。那我們聲聲念念地稱念,當然決定往生。

 

身心踴躍

「臨終聖眾持花現」,現在我們不改變題目了,到我們臨終了,我們平時活著的時候,或許沒有這樣感通的能力,看不到,佛菩薩雖然在眼前,我們也見不到。但是,到臨終就不一樣了,臨終屬於陰陽交接,是娑婆到極樂轉換的時候,這個時候,人家看不見,命終之念佛人就看見了,諸佛菩薩就顯現在面前,「聖眾持花現」,「現」是顯現出來,「聖眾」就是阿彌陀佛、觀音、勢至、蓮池海會諸大菩薩,拿著七寶蓮花,駕著五彩祥雲,天空鳴著鼓樂,諸天普散妙花,來到這個臨終人的面前。這個人怎麼樣?—   這個人就是我們各位啊!歡喜不歡喜?歡喜啊!一看,高興壞了,所以,「身心踴躍」。這個「身心踴躍」已經不是他的色身了,他的神識一念之間就已經上了金蓮花,坐上蓮花寶座了,剎那之間隨佛之後往生淨土,蓮花化生。

在這個世界,她只是輕微地嘆了一口氣。我們這個世界,醫生說她死了,旁邊不學佛的兒女說「我媽落氣了」,不知道這個世界壽命一絕,獲得極樂無量壽。此處的凡夫濁眼一閉,已經到淨土開佛眼了。所以叫做「身心踴躍坐金蓮」。

 

心不顛倒

我們來看經文:「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,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」

關於「心不顛倒」,人們也擔心說:「我怎麼能保證臨終的時候一定心不顛倒呢?即使專修念佛,或許有車禍啦,特別是現在,心血管病啦,腦溢血啦……怎麼能保證呢?」這個大家不要誤解。

這個「心不顛倒」,不是你自己有能力心不顛倒佛才來接你,是你快命終沒有命終的時候,佛就先來接引你了,然後心不顛倒。

經文的次第是這樣的:「其人臨命終時」,臨命終還沒有命終,還在喘氣,好好的,眼睛睜著,已經快命終了,這個時候,阿彌陀佛就來了。阿彌陀佛一來,「其人終時」,他就命終了,「心不顛倒」,因為阿彌陀佛一來,就放大光明,慈悲加佑。玄奘大師所翻譯的《稱讚淨土佛攝受經》(就是這部《阿彌陀經》的異譯本)這樣說:「慈悲加佑,令心不亂。」是佛的慈悲加持你、保佑你,使得念佛的人心不散亂、不動亂、不驚慌,是佛的慈力。經中講「此人以見我故,心得歡喜」,一見到阿彌陀佛了,當然就歡喜了,那就正念現前,轉所有妄念成為覺心,自然心不顛倒。這是佛的加持的力量,不是我們自己先有能力心不顛倒佛才來。「哎,你沒有心不顛倒,我不來。」不是。佛當然知道你這個時候痛苦逼迫,非常困難,所以更加要來搭救。平時都有無量的光明照耀攝取我們,而這時候更加是放大光明,更加放出八萬四千光明,而加倍地加持我們、護念我們。像母親對孩子一樣,平時雖然照顧小寶寶,很愛護他,如果這個小寶寶發燒了,媽媽就格外的細心,十倍地愛護,是不是?當然了。我們平時身體健康,佛都保佑我們。我們臨終的時候佛會說:「哎,你沒有心不顛倒,沒有正念,我不理你了。」「患難之際見真情」,越是苦難的時候,越體會到友誼的珍貴,越體會到父母的慈愛,越體會到阿彌陀佛不捨的慈悲。所以,眾生臨終之時有種種苦難,佛特別給我們保證,在四十八願裏面專門給我們發了一條願說:「臨命終時,假令不與大眾圍繞,現其人前者,不取正覺。」目的就是來安慰我們,加持我們,讓我們心得清涼,心住正念,消除一切恐怖,一切冤親債主在佛光照耀之下自然化解,一切魔業、魔障自然不能侵犯。你想,佛都來了,觀音、勢至都來了,諸大菩薩都來了,那還有什麼人能夠侵犯呢?所以受到保護。

底下就說了:「即得往生」,當下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

 

三經一致

這一段經文,如果依據善導大師這樣的解釋,我們讀起來心中就非常的亮堂,非常的安慰。這樣的話,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和《無量壽經》阿彌陀佛的本願就完全一致了。彌陀本願是專修念佛往生,《阿彌陀經》講的也是專修念佛往生。跟《觀經》下輩三品也毫無矛盾,完全一致,《觀經》下輩三品是一個毫無善根的人,是十惡、破戒、五逆罪人,專念彌陀名號往生。這裏也一樣了。

 

善男子

那有人說:「未必這樣。前面還有一句經文,善男子,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。」

我們哪一個人敢講「我一定是善男子」呢?惡男子、惡女人念佛就不能往生了?不是這樣的道理。祖師解釋說: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就是善男子、善女人。你不念佛(而行善),是世間的善;你念佛,是佛法講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。

這有經證,在《觀經》的下輩上品文中,回去大家可以查閱。下輩上品是一個造作十惡重罪的眾生,他臨命終時,遇到善知識告訴他,稱念了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「合掌叉手,稱南無阿彌陀佛」,他念了一句,這個時候,阿彌陀佛化身來到他的面前,讚歎他說:「善男子,以汝稱佛名故,諸罪消滅,我來迎汝。」按照他本身造的業,是十惡罪人,可是念了一句佛,阿彌陀佛讚歎他為「善男子」。

那我們各位念的不只一句了,我們造惡也沒有達到十惡,當然是「善男子」。

佛法是這樣子的,若能念佛,就轉惡為善。


第十條「諸佛護念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文:十方諸佛等護念念佛行者之文。

這是根據《阿彌陀經》的經文意義,但引用的是善導大師的《觀念法門》、《往生禮讚》。「護」是保護,「念」是憶念。十方諸佛保護、憶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人。

如果不是念佛的人呢,就得不到保護了。不是念佛,那你要達到菩薩的級別,才受十方諸佛的護念。經典都有明說的:在凡夫地,得不到護念。

《觀念法門》云:

又如《彌陀經》說:

若有男子、女人,七日、七夜,及盡一生,

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願往生者。

前面這一句是善導大師解釋上面《阿彌陀經》那一段經文。把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的「善」字略掉,「若有男子、女人」,就通指一切人,怕人家誤解說「善男子、善女人才有份,那我可能沒有份……」所以略掉,經文講的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是指念佛眾生,稱為「善男子、善女人」,所以不矛盾。「若有男子、女人,七日、七夜,及盡一生」,即是解釋前面「若一日……若七日」,「若」是不定詞,和《無量壽經》裏的「乃至十念」是一樣的意思。「乃至十念」是從多到少,「若一日……若七日」是從少到多。底下說「及盡一生」,你不止七日七夜的壽命,還有八日、九日……就是一生的壽命;如果不到七日,一日就命終了,就是「若一日一心不亂」;二日命終,就是「若二日一心不亂」,依此類推。若半日命終,那就「半日一心不亂」;若一小時、若十聲、若三聲都一樣。

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」把「一心不亂」解釋為「一心專念」,和《無量壽經》「一向專念」的意思是一樣。這個誰都做得到,這個並不難。

 

一心之義

關於「一心」,有二種解釋,一個是安心方面的,一個是功夫上的。淨土宗都從安心上來解釋,聖道門因為不瞭解淨土門的安心,總是從功夫上來理解。

「安心」就是說,「我一心一意靠倒這尊佛,不改變,沒有二心」,這叫一心,誰都做得到。比如父母對兒子說:「你要一心讀書。」他就不會問父母「我怎麼一心讀書?除了讀書,我心裏面還要想別的事,放學回家路上,看見一隻螞蚱,我還在那兒玩了一下,這算不算一心?」這孩子不會這樣問的。領導對部下說:「你要一心工作。」這都是我們做得來的,是要安心,然後好好來做這件事情。佛告訴我們說:「你要一心念佛,你不要想七想八,你不要懷疑念佛不能往生。」你好好念佛就好了,這叫一心。

「功夫」的一心是什麼呢?就是我念佛、我行持的功夫達到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。事一心不亂就證得阿羅漢果位了,理一心不亂就是達到登地菩薩果位了,破無明、證無生法忍了。那沒有一個做得到的。所以,那樣的解釋,不是我們凡夫做得來的,也不是淨土宗的解釋。這一部《阿彌陀經》是釋迦牟尼佛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,五濁是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,眾生都善根薄少,哪能達到事一心、理一心不亂呢?佛說法被機,決定不會要求凡夫做你做不到的事情,就是叫你要一心念佛。所以,善導和尚解釋說「一心專念阿彌陀佛,願往生者」,這樣就對了,我們都做得到。

所以,同樣的經文有不同的解釋,不同的解釋引導不同的修行。解行不同,專雜有異。我們依彌陀示現的善導和尚的解釋,是最穩當、最正確的。

 

諸佛護念

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來護念。

這樣的眾生就日夜獲得東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、下方、上方各有恆河沙等諸佛共來護念。有多少佛呢?經中經常比喻說「恒河沙」,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,跟我們中國的長江一樣,幾千里長,四十里寬的河床,都是細細的沙子,非常的細,金色的沙子。一把沙子有多少粒,數得過來嗎?一把沙子可能不知多少萬粒了;那麼,房子那麼大一塊地方,沙子有多少呢?數不清了;那麼四十裏寬、幾千里長這麼一條河流兩邊的沙子是多少粒?那就數不清了,所以,經中經常用「恒河沙」來比喻。恒河沙等佛都來護念,東方有恆河沙的佛也來護念,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、下方、上方,六方都來護念。我們一個小小的凡夫,就稱念六字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得到這麼多佛的護念,你還不滿足,這就叫不知好歹了,你就不知道念佛法門的尊貴了,再學別的雜行雜修,不得諸佛護念,你多可惜啊!

故名「護念經」

所以這部經又叫做護念經。經中這樣說的,「汝等眾生,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、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」,為什麼叫護念經呢?善導和尚解釋說:「念佛之人,六方恒河沙諸佛常來護念,所以叫護念經。護念之意者(護念的含義什麼呢?),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,亦無橫病,橫死,橫有厄難,一切災障自然消散,除不至心。」諸佛菩薩來護念,惡鬼、惡神就遠離了,不能得到報復的機會。

 

人生的凶相

如果你不念佛,惡鬼惡神(我們生生世世和眾生結的惡緣),他就找機會來報復你,你稍不留神,得了一種惡病,到醫院怎麼看也看不好,原來是惡鬼惡神來找你麻煩,所謂業障病。或者稍不留神,出車禍了,是你前世損害了人家的性命,今生他來報復。

所以,我們在這世間,做人很危險,真的非常危險!我們加害給一切眾生身上的殺生之罪、偷盜之罪,都要落到我們身上,無量劫來,我們做了多少?今生你還在這裏平平安安,那一定是諸佛菩薩的慈悲,不然的話,你哪有這樣平安呢?你出門一天遭八次車禍都不為多,你害了多少眾生啊,殺了多少性命啊?你要這樣想一想:你看自己一頓吃魚吃蝦,吃了多少?那些魚蝦變成人,它會放過你嗎?業報來感,就知道,它不是故意來找你,自然而然就來了,它不需要記得,這是業報,因果報應。它投胎做人了,你也做人了,說不定你就死在它的手上,因為它當初死在你的手上。

像梁武帝那個時候,有位國師有神通。有一天,梁武帝要下棋,下棋的時候,就跟門口的衛兵講:「今天我下棋,什麼人來我都不見。」這時,剛好國師來了。衛兵說:「大王下棋,不能求見。」國師堅持要進去。衛兵通報說:「國師來了,您看見不見?」梁武帝沒聽到,正在下棋,說了一個「殺」,吃掉對方一個卒。衛兵一聽,「噢,大王說不見,他硬要來見,大王說。」出去就把他綁著殺掉了。殺了之後,大王下棋下完了,就來問:「今天講好的,國師要來,來了沒有?」衛兵說:「來了。」「來了怎麼沒有叫他進來啊?」門衛說:「叫他進來了。」「進來到哪裡去了?」「進來把他殺了。」「好大膽!怎麼敢把國師都殺掉了?」門衛說:「我們進來稟報,大王你說,就殺掉了。」梁武帝就後悔不已了,就問:「國師臨死之前說了什麼?」衛兵就復述了國師臨死之前講的話: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然後還說,在多少多少生以前,梁武帝是一隻蚯蚓,國師當時是一個小沙彌,小沙彌有一天鋤地,用一把鍬,一鍬鏟下去,蚯蚓當下兩段了,這是無意當中把蚯蚓殺死了。所以,到今天,梁武帝也無意當中說了一個「殺」,就把他殺掉了。

無量劫來,生生世世,我們還有意到街上買魚,「這魚好看不好看,肥不肥,活不活?」這個罪業很大啊!回家來,殺啊,燒啊,然後請客說:「來來來,多吃一點。」你說那魚聽到,它高興嗎?

我們造這麼多罪業,可以講:人生的凶相非常的多。要多念佛,念佛諸惡鬼神不能得便,也沒有橫病、橫死,不會得那些古古怪怪的病,也不會橫有厄難,「一切災障自然消散」,在你不知不覺當中就消失了。所以,一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滅掉八十億劫生死重罪。

我們的罪業太多了,有人說:「佛菩薩不保佑我。」你這是太不懂事了,不知道保佑了你多少,化解了你多少罪業你不知道啊!現在的世道,天災人禍,時時處處發生,而你今天上街能夠平安回來,佛菩薩保佑了你啊,不然你還不知道受什麼罪呢。因為我們過去的罪業確實太多,有這樣的罪業,如果念佛,它自自然然就消失了,叫「自然消散」。所謂「自然」,就是不是在我們眾生的思考範圍之內,你知道也好,不知道也好,自然就沒有了。比如晚上睡覺,月亮自然照著你,你睡著了,不知道,它也照著你,並沒有說你知道它才照。我們念佛,我們不知不覺當中,罪業消除,逢凶化吉。

「除不至心」,除非你不是真心,你懷疑,「哪有這麼回事?」那就效果差了。所以,人有誠心,佛有感應,有一分恭敬,得一分成效。念佛不可懷疑,往生更不可懷疑。

菩薩擁護

《十往生經》云:

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,願往生者,

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,擁護行者。

「彼佛」就是阿彌陀佛,「遣」就是派,派了二十五位菩薩保護你,光是佛還不止呢,菩薩也來了。

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臥,若晝、若夜,

一切時,一切處。

白天,晚上,任何地點,怎麼樣?

不令惡鬼惡神,得其便也。

都保護著我們,比父母保護自己的獨生子女還要慈愛、呵護千萬億倍都不止。父母雖然愛子女,沒有那麼大的能力。你牽一個小孩子上街,說不定還丟掉了,你雖然想保護他,哎!一轉眼,小孩子不知跑到哪裡去了。佛菩薩就不一樣了,有他心道眼,有無量慈悲,有光明智慧,二十五位大菩薩跟在你後面,如影隨形,你看你走路多麼地神氣啊!念佛人走路都是神彩奕奕的,為什麼?你在前面走,知道後面有二十五位大菩薩,頭頂上空還有很多諸佛,當然了!經中說:念佛之人身上放四十里光明,一切惡鬼惡神早就退散了,一切善神善鬼合掌恭敬:「噢,念佛人來啦!」

又如《觀經》云:

若稱、禮、念阿彌陀佛。

「稱」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「禮」是禮拜南無阿彌陀佛,「念」是憶念、想念阿彌陀佛。

願往生彼國者,

願往生極樂淨土的,不是說你專門求人天福報的。

彼佛即遣無數化佛,無數化觀音、勢至菩薩,護念行者,

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,百重千重,圍繞行者,

不論行住坐臥,一切時處,若晝若夜,常不離行者。

無數化佛,無數化觀音、勢至菩薩,百重千重,團團圍繞,不論行住坐臥,不離開你。就怕你改變了,心中懷疑,放棄了,「我念佛哪有這麼大好處,我修別的法門……」你自己的心一改變,諸佛菩薩自然就消退了,那樣損失就大了。

有一個例子:北京有位居士,叫青明慧,她有一個感應。她生病了,在醫院注射一種藥,一下子昏迷過去。人家看他昏迷了,其實她不是昏迷了。她醒來就告訴大家:「哎呀!真的是念佛之人二十五位菩薩常來保護啊,以前只在經典裏看到。」她真的見了觀音菩薩、地藏菩薩、韋馱菩薩,還有很多菩薩,她不認識,都在旁邊坐著,都在旁邊護念她,高興得不得了!真的是這樣的。所以,佛經講的話,決定不會虛假。

法然上人講:「三昧道場雖狹,而無數聖賢側塞(念佛的地方叫三昧道場,我們今天大家在這裏念佛就叫三昧道場,雖然很狹小,但是無數的聖賢把肩膀側著擠進來,為什麼?保護你啊);念佛草庵雖隘,而恒沙聖眾雲集(念佛的茅草棚雖然很局隘,但是無數聖眾都在空中雲集,為什麼?也是來護念你)。若人不念佛,則恒沙聖眾,一個不接;無數化佛,一佛不來。念與不念,得失天淵,行者應知。」

若不念佛,這些聖賢會來嗎?一個也不來,一佛也不來接。若念佛,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,而伸手要迎接你、援救你。所以念佛與不念佛,就有這麼大的差別。我們應當常行念佛。

 

專修念佛往生事例

前面講到念佛的時候,第三文、第四文講到專修念佛,也有一則公案,是一個現實的專修念佛往生的例子。這事發生在甘肅省徽縣柳林鎮,有一對姐妹倆,妹妹叫王彩芹,她什麼經都會讀,什麼咒都會持,宗教還沒有開放的時候,她們家就保護了一個和尚,這個和尚就教她念早晚功課,後來政策一開放,早晚功課人家都不會,她都會背,所以,人家都非常尊敬她。她念《大悲咒》非常有感應,如果有人生病了,她持幾遍大悲咒水,給病人喝下去,馬上就好了。她還會安土地、安灶神,什麼都會,所以是在當地頗有名氣的一個人,人們都向她請教佛法。

她有一個姐姐,跟她恰成對比。她姐姐不識字,當時也沒有學早晚功課,只會念佛。一九八六年農曆二月初五,她姐姐帶信來,說得了食道癌,已至晚期,希望她去幫著念幾天佛,送一送。王彩芹就去了,去的時候帶了一個小孩,這個小孩後來出家了(這事是這位師父親自告訴我的,所以決定不會虛假的),這個小孩也很有特點,她從小就喜歡念佛,喜歡念咒,不喜歡念書,她讀書的時候,老師在上面上課,她在底下念《大悲咒》,上山割豬草、打柴,東西往那兒一放,先念幾遍《大悲咒》再說,然後再去幹活,所以王彩芹老居士很喜歡她,就帶她一道去給她姐姐念佛。念完佛就回來了,回來之後過了三天(即二月初八),她姐姐那邊又帶信來說:「你姐姐已經往生了。」王彩芹老居士一聽,心裏非常後悔,這次又帶上那個小孩(就是後來的那位出家師父)去了,路上跟她講:「我真的很後悔,三天前我們去念佛的時候,我姐姐親口告訴我,她要往生了,叫我送送她,可我當時沒有相信。」

情況是這樣的:她姐姐跟她講:「妹妹你不要走了,我這幾天要往生,你念佛送送我。」王彩芹老居士心想:我念經、念咒什麼都會,雖然聽說有念佛預知時至的,我也念佛,也求生淨土,我還沒有預知時至,難道姐姐你一字不識,就能預知時至嗎?她內心裏不相信,她懷疑,「可能沒那麼簡單吧」,懷疑歸懷疑,不過不妨問一下,就問她姐姐:「你怎麼知道要往生呢?」

姐姐就講:「我做了一個夢,夢見觀世音菩薩拿了一瓶鹽水,打點滴,來給我治病(她是食道癌晚期),我對菩薩講:你不要給我治病了,我不要治了,這個世間做人太苦了,請菩薩大慈大悲,早一點接我到淨土去。」

她問:「菩薩怎麼對你說呢?」

「菩薩講:﹃二月初八早晨五點我來接你。﹄所以請妹妹留下來,時間也不長。」

王彩芹老居士雖然聽到這樣動聽的感應,還在懷疑,心想:雖然菩薩托了這個夢,但是夢也未必是真的,我姐姐她實在不會什麼修行,就會念一句佛,我還是不敢相信。但是又不好明說,就對她姐姐說:「我家裏的小孫子要照應,他要上學,我要回去為他做飯,實在沒有時間。」

她姐姐說:「你真沒有時間,也不勉強,那就算了,你就回去吧。」

所以,你看看,二月初八馬上報信說她姐姐往生了。她當然後悔了,她說:「你看,我姐姐再三懇求我,把菩薩的夢也告訴我,讓我留下來念兩天佛,我都沒有滿她的願,知道她真要走,我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來啊。」這樣,兩個人就趕到她姐姐家。

她姐姐的女兒也從外地回來侍奉母親,王老居士就問外甥女:「你母親走的時候情況怎麼樣?」

外甥女就講:「今天早晨(即二月初八)四點多鍾,我母親就喊我起來上香,說:﹃阿彌陀佛、觀音菩薩都來了,你去上香。﹄我就去上香了(北方都睡炕,那個時候還很冷)。我剛下炕,還沒有上香,滿屋子非常香。上香回來,母親就問我幾點了,事先母親已跟我說了二月初八早晨五點鐘要走,所以我心裏邊就有個主意:不能講。其實五點已經到了,我告訴母親說:﹃現在才四點多鍾,還不到五點。﹄(意思是能夠挽留半個小時也好)我母親說:﹃你不要騙我,時間到了,我要走了,我看見佛菩薩都來了。﹄就合掌念幾句佛,往生了。」

這就是專修念佛、一字不識的老太婆,走得這樣殊勝。王彩芹老居士聽到這裏,心裏非常感歎:「看我姐姐一字不識,專修念佛,走得多麼好!」感歎歸感歎,人的根性真正不一樣,據說這位王老居士到現在還沒專修念佛。

那位小孩已經出家了,作師父了,回去勸她說:「你要專修念佛啊。」

她說:「我也知道專修念佛好,師父們都教我專修念佛,可是我就是捨不得那些經咒。」還捨不得其它的東西。

所以,大家應該知道:求往生為大利益,應該專靠佛的誓願,專修念佛。

母親走了之後,女兒非常想念母親,經常哭泣,有一天就做了一個夢,夢見她的母親穿著菩薩的衣服,非常漂亮,年輕,莊嚴,像天人一樣,像菩薩一樣。更為奇特的是,她母親從空而來,騎著一個跟文殊菩薩所騎的一樣的青毛獅子。女兒一看見母親,就很高興了,也很傷心了,抱著媽媽的腿就哭了,她媽媽就對她說:「你不用傷心,你好好念佛,三年之後,我來接你。」說完之後,一腳就把女兒蹬開,然後又坐著青毛獅子,騰空而去。醒來之後,女兒想:哎呀!不行,三年之後我不能往生,我的孩子太小了,我要等她長大了再說。

現在時間過了十七年,這個女兒還在。各位,是不是太可惜了?太可惜了。所以,往生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,就像這個媽媽一樣,跟她講好了「你念佛,三年之後,我來接你」,她會不來嗎?

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親父母,你不要以為你家裏的才是你父母,那是一起輪迴到人道當中的父母,就是這個緣分而已。阿彌陀佛的慈悲,超過我們人世間父母不知道多少萬倍啊,他親口講「念佛來接你」,他會不來嗎?你還擔心他會騙你嗎?

所以,我們人就信凡夫、不信佛,如果我母親給我講的,「哦,我相信哦!」佛給我講的,「哎!有那麼容易嗎?」反而懷疑。

要知道,佛在沒有成佛之前,也在六道當中,乃至修菩薩行的時候,還和一切眾生結緣,為我們作父母兄弟,所以,佛看我們眾生,過去,都看得清清楚楚,未來,也看得清清楚楚:「在某時、某一個國家、某一個地點,那個時候,你某某人叫什麼名字,那個時候,你在為我做子女,我就是你的父母,而我現在成佛了,我當初的子女,還在六道輪迴!」你說這尊佛他心裏願意嗎?他當然要百千萬億的方便救你啊!佛救眾生是天經地義的事,比父母的情感還要自然,出於天真,佛度眾生,他沒有說「這個人是好人是壞人?」都是他的兒子啊,還有什麼好壞?所以說眾生在迷茫當中,是愚癡眾生,而佛並不以人類善惡的觀點來判斷,任何再惡的眾生,是因為你迷茫,被無明、被煩惱遮蔽,不能自在,才造罪造業,若能念阿彌陀佛,一念迴心,阿彌陀佛絕不嫌棄,你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子女,是他流浪多年的浪子。阿彌陀佛看見你了,他會把你丟掉嗎?他會把你捨掉不救你嗎?不可能的事情。

 

窮子喻

大家讀過《法華經》,《法華經》裏邊有一個比喻,叫「窮子喻」,非常能說明佛的慈悲,這個比喻是這樣的:

窮子是一個貧窮的兒子。說有一位大富長者,很富裕。他有一個獨生兒子,小的時候就丟掉了,散失了,我們可以想像,這位大富長者的心情是怎樣的著急,想找到他的兒子。這樣找了幾十年,也沒有找到,到處找啊到處找,漸漸地,大富長者也老了,他有很多的田園家產,他說:「我這麼多的財產,我唯一的兒子不知在何方,那我交給誰呢?」所以,更加急切地去找他失散多年的兒子。到了一個地方,大富長者就駐紮下來。

他的兒子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外面流浪,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何等身份、是何方人氏,只是到處給人家打短工。他想:我生下來就是一個賤民。他當然幹最苦、最髒、最累的活。或者今天在這裏幹一天活兒,明天到那裏幹一天活兒,吃了上頓愁下頓。

說來也巧,有一天,他剛好路過大富長者的莊園,本來想在這裏找一份工作,探頭一看:噢!這家豪門大宅,裏面有一位威嚴的長者,周圍有很多侍從,門前車來車往,車水馬龍。他一看這樣威武莊嚴的長者、這樣的宅第,「啊!我這樣的賤民,哪裡有資格到這裏來找一份差事做?我還是趕緊走的比較好,免得時間長了惹出是非,說不定衛兵會出來把我抓起來。」他這樣想了,就準備拔腿後撤。

這時候,他的父親(就是大富長者,當然這位窮子不知道了)抬頭一看,剛好發現了他,「哎!這不是我失散多年的兒子嗎?」他還認識,心中非常高興,馬上對左右講:「你們趕快去,把這個人給我請回來。」

窮子正在猶豫不決之間,忽然發現裏邊走出兩個人,心想:完了!這可能是來抓我的。拔腿就跑。

那兩個人奉大富長者之命,窮追不捨,跟在窮子後面喊。越喊他,他越跑得急。你想,窮子又餓、又累、又瘦,哪能跑得過後面兩位?人強馬壯,快步如飛,很快就要抓到了,窮子內心非常慌張,一塊石頭就拌倒了,人就昏過去了,「悶絕辟地」,人就嚇昏了。

這個時候,大富長者在後面遠遠就看到了,心裏就明白了:他一定是多年不在父親的教育之下,自己認為卑劣,被這種豪門大宅的氣勢震住了,心太弱小了。現在請他回來,可能不是時宜,現在叫他來,他也來不了(因為他心裏面害怕)。就跟那兩個人講:「用涼水把他弄醒,放他而去。」

窮子醒來,一邊跑一邊想:哎呀!終於揀了一條命。

你想,這位父親會放棄窮子嗎?不可能啊!「我得想辦法!」又派兩個人,這兩個人就不像當初兩個人那樣孔武有力、穿戴整齊、相貌堂堂,那樣的人跟他在一起,他會覺得自慚形穢啊,「我怎麼能跟這種人在一起?」所以,又派兩個人,衣服穿得也很一般,像一般的勞動者,面貌也不是很莊嚴,就跟他差不多吧,去跟他結了朋友。結了朋友就無話不談了,聊來聊去,「怎麼樣啊,在哪裡作事啊?」

「我很可憐啊,東遊西蕩。」

「哎!我們也是打工的,不過,這附近有一家,很好找事,那裏工資比別的地方還要高一倍,雙份工資,做活兒只要你老實肯幹,老闆非常慈悲,正好缺一個做工的。」

「缺什麼?」

「掏大糞。」

窮子想:掏大糞這工作我還可以幹,符合我的身份,可以!這樣,兩個人就把他帶回來了。帶回來不敢從前門,還從後門走,從邊上繞進來,給他分配工作(就是除大糞),然後有一個工棚給他住著。他就很安心、很滿足了。這就好多了,不用到處漂,今天這裏找事,明天那裏找事,就有一份穩定的職業了。於是,每天很勤懇地除糞。

父親坐在房間裏邊,隔著窗戶看見窮子,心裏邊就悲傷落淚了:我的兒子,你為何要做這樣的工作?本來所有的莊園都是你的,但是現在你不認識你的父親,你不敢相見,不敢相認,連我做父親的都不敢暴露身份!父子面對面都不敢相認了。父親雖然知道,可兒子不知道啊,所以,父親想:我得想辦法,慢慢建立感情,慢慢透露身份。怎麼辦呢?父親有一天也把他高貴的衣服脫下來,穿上勞動者的服裝,也拿著除糞的工具,來跟他一道幹活兒。

大家在一起幹活兒,一天、兩天,慢慢地就比較熟一點了,窮子就覺得:這個老頭很慈悲,對我還挺不錯。他哪裡知道是他父親呢?當然不知道。

大富長者就跟他慢慢幹活,慢慢聊,「你家在何方啊?父母是何人啊?」最後跟他講:「你呀,真的不錯,我看你工作很勤奮,人很老實,實話告訴你,我就是莊園主。」

「啊!你就是莊園主!」由於經常在一起工作,也不至於那麼陌生了,窮子心裏也有一點自信了:我很受莊園主看得起。覺得自己身份也比較尊貴一點了。

大富長者說:「某某,這樣子,我也年老了,底下沒有可以相信的人,不妨你就做我的乾兒子好了。」你看,親兒子還要講乾兒子!可見得這位父親心裏是多麼不好受啊。因為不能講親兒子啊,講親兒子,他會說「我哪有這樣的父親?」他拔腿要跑啊。「你給我做乾兒子好了,現在,賬目、財產我交給你,你幫我管理。」

這個兒子通過在一起工作這麼多年,他的工作能力、生產技藝也都提高了,內心也不像當初那麼特別狹小了,說:「好。」就接受下來。於是,他就管賬目、管田地、管收入、管支出,算盤打來打去。

父親的心很顯然:這所有的家產都是你的了,叫你掌管。但是不能講出來;兒子的心呢?他不知道,他心想:我每天打算盤,算的是主人的,是他的;我自己的所得是一天一天的工資,這是我所得的。所以,他也很勤奮地工作,絲毫也不敢想什麼,認為「我就這樣工作好了」,感到很滿意,「主人對我不錯,也很好了。」

這樣又經過一段時候,大約二十年的時間,他在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很多,很有出息了 —      像我們農村人一下來到大城市,看見高樓大廈,那麼多汽車,就嚇得不得了,好像走路都不知道怎麼邁步了。大街上比我們家裏還乾淨,廁所比我們家客廳還乾淨,當然,時間一長,就很熟悉了,不再驚慌了。這個窮子也一樣,時間一長,能力、志向、膽略就增高了。

大富長者想:嗯!現在告訴他,可能時間已經成熟了,我得想辦法把身份暴露出來。要父子相認了。有一天,他就把所有有地位、有道德的人,把國王、大臣都請來,按照我們現在的話講,叫召開新聞發佈會,要告訴大家一件好事情。大家來了之後,他就講了:「各位長者,各位尊貴的朋友,今天請你們來,不為別的事,正有一件事情。我某某人,大家知道,在多少年前,我的獨生兒子散失,這麼多年來,我一直在辛勤地尋找他……」然後說他在什麼時候見到兒子,怎樣讓他做工作,然後怎樣怎樣……

旁邊這個窮子一聽,「哎!怎麼好像講我嗎?」他就回憶起來了,噢!怎麼怎麼回事。

大富長者最後說:「不瞞各位,現在我就正式宣佈,這一位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兒子,我現在把所有的財產都委付給他,你們各位可以證明。」這個兒子聽到這裏,才恍然明白。所以,經中就講「我本無心,有所希求,今此寶藏,自然而至。無量珍寶,不求自得,而今乃知,真是佛子」。「我根本就沒有指望有這麼多的財產,而現在一剎那之間都為我所擁有,我今天才知道,我真是佛的兒子。」

這個比喻是釋迦牟尼佛為阿羅漢根性的人講的。若在我們淨土門裏邊,那也是非常貼切的。所謂大富長者,就是阿彌陀佛;所謂窮子,就是我等眾生,遠劫以來,輪轉六道,迷背佛性,就等於是離開父母,在外邊流浪。阿彌陀佛成佛當然知道我們眾生,可是眾生不認識這尊佛就是我們的父母,所以,這尊佛要用種種的方便,一開始對你說:「念佛一定往生,我們是父子啊。」很多人不相信,「哪有那麼簡單,哪有那麼容易,哪有這樣的法門,我想不可能的。」他就跑,就嚇昏了,悶絕了,說:「你講的肯定不對,你講的肯定不是佛法!」他甚至會誤解,會誹謗,所以叫做「悶絕辟地」。對於這樣的根性,要漸漸調服,跟他講什麼呢?講除糞,教他除糞。除糞的意思,就是通過自己的勞動,把污穢的地方打掃乾淨,那就說要修行種種的法門,要打掃清淨心,解除煩惱的塵垢……如何如何地修,給你講了種種聖道的修行方法,慢慢地調練你。其實是不需要這樣做的。

阿彌陀佛也是這樣的。他自己成為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,顯現八十歲的老年比丘,然後說:「我八十歲就入滅了。」其實作為佛,他哪裡是娑婆世界的八十歲壽命呢?他常是報身。可是報身你見不到,所以,作為一個跟常人差不多的人,誕生在印度,來告訴你,慢慢跟你講,慢慢讓你修行。這樣慢慢修了,你的膽子也大了,心也壯了,「我不想光求人天福報了,我要求往生!」這個時候,佛就給你講:「對,應該求往生!」就等於是引導你入了門之後,把鑰匙交給你,把財產交給你掌管,那等於教你來念佛了。你還不懂,「我念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我念這麼多佛,名號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的,我每天念了兩萬遍,或者作了其它事,這一點功德是我的。」你不知道,阿彌陀佛把六字名號給你,當下所有的功德就是你的了,你念名號,就得到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的功德。可是你不知道,你以為就是作出納算帳,這一份工資才是你的,「每天念兩萬遍,迴向一下,這兩萬遍的遍數是我的;名號本身功德呢,那是阿彌陀佛的。」這就是誤解了。

各位,今天等於就是阿彌陀佛要和你相見了,說:「眾生啊!這六字名號的功德,是我無量劫來所修行,是專門為你修的,就交托給你。」如前面所說,「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,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,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」,「我所有功德在此都交托給你了,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叫父子相見,決定往生,功德不少啊!」

所以,念佛之外是少善根福德因緣,你念佛之外所有的修行就是那個除糞啊,你除糞能得多少錢啊?哪比得上這所有一切華麗的莊園、巨大的財產全部屬於你?這都在六字名號裏邊!所以付囑給我們眾生,這就是念佛法門的尊貴。

那我們的心情,也正像當時法華會那位弟子所說「我本無心,有所希求,無量寶藏,自然而至,而今乃知,真是佛子」。說「我也是沒有心啊,沒想到我往生一定啊,像我這樣人還能往生?本來沒敢想過,但是,無量寶藏,自然而至!」噢!原來知道,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所有功德賦予凡夫眾生,自然而然的,不修行而擁有大功德,不斷煩惱而可以成就佛道。這就是六字名號。所以叫「無量寶藏,自然而至,而今乃知,真是佛子」,到了今天心裏才明白:我真是阿彌陀佛的親生兒子,決定要回到極樂世界的本家,去和阿彌陀佛大慈悲父相見了。

如果你念佛心裏邊還在那裏膽膽怯怯、退退讓讓,肯定不知道你和阿彌陀佛的關係,「像我這樣的,佛也要?」你是他的兒子,他怎麼不要啊。像你這樣,佛正要啊!

我們很多人念佛,跟阿彌陀佛的關係非常疏遠,非常不親近,以為「像我這樣的,佛不會要」,這是我們自己的心跟阿彌陀佛隔開了。你念佛,懂得佛的慈悲,把這一層就捅開了。我們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」,決定往生本家本國!

在「窮子喻」當中,父親把那麼多的國王、大臣、長者都請來召開新聞發佈會,《阿彌陀經》的意思就是這樣,你看六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,來給你證明了,就是這個道理。「我今天講念佛一定往生,你看,大家都來證明。」道理就是如此,六方諸佛說:「我等都證明,決定不錯。某某,你雖然是造罪凡夫,可是彌陀六字名號賦予你,你則成為佛的親生兒子,若稱念彌陀名號,決定往生極樂世界!」道理是一模一樣的。

 

只管念佛

念佛不光有往生成佛的利益,還有今生種種現實利益,所以,也有人問了,「我身體不好,有災難,業障重,是不是念《滅定業真言》?求子孫,是不是念觀音菩薩?求開智慧,是不是念文殊菩薩?」這些都不必要了,你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所有現實利益通通在裏邊,若行,若住,若坐,若臥,你看二十五位大菩薩,還有無量無數化佛化菩薩都來了,二十五位大菩薩裏邊有觀音菩薩,有勢至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、彌勒菩薩、文殊菩薩、普賢王菩薩、藥王菩薩、藥上菩薩、韋馱菩薩。你還能知道什麼菩薩?通通在裏邊,還有無數菩薩。所以,你只要念佛,你不要再單獨念地藏王菩薩的名號,地藏王菩薩也跟著後面就來了,那是肯定的!

國王出駕,大臣就要環列左右;國王、大臣來了,當差的更來了。國王就是阿彌陀佛,大臣呢?就是觀音、勢至、地藏王等等這些諸大菩薩。你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佛來保護你,那諸大菩薩肯定通通都來。那麼那些善神善鬼,就是當差的,他們當然也來了,他不敢落後,所以說「菩薩相隨,天人擁護」。我們念佛之人,自然獲得一切諸佛、諸菩薩、諸善神的保護,無有不足。

今生求子、求財、求平安、求消業障、逢凶化吉、超度祖先,你都只管念佛,無不靈驗。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。沒有必要說:我要超度亡靈,就去放焰口,我要幹什麼,就念什麼……那就雜了,不需要。你想想看:阿彌陀佛都來了,什麼能不來?通通都在裏邊了,通通都有了。這樣你就專修念佛了嘛!

這第十文最後還有一句:

今既有斯勝益可憑,

願諸行者,各須至心求往。

說念佛有這樣殊勝的利益可以作為憑靠,希望念佛之人應當真心不懷疑,求生極樂世界。


第十一條「殷勤付囑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一文:世尊以彌陀名號,殷勤付囑舍利弗之文。

這是《阿彌陀經》最後的一段文。

《阿彌陀經》云:

佛說此經已,舍利弗及諸比丘,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羅等,

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,作禮而去。

「信」是相信,「念佛一定往生」,相信了。「受」是接受,接受了,就禮拜,去念佛了。聽佛所講的,都歡喜了,信受奉行了。

經文一開頭說「如是我聞」,「如是我聞」的意思就是:佛怎麼講,我就怎麼相信。「如是」,就是「啊!確實不錯,確實不錯,這是我親自聽到佛所說的:念佛之人,決定往生」。如果你聽到了,心裏面打一個問號,「這麼容易嗎?」那就不叫「如是我聞」了,你一開始聽經,那四個字就沒有貫徹下去,底下聽起來就不容易入門了。所以,前面講「如是我聞」,後面講「信受奉行,作禮而去」。

這部《阿彌陀經》講到結尾的時候,把念佛法門再三、殷重地交待給舍利弗。

善導大師《法事讚》釋此文云:

世尊說法時將了,殷勤付囑彌陀名。

五濁增時多疑謗,道俗相嫌不用聞。

見有修行起瞋毒,方便破壞競生怨。

如此生盲闡提輩,毀滅頓教永沉淪。

超過大地微塵劫,未可得離三途身。

大眾同心皆懺悔,所有破法罪因緣。

讀起來實在令人內心很重,我們來依文解釋。「世尊說法時將了」,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快要結束了(《阿彌陀經》講完,釋迦牟尼佛不久就涅槃了),快要結束的時候叫「將了」,了結了;「殷勤付囑彌陀名」,淨土三部經當中,《阿彌陀經》是最後講的,先講《無量壽經》,再講《觀經》,最後講《阿彌陀經》,所以,再三懇切地交待給舍利弗說:「你要告訴眾生,專稱彌陀名號,唯此法門是五濁惡世、末法時代造罪凡夫唯一得度之法。」可是結果呢?現實的情況怎麼樣呢?「五濁增時多疑謗,道俗相嫌不用聞」,「五濁」就是五濁惡世,五濁增加了,離開釋迦牟尼佛時間越來越遙遠,劫濁、見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命濁,越來越增加,眾生的邪見越來越深厚,煩惱越來越深厚,業障越來越深厚,所以叫「五濁增時」,在這樣的時代,眾生多有誹謗,多有懷疑,懷疑什麼?「這麼簡單就能往生嗎?我怕不行。」於是去雜行雜修了;誹謗說:「你講的,哪有這麼回事?佛法如果不修戒定慧,不斷貪瞋癡,怎麼能解脫?專念彌陀名號怎麼能往生?」他不瞭解經文,不瞭解淨土法門,自己不知道,以自己的短淺之見來誹謗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誓願和智慧,非常值得我們痛心。

極其容易謗佛謗法

關於這個誹謗,我最早聽到有一位法師講的錄音帶裏邊說:我們眾生最容易造下來的就是謗法之罪。我當時聽了,心裏猛地一震,因為每個人都認為「我是虔誠的佛弟子,我總是不會誹謗佛法的」。你們在座各位,如果說你們誹謗佛法,你們會覺得很冤枉,肯定跟我當初的心情一樣。當然,這位法師就解釋了:因為我們眾生知見不正確,沒有開悟,墮在凡夫無明當中,分明是自己的知見,卻以為是佛法的知見,這樣極其容易造下謗佛謗法之罪。

是不是這樣的道理呢?顯然是這樣的。所以,經典裏說:「切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,證得阿羅漢,方可信汝意。」說凡夫的思想意識,你不能自己相信自己,切莫相信,「汝意不可信」,為什麼?你還墮在凡夫當中,眼睛一片漆黑,心中一片黑暗。你證到阿羅漢了,才可以相信一些。若論大乘佛法,阿羅漢還有所不足。所以說,凡夫眾生極容易造下謗佛謗法之罪。我當時聽到之後,心裏邊有很大的震動,感覺佛法非常的不容易,不能夠隨便開口講,一定要依據經典,依據祖師的教導。

甚至有的人依據經典還講錯,為什麼?依文解義,三世佛怨。經典拿來,你認識字,就可以隨便解釋嗎?你說:「看上去文字是這樣說的。」比如說這裏講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」,有人就解釋了,「念佛不行啊,還要修很多善根啊……」那你這個解釋就謗佛謗法了。阿彌陀佛本願說「專稱名號,決定往生」;《觀經》裏邊這些造罪凡夫,無有善根,念佛決定往生;《無量壽經》裏邊法滅眾生,專稱名號,決定往生,你說「專稱名號不能往生,還要加上別的才能往生」,你不是謗佛謗法嗎?你那個是依文解義。應該依據祖師的解釋,祖師已經證悟到佛法了,特別是善導大師,是彌陀示現,解釋淨土門千穩萬當,決定沒有任何閃失。正因如此,我們才能夠對經義作準確的把握。

大家以後一定要謙虛,別的宗派,你也不要隨便發言。密宗啊,禪宗啊……但是,依據經典,知道難以修行,人家修,我不懂,我不要裝行家,「你開悟了沒有?」認定哪個開悟了。他自己講他開悟了,你也說他開悟了 —   不要隨便講,講了就容易誤導眾生。

講別的法門,我不知道,我就會念佛,我知道念佛一定往生,這個敢講,到哪裡都敢講,任何人來說,我都不擔心,因為經典是這樣說的,善導大師是這樣講的。其它法門,就不敢講。所以,沉默是最好的保護辦法。本來人家不對,你給他隨便印證說「對的」,噢,那就引導錯了;本來人家說他對的,你聽到說「不對」,你也不知道 —   又誹謗了。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。

在淨土門當中,我們修學佛法,一定要有經典依據,一定要有祖師傳承。包括我們昨天到今天所講的任何一句話,任何一種觀點,都不是我個人的意見,一定是淨土經典所講、淨土祖師所講。如果光是我們自己所想,我也跟你們想的一樣:「光念佛,如果沒有戒定慧怎麼能往生?光念佛,如果不達到功夫成片怎麼能往生?光念佛,如果不讀大乘經典怎麼能往生?」我們心中通通有這麼多的疑問。但是,學佛,畢竟是要拿佛的知見來糾正自己,不能依自己的想像。所以,依據經典,就要毫不客氣地放下自己的觀點。「專稱彌陀名號,無論任何人,決定往生!」這個不是鼓勵你去造罪,這個昨天已經講得再清楚不過了。就像醫生講:「你某某人,現在得的是癌症初期,我這藥癌症晚期快死了都能治得好。」不是鼓勵你去得癌症,癌細胞擴散、到死了才吃這個藥,是現在就來吃藥。聽到說「念佛就能往生,惡人也能往生」,那我就故意去造惡、不念佛,那等於是癌細胞擴散。大家不要有這樣的誤解。

這裏說「五濁增時多疑謗」,因為沒有善知識引導,凡夫的心總是懷疑、誹謗;「道俗相嫌不用聞」,「道」是指出家人,「俗」是指在家人,他們都嫌棄這個法門,都不想聽,「哪裡有這麼簡單呢?我看他不對!」不去好好聽,又不依據經典,這個實在值得悲哀啊。在不少地方都有這種現象,不依佛講的,只依人想的。如果問「你這個觀點是從哪裡來的?」「我想就是這樣子的,還有,法師也是這樣講的。」學淨土法門,不管何人所講,都要以經典為依據,以三部經為依據,他這樣講是不是依三部經?三部經裏邊講到似乎和念佛功夫有關係的,講到「一心不亂」,所以,也有人說:「哎,你看,不是一心不亂嗎?」但是,下午已經解釋了,這「一心不亂」是指「專心念佛不雜亂」,善導和尚解釋為「專復專」、「一心專念」、「一向專念」,淨土三部經的宗旨完全一致。如果一定要解釋為「事一心不亂」、「理一心不亂」,那釋迦牟尼佛講法就法不對機了,他為五濁惡世的惡人說這麼難的教法,哪一個人能得度啊?那也不叫「難信之法」了,你得到事一心不亂、理一心不亂就成了阿羅漢、成了菩薩了,能往生淨土,這有什麼難信的?為五濁惡世眾生說此難信之法、極難信法,就是凡夫做不到所謂的「事一心」、「理一心」,而歷代祖師也沒有說一定要這樣才能往生,都說「專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」。

「見有修行起瞋毒,方便破壞竟生怨」,這更讓我們悲嘆了。他自己不修行,自己也不去聽,也不去瞭解,他看見人家專修念佛,他內心怎麼樣?起了瞋恨心。我們很多人以為這是慈悲心,其實是一種瞋恨心,有人以為自己是在護法,其實是一種瞋毒,有人以為自己是在發菩提心,其實是在造罪,「啊,哪有這樣子的?」叫起瞋毒,「你就教人家專修念佛,難道不要行善了嗎?」你是聽他告訴你不要行善嗎?教人專修念佛,是說善人、惡人、出家、在家都要念佛,惡人念佛都能往生,何況你善人念佛就更能往生了嘛,這叫「舉惡攝善」,舉一個最下等的、最惡的人來顯示所有善人、有修行的人更能往生,是這樣的一層含義。所以,往往淨土門是選擇一個沒有修行的、最差的人做為典型的案例,來說明所有人念佛一定往生,並不是說是鼓勵你少念佛、鼓勵你散亂心、鼓勵你不要行善,沒有這個意思。如果你這樣講,釋迦牟尼佛講《觀經》就不要講了,《觀經》裏講五逆十惡都能往生,「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這樣講?聽起來都讓我害怕,這不是教人家造罪嗎?」所以,不瞭解佛法,見人家這樣修行,他內心起了瞋恨心;起了瞋恨心,外表的行為怎麼樣?「方便破壞競生怨」,用種種的方法來破壞念佛,你要說「專念彌陀名號,決定往生」,他說「沒有那麼容易,這是不可能實現的」,總而言之,在這方面退卻你的道心,退卻你的菩提心。我們念佛的人,一定要把住,不要上當。「方便破壞」,他或者用語言,或者寫文章,或者是串連,然後來關心你 —     按他的本心也確實來關心你,他不瞭解佛法。就像我們要出家,都來講:「你不要出家!」好像很關心你,其實是關心你嗎?他按照世俗人的觀點來關心你,以佛法來講,不能阻礙人家出家;那麼,你專修念佛,他也在旁邊說:「哎!你這樣把握不大,這樣怎麼能往生?你跟我一道出去拜懺、誦經,這樣才能有把握。」他是在關心你嗎?其實在害你,他也不知道,自己把自己害了,然後也害你了,叫自害害他。「方便破壞競生怨」為佛法增加怨恨。

「如此生盲闡提輩」,像這樣的人,他生下來就是瞎眼睛,不瞭解佛法,叫「無眼人、無耳人」,他雖然讀經,沒有佛法之眼;雖然聞法,沒有聞法的耳朵,聽到等於沒聽到,看見等於沒看見。我們從昨天到今天,一道來這裏學習,大家每個人聽聞的,可以講效果各有不同。如果有聞法耳朵的人,不在多,一句兩句就解決問題了;沒有聞法耳朵的,聽了十天八天心裏還在咕叨:「師父坐在上面,我講也講不過他,不好跟他說。」然後遇見有別的意見人來講,「對啊,當初那個師父來講,我就認為他講的不對!」可是師父沒有講自己的話啊,都是講經典哪。所以各位,一定要有聞法的耳朵。「如此生盲闡提輩」,「闡提」是斷諸善根之人;「毀滅頓教永沉淪」,他來誹謗佛法,來破壞念佛,來妨礙專修,叫「毀滅頓教」,什麼是「頓教」?念佛法門是頓教,罪惡生死凡夫不需要歷劫修證,即使沒有斷煩惱,今生決定可以解脫生死,這難道不叫頓教嗎?「頓」是頓速,非常快速。你看《觀經》當中,五逆十惡的罪人到臨命終時,一聲、十聲念佛,當下往生極樂世界。有什麼法門比這個更快、更超越?所以,這叫頓教,這樣的頓教能普遍救度十方一切眾生。你把眾生的眼睛給迷蓋了,你把眾生的光明給遮擋了,罪過無量無邊哪!所以叫「永沉淪」,永遠地沉沒在三惡道當中,你這個罪業比五逆的罪業還要重,因為是謗法,謗法當中是謗念佛的頓教,那就更加的罪過無邊。

「超過大地微塵劫,未可得離三途身」,把整個大地磨成細粉,磨成微塵,一個微塵代表一個大劫,這樣地數盡了,你還墮在地獄裏邊,沒有出來,所以說「未可得離三途身」。作為我們眾生,無量劫來,沒有開法眼,沒有得到善知識的教誨,難免也犯有這樣的錯誤;所以底下說「大眾同心皆懺悔」,這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情,如果有(那種情況),今天在這裏一道懺悔;「所有破法罪因緣」,不管是破壞念佛法門、破壞聖道法門、破壞出世善法、破壞世間善法,所有破法的罪惡,這樣的事,若因若緣,我們都來懺悔。從今以後,專修念佛,老實念佛,一旦往生極樂世界,你成了佛菩薩,自然就安全了,就不會造下這樣的罪業了。所以來念佛。

 

 專修念佛的來源

《阿彌陀經》這三文,是告訴我們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:專修念佛。第九條文說明專念彌陀名號決定往生;第十條文,十方諸佛讚歎念佛之人,而不讚歎行少善根之人;第十一條文,釋迦牟尼佛以名號付囑舍利弗,而不以少善根付囑,在《阿彌陀經》裏明確地說:念佛之外是少善根,不能往生。那麼,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就非常明朗了,所以說:「《彌陀經》中,一日七日,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」

那麼,《無量壽經》呢,第六文是說彌陀的本願,阿彌陀佛雖然廣發四十八願,但是,第十八願是根本,理由上午說得再清楚不過了,所以,這一條願就是宗旨,雖然講到三輩裏邊有捨家棄欲、行作沙門,還有奉持齋戒等等,但是,到咐囑彌勒的時候說:「念佛一念得大利,具足無上功德。」那麼,其它的修行就是小利、有上功德,跟念佛相比,利益就小、就少,功德就有上,念佛是無上,所以,也可以知道:釋迦牟尼佛的本心是在講念佛,《無量壽經》的宗旨就是如此。《無量壽經》有上下兩卷,上卷講法藏菩薩發願修行成佛,下卷講十方眾生稱念名號往生,乘佛願力。兩卷結合在一起,就是四十八願的內容,所以,四十八願是核心;四十八願裏邊,第十八願是核心,第十八願所講的內容,就是專念彌陀名號。第十八願沒有講到任何其它修行方法,只講了一點:「十方眾生,至心信樂,乃至十念」,這就是專修念佛的來源,不講其它的修行方法。 


第十二條「唯照念佛」之文回到目錄

下面是講《觀無量壽經》。

第十二文: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,唯照念佛行者之文。

阿彌陀佛的光明不照攝念佛之外修其它修行的人,只照念佛的人。我們願生極樂世界,是在彌陀的光明照耀攝取當中好呢,還是在彌陀光明照耀攝取之外有把握呢?彌陀光明唯照念佛,念佛一片光明;你非要去雜行雜修,雜行雜修彌陀佛光不照,自心一片黑暗,那你有把握嗎?沒有把握。經文是這樣說的:

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

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,

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,

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,

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

無量壽佛是報佛,有八萬四千相,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,一一好中又有八萬四千大光明,這有多少光明?回去算一算,幾百上千億了,八萬四千乘八萬四千再乘八萬四千,這麼多光明,「遍照十方世界」,這麼多光明的目的是什麼?是要攝取念佛之人。你看,阿彌陀佛白毫裏面放一道光攝取你就夠了,何況這麼多光來攝取你,還不夠嗎?千穩萬當!

光明遍照的作用,使得我們瞭解了佛法,我們聽聞到名號,我們來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樣就成為念佛眾生;念佛眾生,當下就給予你攝取不捨的利益。攝取不捨,就是上面講的: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臥,若晝、若夜,一切時、一切處,不離開你,不放棄你,不棄捨,保護你,憶念你,攝取你。

曾經有這麼一個故事,也是個真實的感應:有一個念佛人,文化也不高,他讀經,「攝取不捨」四個字讀不懂,他就在佛前禮拜了,說:「阿彌陀佛,你告訴我,這﹃攝取不捨﹄是啥意思?﹃念佛眾生﹄我知道了,我就是;如果﹃攝取不捨﹄四個字搞不清的話,我還不知道有什麼利益呢。」他就拜佛,七天為限,天天虔誠地拜佛,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,禮拜,念佛,第七天晚上,他就做了一個夢,夢非常殊勝,夢見誰呢?夢見阿彌陀佛,非常高大,金色之身,哇!沒見過這麼大的佛。世間的人,兩米就不得了了。這麼高的佛,他嚇得一愣。金色的佛,用手來抓住他的手,一下抓住了。他有點害怕,就要掙脫。佛就開金口講話了:「某某,這就是﹃攝取不捨﹄。」他當時就非常感動,懂得了:「攝取不捨」就是抓住要逃跑的人,不讓你逃跑。你想跑,他都不願讓你跑。

就像剛才講的大富長者,那個窮子要跑,他的父親就要攝取不捨,不讓他跑,用種種方法把他引導回來。阿彌陀佛也一樣,用種種方法讓我們來念佛往生,你要專念彌陀名號,你想不往生都不可能。為什麼?你的小胳膊被阿彌陀佛抓住了,那就把你「攝取不捨」了,引導到極樂世界。

善導大師在《往生禮讚》裏邊用四句話來解釋,善導大師講的話都很簡單:

彌陀身色如金山,相好光明照十方;

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

前面兩句好理解,我們看後面兩句。說彌陀的光明照耀十方,為什麼只有念佛的人(「唯」是只有),為什麼只有稱念彌陀名號的人才蒙受彌陀光明的攝取?那麼,如果不是稱念彌陀名號的人呢,那就不蒙受彌陀光明的攝取,是不是?(「是。」……「不是。」)我再問一遍,這裏說「唯有念佛蒙光攝」,因為經文講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,那麼,念佛之人蒙受彌陀的光明攝取,是不是?對。那不念佛的人,蒙受不蒙受彌陀光明攝取呢?(「蒙受。」……「不蒙受。」)大家的回答不算,經文為準。經文說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,說的很清楚啊,是念佛的人才攝取不捨啊。就好像坐船過海一樣,你坐船的人,我才能攝取不捨;你不坐船,那船長怎麼攝取不捨呢?你從煙臺到大連,坐船的人,船長會照顧你,一定會把你運到大連;你不坐船,船長怎麼把你運到大連去呢?不是他不攝取你,是你不坐船。

所以,善導大師這裏說:「唯有念佛蒙光攝。」「唯」是只有,這就是為什麼要專修念佛了。善導大師講:「佛光普照,唯攝念佛之人,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。」佛光普照,但專門攝取念佛人,其他所有雜業的行者,佛光不攝取。道理在哪裡呢?「當知本願最為強」,因為念佛之人,順了阿彌陀佛當初的誓願,順了他的本願。他的本願說:「念佛眾生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我們念了名號,如果不能往生,佛則不成佛了 —        那怎麼可能呢?他既然成佛了,滿足他當初的本願,「哎,你念我的名號,我千萬不能讓你不來往生,如果你不來往生,我就不能成佛了!」那還行嗎?所以,他放出八萬四千光明,對你攝取不捨,使得你必然往生!

本願是強緣,稱念彌陀名號,順佛本願;雜行雜修,不順佛本願,不蒙受彌陀光明的攝取。如果用事例來比喻,就是剛才坐船的比喻。

比如說有一座小島,這座小島已經快淹沒了,火山爆發了,海浪起來了,人家開著船來搭救。船長就喊了:「大家趕快上船哪!只有上船這一條道路能夠逃生!我來救你啊!」那你不上船,還怪人家船長:「我不上船,你能救我才好呢。」就等於說怪阿彌陀佛:「我不念佛,你能讓我往生才好呢。」道理不符合啊。你不願意念佛,就不能怪阿彌陀佛不慈悲了。這個船,任何人都可以上,你不上船,你怪船長不攝取你,那就是你無理取鬧了。所以說,只有上船才可以得救,我們只有稱念六字名號、上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大願船,才可以平安往生極樂淨土。我們自己在那裏砍兩棵樹,做一個小木筏子,那是不可靠的,那代表我們的雜行雜修,我們這樣修、那樣修,修的那一點點的小功德,怎麼能跟六字名號功德相比呢?所以那個就放下,要捨得,專門來稱念六字名號。你修其它的法門,一定要達到不生不滅,能證悟無生,能夠得到無漏功德,才叫真實功德。不然,都是虛假功德、不實功德,都是人天果報,還是六道輪轉。所以,不要把我們的小善看重、把佛的大善大功德的名號看輕。應該歸依佛。

善導大師還有二句話是這樣說的:「不為餘緣光普照,唯覓念佛往生人。」阿彌陀佛的光明照耀十方世界,不為其他的目的,只有一個目的,專門尋找那個念佛的人,找到即讓他往生極樂世界。「覓」就是尋找、仔仔細細地尋找,「唯覓念佛往生人」,佛光就找,找哪個是念佛的,一旦你念佛,就立即找到你了,找到就加以保護,日夜跟蹤不捨地保護,平生攝取不捨,命終接引往生。就好像剛才講的大富長者,父親雖然愛護窮子,窮子自己不認父親,那仍然不能叫父子相憶啊。只有父子相認、父子相憶,才是一家人。

 

名號統攝一切

這第十二條文出自《觀經》「真身觀」。《觀經》先講十三定觀,其中第九觀叫「真身觀」,「真身觀」觀想成就之後,見到阿彌陀佛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麼高,放出無量的光明,見到這尊佛,這尊佛向他表示什麼呢?這個觀想的人就不明白了:從觀想念佛進入稱名念佛。見到什麼?見到佛光普照,是攝受那個念佛名號的人。他就開悟了。「噢!原來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攝取念佛眾生的。」這叫做由觀察正行進入稱名正定之業,顯示觀想念佛的目標、方向是引導到稱名念佛當中。

所以,善導和尚才講:「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。」定善十三觀的第九觀最為殊勝,因為前面的日想觀、水想觀,那都是初級的,然後地想觀、寶樹觀、寶樓觀……,最殊勝的就是第九真身觀,直接觀阿彌陀佛報身之相。第九真身觀成就之後,引導的方向到那裏呢?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,而不是「觀佛眾生攝取不捨」,主要是從這裏引導進入念佛。這是釋迦牟尼佛講這部《觀經》的巧妙之處。因為這部《觀經》韋提希夫人一開始就問釋迦牟尼佛:「世尊啊,我要往生極樂世界,請您老人家告訴我怎麼觀想吧。」凡夫的心總以為觀想很殊勝,「你念幾句佛的名字,念幾句佛,這有什麼殊勝的?觀想多殊勝!」我想在座各位多少也有這樣的心理。可是,這個法門不是這樣,在淨土法門裏邊,稱念彌陀名號最殊勝,觀想成就之後,引導進入念佛。

在整個《觀經》結束的時候,觀想那麼殊勝,釋迦牟尼佛不咐囑給阿難,而把持無量壽佛名—      念佛咐囑給阿難。為什麼呢?因為六字名號包含了一切觀想功德,你再殊勝的觀想,也在六字名號當中,所以六字名號殊勝,稱名念佛遠超過觀想念佛。阿彌陀佛以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作為本願,說「十方眾生,稱念我的名號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他沒有說「十方眾生,觀念我的佛身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。觀想也難,也做不到。而阿彌陀佛還發了一個誓願說:「十方諸佛讚歎我的名號。」他也沒有說「十方諸佛讚歎我的身相」,讚歎身相,凡夫也觀察不來。所以,是以名號統攝一切,這是淨土宗的一個根本基礎。沒有超過名號的,無論如何觀想,無論如何修實相法,無論如何開悟,都不能超過六字名號。你再開悟,也是小悟,你不可能悟到阿彌陀佛的功德。所以禪宗祖師開悟講:「千悟萬悟悟不到,就是一句佛名號。」你再開悟,還是凡夫啊,或者說還是小菩薩啊,你的悟,不可能比阿彌陀佛悟得更大啊,你怎麼能超過阿彌陀佛呢?何況阿彌陀佛的智慧是十方諸佛光明所不能及,何況你修的這個小悟呢?這一句六字名號,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」,凡夫不可測度,「二聖非所測,唯佛獨明瞭」,聲聞菩薩都不能測度,只有佛才知道念佛這個法門是這樣的殊勝,不可思議。


第十三條「唯歎念佛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三條文:不讚雜善,唯歎念佛行者之文。

這段文也是出自《觀無量壽經》,標題的意思是說:釋迦牟尼佛雖然在《觀無量壽經》當中說到念佛往生,也說到其它雜善迴向往生,然而,在《觀無量壽經》結尾的地方,不讚歎雜善的行者,唯讚歎念佛的行者,可知,釋迦牟尼佛的本意是在弘揚念佛,勸導大家專行念佛。下面引文:

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

若念佛者,當知此人,則是人中芬陀利華;

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為其勝友;

當坐道場,生諸佛家。

彼經《疏》云:

從「若念佛者」下至「生諸佛家」以來,

正顯念佛三昧,功能超絕,實非雜善得為比類。

「彼經疏」就是善導大師的解釋,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顯示念佛三昧。有觀佛三昧,有念佛三昧,這部《觀無量壽經》有二種三昧,觀佛三昧是觀想,還有念佛三昧,就是口稱彌陀佛名。我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是念佛三昧,也叫口稱三昧,而念佛三昧的功能,超過其它一切,所以說「功能超絕,實非雜善得為比類」,是其它種種雜行雜善所無法相比的,所以來讚歎念佛之人。善導大師在《觀經疏》裏又說:「自餘眾行,雖名是善,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較也。」總之,其它的修行都是善法,都很好,但是如果和念佛相比,那無法相比,這裏的意思是一樣的,說「實非雜善得為比類」。

即有其五。

把這段文分成五點來解釋。不過這裏也只引了三點。

一、明專念彌陀佛名。

第一句「若念佛者」,那就是專念彌陀名號,不是指我們雜行雜修,而是指專修念佛之人,專念彌陀名號。

二、明指讚能念之人。

是解釋「當知此人」這一句,來讚歎他,這個人能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是指這個人。

三、明若能相續念佛者,此人甚為稀有,

更無物可以方之,故引芬陀利為喻。

說如果這個人啊,他能夠相續念佛,專修念佛,所謂「相續」,從今天到明天,從今年到明年,乃至上盡一形,不改變,念念憶念阿彌陀佛,有空則念,這叫相續念佛之人。這樣的人,甚為稀有,特別稀有難得,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比喻他的,「更無物可以方之」,「方」是比喻、讚歎。那用什麼來比喻呢?芬陀利花。芬陀利花是大白蓮花,佛經當中最尊貴的蓮花—  千葉白蓮,在《涅槃經》當中,讚歎釋迦牟尼佛,就讚歎為芬陀利花、大芬陀利,那麼,現在釋迦牟尼佛把對佛的讚歎之語和比喻之語用在念佛人身上。

言「芬陀利」者,名人中「好華」,亦名「稀有華」,亦名人中「上上華」,亦名人中「妙好華」;此華相傳名蔡花是。

善導大師在這裏用四個名稱來解釋芬陀利:好花、稀有花、上上花、妙好花。

前面是比喻,下面是合喻,合喻就是把這段比喻用在念佛人身上。芬陀利花是花中最好花,那麼念佛人呢?

若「念佛者」,即是人中「好人」,

人中「妙好人」,人中「上上人」,

人中「稀有人」,人中「最勝人」也。

這即是「五種嘉譽」,五種非常美好的名稱 —「好人」、「妙好人」、「上上人」、「稀有人」、「最勝人」。在《無量壽經》裏邊,佛稱念佛人是「我第一弟子」。整個《觀無量壽經》,除了念佛,也說到觀佛,還說到三福九品,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等等,當然這些都值得讚歎,可是如果和念佛相比,念佛人讚歎為芬陀利花,念佛人稱為好人、妙好人;雜行之人就不能得到這樣的稱呼。

善導和尚在這裏特別說明:「從﹃若念佛者﹄下至﹃生諸佛家﹄以來,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,實非雜善得為比類。」這段經文的含義,是在顯示念佛功能超絕,不是說這個人本身是好人、妙好人,而是因為他行念佛的緣故,才稱為好人、妙好人、上上人。這是念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,念佛三昧功能超絕。

就像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所作的比喻:「如染香人,身有香氣。」說這個人,他本來身上沒有香,可是因為點燃了非常好的香,薰他的衣服,他身上也有了香氣,香氣是因為他薰染了好香的香氣。

那麼,我們凡夫,雖然心地污穢不乾淨,可是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這句名號具足一切功德之香,我們來稱念它,就等於是沾染了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功德之香,所以稱為好人、妙好人。《觀經》下品上生當中,十惡罪人,稱念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彼阿彌陀佛化身前來讚歎說:「善男子,以汝稱佛名故,我來迎汝。」你就成為善男子了。所以大家要知道:這樣的稱呼,是賦於專修念佛之人。不是專修念佛之人,那就得不到了。目的是勸導大家修念佛。

我們是願意做好人還是願意做壞人呢?(「好人」)是願意做妙好人還是願意做粗惡之人呢?(「妙好人」)是願意做上上之人,還是願做下下之人呢?(「上上之人」)是願意做最勝之人,還是願做最劣之人呢?(「最勝之人」)對了,那就來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口稱彌陀名號,那就有五種嘉譽。

念佛確實非常稀有難得,太難得了。我們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人,有錢的也不難得,當官的也不難得,一抓一大把,但是叫他來信佛,就很難得。所以,眾生啊,非常驕慢,疑惑顛倒,對佛法很難發起信仰。唉!這個時候,有一個人,他雖然穿得衣衫襤褸,但他能到寺院來禮佛、拜佛,就比那些服飾華麗的人稀有難得多了。他來到寺院,開始是祈求人天福報,「保佑我身體好」,但不管怎麼樣,到佛法當中來求就是挺稀有難得的。何況我們呢?已從求人天福報更上一層,而來專修念佛,了脫生死,那就比求人間福報更稀有難得了,就更是好人、上上人了。

 

名利心

求出世解脫,也有人修行聖道門,一般都看不起念佛法門。「你沒有我會讀經,我還會研究教理,會打坐,會念咒……念佛嘛,老太婆都會念。如果我也來加入念佛,豈不是沒有面子?好像顯出我不會修行……」這是名利的心,為的是顯示比人家高明,不是為了解脫生死。當然,這也是不瞭解法門的緣故。

世間人好名利,來到佛門中,也把這個心帶到佛法中來,叫人家讚歎自己會修行。可是,什麼都懂,就是不懂念佛,那就不好了。

我們寧願什麼都不懂,就知道念佛,那就好了。

當今淨土門當中,說實在的,能夠老老實實專修念佛的,確實不多見。今天在座的各位,如果都能專修念佛,那麼,整個龍口市,在極樂世界那個地方,菩薩一看,就閃閃發光了,大白蓮花是朵朵綻放。

很多人念佛,然後呢?聽別人一講,他又改變了,內心動盪不定,人家稍微來一講,「你這樣念佛,能往生嗎?」心中馬上就緊張了。究其原因,他不依據淨土三部經的宗旨,不依據阿彌陀佛的誓願,也不依據善導大師的教導,也不知道念佛的殊勝。

我們來念佛求生西方淨土,放下名利心,再高妙、再殊勝的法門,我們心中也不羨慕,也不感到念佛有所不足,這樣就能夠踏實安心,一輩子不改變,不懷疑。這樣的人,確實非常稀有難得,所以用五種嘉譽來讚歎。


第十四條「唯囑念佛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四文:釋迦如來不付囑餘行,唯以念佛付囑阿難之文。

這條文也是引自《觀無量壽經》。《觀經》講的內容非常廣博,講了十三定觀,又講了三福九品,其中也講到念佛,那麼釋迦牟尼佛的心意,是要把什麼法門交代給阿難呢?釋迦牟尼佛在這部《觀經》結尾,要流通的時候,把這部《觀經》的要點做了一個總結,交代給阿難,念佛以外的觀想、三福、九品,就不付囑給阿難了,而唯獨把念佛— 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把這個法門交代給阿難,付囑給阿難。交代阿難,也是讓阿難傳承給我們所有的眾生,因為阿難是經藏的結集者。

貴—    當然是念佛尊貴,釋迦牟尼佛不會把不尊貴的付囑下來;那麼,念佛和餘行比,哪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呢?當然念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。所以唯付囑念佛。

為說念佛而說諸行

那何必要講其它的修行法門呢?雖然其它的修行(種種雜行雜善)迴向往生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,但是由於眾生的根機各有不同,有的人喜歡觀想,有的人喜歡打坐,有的人喜歡誦經,為了順應這些眾生的根機,所以講種種的修行。「啊,你們都修得很不錯,很有功德,不過,光靠這樣的修行解脫生死還很難,現在有一個好辦法,你可以原地不用改變,把你修行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,一定能往生!」這麼一講,喜歡打坐、喜歡誦經、喜歡參禪、喜歡持咒的人,「哎!好啊,我也在懷疑當中,不能解脫怎麼辦?原來這樣迴向可以往生,功德很大!」他就高興了,他就進入淨土門了。所以,用種種的善法,攝受種種眾生的根機,然後引導他們進入淨土門。

那麼,進入淨土門之內呢?就好像這個人已經上了一個臺階了(一下子跨兩步跨不上來,先跨這一步),這個時候,釋迦牟尼佛就要對你說了:「既然願生西方極樂世界,眾生自己所修的固然不錯,可是如果和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相比,那功德是太小了,那不如乘彌陀誓願、專念彌陀名號去往生,順彼佛之本願,蒙彼佛光明攝取,十方諸佛也讚歎護念,那你看怎麼樣啊?」這個人一聽,「好啊,那我現在願意專修念佛了。」由這樣的次第,慢慢引導進來。

所以,為說念佛而說諸行,說諸行首先是引導各類不同眾生的根機。

我們大家專修念佛,也願意和別人講念佛,不相信你出去試試看,你先告訴他專修念佛,他不一定能接受,你要讚歎他的修行很有功德,說「你迴向到極樂世界,肯定往生」,他就高興了,笑逐顏開,「那我願意去!」慢慢地再告訴他專修念佛,是這麼一個說法的次第。經文是這樣的:

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

佛告阿難:汝好持是語,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

一部經典,如果沒有祖師解釋,我們是看不懂的。那麼這一段文也只有一句話,但是,善導大師就是從這段文裏邊看透整個《觀無量壽經》的宗旨。

這一部《觀無量壽經》可能一般人比較陌生。有一部錄像帶,叫《佛典故事》其中講到《觀無量壽經》。

 

《觀經》因緣

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的時候,王舍城裏發生了悲劇。有位王子,叫阿闍世,聽了提婆達多(提婆達多謗佛、謗法)的教唆,要篡奪王位,提婆達多怎麼跟他說呢?「你父王對你並無恩德,如何如何……你把你父王除掉,做新王,我把釋尊除掉,做新佛,我們新王新佛共同治理天下,不是很好的嗎?」阿闍世王聽信了教唆,就把父王關起來,要把他餓死。

這中間也是有因緣的:他的父親叫頻婆娑羅王,年老的時候沒有兒子,碰到一位相士(算命看相的),就問他說:「我什麼時候可以得子?」

相士說:「在某某山中,有一位大仙人,正在修行,這位仙人三年之後將要死去,死後要投胎王宮,做為大王的兒子。」

頻婆娑羅王說:「還要等三年,時間太長了,我也年老了,希望他快來做我的兒子,將來長大,我可以把國家傳給他。」於是就派人去和這位仙人商量,說:「某某,你現在在國王境內修行,都是承了國王的福德,現在請你早一點到王宮投胎,做為國王的王子。」

仙人說:「你回去稟報大王,我還有三年,現在不能去。」

使者就回來稟告大王。大王聽了,說:「這怎麼可以?我告訴他是尊重他,在我的國家之內,所有的人都要聽我的命令。你再去請他,馬上就來!如果他不答應,你就把他殺掉,他死了,還怕不來做我的兒子嗎?」

這樣,使者又去了,問仙人。仙人還是不答應。不答應,使者就拔刀把他殺掉了。仙人臨死前說:「大王今天以心口殺我,我將來雖做王子,也必然以心口來殺他。」

仙人被殺了以後,就投胎到王宮。韋提希夫人就有孕了。

有孕之後,相士又來了,說:「夫人懷的確實是位王太子,不過這位王子於國王有損,可能要傷害國王。」

頻婆娑羅王一聽,說:「沒有關係,我的國家都是他的,只要他能做王子,繼承王位就可以了。」雖然這樣講,但仔細一想,還是有點心神不安,就和韋提希夫人商量:「生孩子的時候,從高樓上對著天井生下來,不要接他,讓他掉在地上摔死,這樣,外人也不知道,我們也不受惡名。」

韋提希聽從了國王的意見,從高樓上把他生下來,結果摔下來沒有摔死,只摔斷了一個小指頭,所以叫阿闍世,阿闍世的意思是「折指」。

是這麼一段經歷。

提婆達多知道這段經歷,就教唆阿闍世太子說:「太子,全國的人都喊你阿闍世王子,你知道什麼意思嗎?」

「我不知道啊。」

提婆達多就跟他講:「連這個都不知道,我都為你感到憂愁啊!名聲不好聽啊!」然後把過去這一段經歷講給他聽,挑撥他和父王的關係。

阿闍世太子一聽,就很氣憤,把父王關了起來,不讓任何人進去。

他母親韋提希夫人當然很眷戀她的丈夫,就洗得乾乾淨淨,身上塗上麥麨,瓔珞裏面裝上葡萄漿,用衣服蓋起來,就到裏邊去,給大王送吃的喝的。

過了七天,阿闍世回來說:「我父王現在還在不在啊?」

守門人講:「先王現在還活著,很健康。」

「為什麼呢?」

「國太夫人每次進來,我們不好阻攔,有得吃,而且先王在牢裏,向釋迦牟尼佛的方向請求受八戒,請求受法。有富樓那沙門,他們都有神通,從空中而來,我們也禁止不了。先王又有吃的,又有法。法能夠讓他的心神得到安定,食物又能讓他的色身得到營養,不僅沒有死,還更健康了。」

阿闍世一聽,非常氣憤,說:「我母是賊,與賊為伴!」他就懷著一顆非常憤怒的心,提著寶劍就去找他母親,按劍就要殺他的母親。這是五逆之罪。

這時,有兩位大臣勸諫說:「自古以來,為了爭奪王位,有謀害父王的,從來沒聽說過謀害母親的,如果你這樣做的話,太給我們丟臉了,我們不願意像你這樣的人做我們的國王。」大臣就不擁護他了。

阿闍世心裏就害怕了:那怎麼辦?他們都不擁護我了。這樣,他才把劍收起來,他母親就撿了一條命。

雖然撿了一條命,韋提希夫人還是被關了起來,在深宮之中,沒有自由,你說她憂愁不憂愁?一方面,丈夫頻婆娑羅王沒有人送吃的,一定會餓死;另一方面,兒子這樣不孝順,竟然要殺害她!

她雖然貴為國太夫人,但人世間的一切痛苦都加在她的身上,她覺得心中十分憂鬱。所以,在牢房裏邊泣不成聲,向著釋迦牟尼佛的方向(因為平時拜見過佛,供養過佛)哭訴:「如來世尊!我罪障深重,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兒子?如果我有自由的話,一定去拜見佛陀,請您老人家開示我,安慰我,可現在我被關了起來,失去了自由之身。如果佛能瞭解我的心意,請派目犍連和阿難來為我講法,安慰我的心。」

她這樣一起心動念,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,就派目犍連和阿難(他們都有神通),從空而來,飛入王宮;釋迦牟尼佛從靈鷲山隱沒,從王宮裏就出來了。

韋提希夫人在王宮裏邊,正在那裏哭泣磕頭,傷心不已。她一抬頭,啊,釋迦牟尼佛就在眼前,身紫金色,坐著百寶蓮花的寶座,阿難、目連,左右各一個,而且王宮當中顯現廣闊無邊的境界,有很多天人都在空中,要來聞法,因為天人都知道:佛來到王宮,一定有殊勝的教法要講。

韋提希一看見釋迦牟尼佛,心中更是悲嘆,無以自拔,無法抑止,在佛的面前嚎啕痛哭。「世尊!我怎麼這樣的命苦!我一輩子沒做過什麼壞事,怎麼生了這樣一個兒子!」(韋提希夫人像我們一樣,也是凡夫,連因果都忘記了,忘記了當初要把兒子摔死,她說她沒幹壞事)「佛啊,請告訴我,哪裡有淨土?我要到淨土去,我不願待在這個地方,這是惡世界,惡人充滿,我不願將來見到惡人,聽到不好聽的聲音。」你看,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要害自己,何況其他的人呢?所以,她一心要到淨土去,願意去往生,她不願意待在這個娑婆世界。

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回答韋提希夫人,就用神力從眉間放出光明,遍照無量世界,光明回到頭頂,化為金台,如須彌山,顯現十方諸佛淨土景象。韋提希像看電影一樣,很清楚,其中特別是西方極樂世界非常的美妙,韋提希夫人就講:「世尊,這些國土都很清淨莊嚴,都有光明,不過我選中了極樂世界。」這個地方,也不是韋提希夫人自己有智慧選擇,是釋迦牟尼佛用神力加持她。其它的國土雖然都很好,但特別把極樂世界的美妙精華顯示出來。

 

定 善

韋提希夫人說:「我今願生極樂世界,願佛告訴我,如何思惟,如何正受。」經云:「唯願世尊,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。」所謂「思惟」、「正受」都是指觀想,「你告訴我,怎樣觀想去往生?」因為韋提希夫人聽聞過佛法,但還不知道稱念彌陀名號去往生,以為要通過觀想,以為觀想的功德殊勝(一般人都這樣認為),這樣才可以去往生。

釋迦牟尼佛就應韋提希夫人的請求,講了十三定觀,因為韋提希夫人問的是定觀,所以,講了日想觀、水想觀、寶地觀、寶樹觀、寶池觀、寶樓觀、華座觀,華座觀後面是像觀,觀想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的寶像;然後是真身觀,觀六十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麼高的阿彌陀佛真身;然後是觀音觀、勢至觀、普觀、雜觀,一共十三觀,這叫定觀。

 

散 善

定觀之外,韋提希夫人沒有請求散善。釋迦牟尼佛親自開散善,即三福九品。為什麼開散善呢?因為能修定觀的人很少,不入禪定是觀不成就的,所以,不等她來請求,釋尊自開三福之門,以攝散動根機。三福大家會不會背?

第一福叫世福,世間的善事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四句。第一句「孝養父母」,我們生而為人,當然應該孝養父母,在世間福報中,把這放在第一;我們做人,也是老師教育培養出來的,所以要奉事師長;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。這四句叫世福。世福是世間不管信不信佛教,都知道是善事,「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」,當然都是善法了,「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」,這是通途的善法。

第二,戒福,即受戒善法,「受持三歸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」,這三句。「受持三歸」,歸依佛、法、僧三寶了;「具足眾戒」,五戒、八戒、菩薩戒,出家人有比丘戒、比丘尼戒,一切大乘、小乘戒都具足,或受多分戒,或受少分戒,或受全分戒,或受大乘戒,或受小乘戒;「不犯威儀」,佛法裏不僅有大的行為要求,也有細小的要求,所謂「八萬四千細行」,叫威儀。這叫戒福。戒福是佛教內部特有的善行,那就比世福更高了。

第三,大乘行福,這是大乘佛法的內容,「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」,這四句。「發菩提心」是一般聖道法門各宗各派都要求的,很殊勝的。你不發菩提心、不願廣度眾生,怎麼成佛呢?所以要發菩提心;「深信因果」,因果有二種:一個是世間因果,一個是出世間因果,要深信。我們很多人講信因果,都很淺,甚至煩惱一來,稍微有點不如意,就不信因果了,像剛才(所說的)韋提希夫人,她就不信因果,她說:「世尊哪,我沒幹過壞事啊,怎麼生了這樣的兒子啊?」(以前所做的事)她忘記了。平時講得很清楚,「我信因果哎,我信佛教哎」,其實大家連「信因果」這三個字都不容易做到,若果然深信因果,人家打你,你決定不會生氣,因果報應嘛!你不僅不會生氣,內心還覺得:「對不起,我以前打過你,我本來找著還都還不上,現在勞你大駕,親自上門讓我還,謝謝你,把我這段業債消掉了。」心裏邊覺得對不起人家。而我們不是的,「我沒惹你,你幹嘛打我呀!」這叫深信因果嗎?做生意虧本了,也在那裏發脾氣了,「念佛怎麼沒有感應哪?」這統統不叫深信因果;「讀誦大乘」,讀誦大乘經典,《金剛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楞嚴經》等等;「勸進行者」,勸導其他的人,要精進努力地修行。

這叫散善三福。

我們在座各位,定觀修不來,釋迦牟尼佛也知道,所以講了散善,孝養父母,你不一定要入定;奉事師長,你也不一定要入定。不用定觀,散善比較容易。但是,散善的力量也就比不上定善。

散善九品的前三品:上輩上品、上輩中品、上輩下品,這三品是學大乘佛法之凡夫;中輩上品、中輩中品,這兩品是修小乘佛法之人;中輩下品,是學世間善法之人,孝養父母等,他也沒學大乘,也沒受小乘戒,不知道佛法,在世間行善。這六種人是善人,一個比一個檔次低,大乘善法做不到就小乘善,小乘善法做不到就世間善。

 

念 佛

可是,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散善,還有人連世善都做不到。如果連世間善法做不到呢?比如說萬年法滅以後的眾生,就不能做到散善,五逆不孝的人,像阿闍世,他殺父殺母,他怎麼孝養父母呢?他也做不到散善。所以,連散善三福都做不到的人,那又怎麼解救他呢?釋迦牟尼佛就在散善的最後三品,講了十惡罪人、破戒罪人、五逆罪人,這三種都是沒有善根的罪人,就為這三種眾生講念佛往生。

所以,念佛往生是根機越來越下,而法是越來越上,這樣才能有我們的往生。

九品當中,有這樣的次第。

 

付 囑

到最後,這部經十三定觀也講了,散善三福九品也講了,然後念佛也講了。那麼,釋迦牟尼佛講了這麼多,一般人都認為觀想殊勝,肯定要付囑觀佛三昧,「如果說散善不殊勝,那定善很殊勝;定善裏邊,如果說日想觀、水想觀、地想觀不殊勝,那最起碼真身觀,觀阿彌陀佛很殊勝。這個才是最好的,應該把這個流通下來。」可釋迦牟尼佛不是這樣的,他是散善不付囑,不要說散善,定善也不付囑,定善裏邊,不要說一般的日想觀、水想觀、地想觀,就連真身觀都沒有付囑,而付囑什麼呢?到結尾的時候,做了總結,前面的定善、散善三福九品暫時告一段落,因三福九品到最後是引導到念佛,順這個形勢,底下就專門將念佛付囑給阿難。

就是這一段文:「佛告阿難,汝好持是語。」佛對阿難說:你要好好地受持我所講的話—      那釋迦牟尼佛講得太多了,到底是哪一句呢?到底是全部受持呢,還是哪一部分呢?阿難必然在心中有所疑惑。阿難沒有問,釋迦牟尼佛也知道,所以,不等他問,接著就解釋說:「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」「受持我講的話,它的要點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這才是我講這部《觀經》的要點,你要好好地記住。」

我們跟人家講話,也要有要點。如果對方不能一下子瞭解你的心,你又不便於一下子把自己的真意說出來,一說出來,有時候不方便,那怎麼辦呢?就要繞彎子,對不對?有這個講究吧?「你家裏情況怎麼樣……」套感情,慢慢繞,慢慢引導到我們要講的話的地方,到最後,把這句話拋出來,這叫方便引入真實,前面繞彎子,就叫方便,因為不便直說,一旦直說,有時候感情啊,面子啊……不太好說。比如說討債,原來關係也不錯,一下子就來開口要錢,不好意思,所以慢慢說,「我家裏最近經濟有點拮据,兒子要上學……」繞了一大堆,慢慢說,對方就明白了。

釋迦牟尼佛也一樣。如果一開始就講稱念彌陀名號,這麼簡單、殊勝,那有的人就不能接受,「太容易了,哪有這麼簡單?」釋迦牟尼佛順你的心,講觀想,這樣觀那樣觀;如果觀想做不到呢,做不到沒關係,散善,孝養父母,讀誦大乘經典,解第一義……我們聽了也很高興;如果能以佛法為鏡子照一照自己,這些也做不到怎麼辦?慢慢到最後,就和盤托出,說:「阿難啊,你要持無量壽佛名!」講了那麼多,最後這一句是要點。

 

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

所以,善導大師根據這一段經文,反過來從後向前看整個《觀經》,就把《觀經》的宗旨看得非常清楚。一般人讀《觀經》,讀不出來,因為《觀經》的標題叫「觀經」,本來講觀,而且講觀的內容很多,有十三觀,很長很長;講念佛的,只有幾段,少數幾段。所以,不在於文字的多少,萬變不離其宗,它是引導到念佛三昧宗旨當中。善導大師做了這樣的解釋。大家來看:

從「佛告阿難,汝好持是語」已下,

正明付囑彌陀名號,流通於遐代。

這一段說明什麼呢?釋迦牟尼佛用彌陀名號付囑給阿難,要他流通於遐代。「遐」就是遠的意思,「遐代」就是指未來久遠的時候,從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,一直到我們今天,一直到法滅萬年的時候。

善導大師接著說:

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,

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,彌陀佛名。

這句話是整個淨土宗的歸宗結頂之處,所謂「千里來龍在此結穴」,千開萬闔,種種的講說,就是引導到這一句,這一句話真叫做「一語千鈞」,整個淨土宗的宗旨,一錘定音。

所以祖師,彌陀示現,那就是彌陀示現,別人說不出來。

我們來看這句話是什麼含義。「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」,「上來」就是從《觀經》開始,這部《觀經》從一開始「如是我聞」四個字,一直到「阿難,汝好持是語」,這麼長一大段,這整個一部經,後面只有一點點小結(大家回去看看,可以比照一下)。「雖說」,雖然說了,這個「雖說」是有寓意的,大師埋了一個伏筆,我們講「雖然」,後面就有「但是」。釋迦牟尼佛雖然講了定散兩門,而且皆有利益 — 如果修定觀,觀想極樂世界,觀想成就了能不能往生?決定往生!就怕你觀不成;如果散善你能修,你確實孝養父母,並以此迴向求生極樂;你確實能夠受戒,你確實能夠讀誦大乘,解第一義,理解大乘佛法,以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求生極樂世界,也通通能夠往生,所以叫「定散兩門之益」,這兩門都有利益,迴向都可以往生(當然不迴向就不能往生)。

雖然有這樣的利益,但是還有更大的利益,不在定散兩門當中,所以接下來說「望佛本願」,「望」就是以什麼為標準、眼睛看到哪個地方。比如說,我們站在這裏,眼睛望到那裏,人雖然站在這個地方,眼睛望到那個地方。釋迦牟尼佛雖然站在自力我執眾生根機這個地點,給你講定善、散善,但是他的心中,是望著阿彌陀佛的本願,他並不是就站在這個地方不動,他是這樣講、這樣講,講到那個地方。就像我們剛才講的比喻,一開始繞了很多彎子,但心裏邊是望著我那句話而講的。釋迦牟尼佛千講萬講,最後要把阿彌陀佛的本願說出來,所以叫「望佛本願」。

從一開始,釋迦牟尼佛就「望佛本願」了。一開始,韋提希夫人說:「佛啊,我要往生淨土。」她又沒說哪個淨土,可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了:像這樣的連因果都不相信的造罪的凡夫女人,要到淨土去,十方淨土你去不了,只有阿彌陀佛的淨土能去,因為這尊佛發了殊勝的本願,才使凡夫往生淨土。所以韋提希夫人雖然求生十方淨土,而釋迦牟尼佛望阿彌陀佛本願,專門把極樂淨土顯現得特別莊嚴、美妙,讓韋提希夫人來選擇,這叫「望佛本願」。

《觀經》很多地方都在「望佛本願」,我略提幾點。比如講到第九真身觀的時候,觀想阿彌陀佛的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這麼高的佛身,說:「彼佛有八萬四千相,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,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,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;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」這不是「望佛本願」嗎?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攝受念佛眾生的,所以善導大師和尚講:「彌陀身色如金山,相好光明照十方。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」是因為釋迦牟尼佛「望佛本願」,從而引導你進入念佛,佛光攝取不捨。

然後講到散善,散善裏講到上輩大乘善、中輩小乘善,到最後,大乘善也沒有,小乘善也沒有,世間善也沒有,只有造惡凡夫,為這樣的眾生講到了下輩三品,稱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一聲、十聲,這都是「望佛本願」。

來到最後,更是只有一個,不用比較的—   已經不用比較的方法,是完全付囑持無量壽佛名,定善、散善不提了,專提一種。

可以用三層比喻來說明《觀經》開顯的次第。第一層叫「為蓮故花」,第二層叫「花開蓮現」,第三層叫「花落蓮成」。

就像蓮花,蓮花外面有花葉、花瓣,中間有蓮蓬。第一個叫「為蓮故花」,什麼叫「為蓮故花」呢?為了收穫蓮蓬子(蓮子才有效用),所以有蓮花,叫「為蓮故花」;蓮花開的時候,蓮蓬就在裏面了,就來到第二個階段,「花開蓮現」,「為蓮故花」的時候,還是個花苞,蓮蓬看不見,這代表什麼呢?這代表一開始講定善、散善,就是蓮花的花葉,講念佛,就是裏邊的蓮蓬,開始講定善、散善,念佛還沒有講,你看不見,不知道是講念佛,好像被蓮花包起來,裏面的蓮蓬沒有顯示出來,但目的是在裏邊,釋迦牟尼佛「望佛本願」,是要講念佛,但是一開始不能完全講出來,所以叫「為蓮故花」,為了講念佛而講定善、散善。

到第二個階段就「花開蓮現」,蓮花綻開了,蓮蓬就顯現出來了,這就是在定善、散善文當中講到念佛了,比如剛才講的「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」,雖然是講觀佛,但把念佛安插進去了—     蓮蓬顯示出來了,在散善裏邊也講到念佛,「稱無量壽佛名」、「稱南無阿彌陀佛」,這叫「花開蓮現」,這個時候,觀佛也有了,散善也有了,念佛也有了,蓮花、蓮蓬都顯現出來了。

到最後結尾,「花落蓮成」,蓮花瓣打開之後,慢慢就凋謝了,獨獨將蓮蓬顯示出來了,定善、散善的蓮花瓣就棄捨了,不講了,不付囑定善、散善,唯把持無量壽佛名付囑給阿難,這叫「花落蓮成」,到這個時候,念佛的教法完全獨立出來。

釋迦牟尼佛用這樣的次第來引導我們從聖道門入淨土門,在淨土門裏邊,從雜行雜修而入專修念佛。我們懂得這樣的道理,就不能辜負釋迦牟尼佛的一片苦心,應該專修念佛。

釋迦牟尼佛講這一部《觀經》,可謂煞費苦心,因為眾生的根機太驕慢了,如果沒有佛這樣的智慧,講這部《觀經》,我們連門都摸不著。漸漸引導,「望佛本願」,「意在眾生」,釋迦牟尼佛講這部《觀經》,他的意思在哪裡呢?不在定善、散善,意思是要我們十方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,所以到結尾,就付囑彌陀佛名給阿難。

阿彌陀佛的本願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,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是如此,十方諸佛的證誠也是如此,我們如果再不專修念佛,那就是和彌陀佛、釋迦佛、十方諸佛唱反調,你就不叫順佛語了。

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,這就是淨土宗的根本宗旨。在這部《觀經》裏邊也講到觀佛身,但是佛的本願不是觀佛身,而是稱彌陀佛名,所以說:彌陀佛名是我們信仰的唯一對象。不是其他佛名,也不是彌陀的身相光明(這個凡夫觀不來),而是阿彌陀佛的名號,這是唯一的。

 

口念與心念

彌陀佛名,也不是要我們怎樣地憶想清淨,是口稱彌陀佛名。「稱」,就是我們開口念出聲音來,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。有些人問了:「我在心中念行不行?」心中念當然行,心中念彌陀佛名,也是念佛名,不過,心中念跟口中念哪一個容易?口中念比較容易。如果心中的煩惱非常多,今天的事情非常雜,心中是念不了佛的,想別的去了。但是,雖然心中雜亂,嘴巴還能念佛,對不對?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。

有的蓮友講:「師父啊,我邊念佛邊打妄想,怎麼辦?」這個就對了啊!不是你打妄想對,念佛法門正是這樣的,口稱名號。如果要清淨念佛,那你打妄想,你念不了佛。

就這麼簡單容易,就是:你心中雖然有妄想,口中能念佛、願往生,就符合條件,就達到標準了。

比如一個小孩子,你教他念佛,你是告訴他口稱名號還是告訴他心中念佛啊?「哎,小寶寶,你心中念佛。」他不知道怎麼心中念佛。你說:「哎,這樣念:阿—彌—陀—佛。」他也會念,那麼小孩口稱就容易了;還有,比如說一些弱智的人,不太正常,你叫他念,他也會念。如果你對他講「你心中念佛」,他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麼。所以,口稱名號非常容易。還有鸚鵡、八哥,念佛也能往生,它是心中念嗎?它只能你念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它也念「阿彌陀佛」,你念,它也念,它就是口中念,就口稱名號,願生淨土。八哥有沒有願生的心?我們也不知道,或許有,但既然它是禽類,或許沒有,我們也不知道,只是它經常念佛,因為經常念佛的緣故,名號有這種作用,使得它自然往生。所以,八哥死了,身上還有舍利。如果是一個傻瓜,他如果像八哥一樣,從早到晚念阿彌陀佛,保證往生!不用多講了,只管念佛就行了,他也不知道什麼清淨心不清淨心,只是念佛,「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,而且念佛念多了,真能開智慧,那就不會還是傻瓜了。比較起來,口稱跟心念,口稱為容易。

口稱佛名能往生,心念佛名能不能往生?當然也往生。散心念佛能往生,定心念佛能不能往生?當然也能往生。說散心、口稱,並不是反對定心、憶念,而是定心憶念比較難,有人做不到,阿彌陀佛不以定心為本願,只要散心,相續口稱佛名就可以往生,真是再也沒有比這更簡單,也沒有比這更殊勝的了。

我們前天學到《觀經》下下品,那裏邊也是講口稱念佛的。下下品的眾生,五逆十惡,具諸不善,臨命終時,他本來應當墮落惡道;遇到善知識,種種安慰,「為說妙法,教令念佛,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」,這第一個「念」就是心中念,心中念不起來了,善友告言:「你若不能念彼佛者,應稱無量壽佛名。」「如是至心,令聲不絕,稱南無阿彌陀佛。」你看,心念不能,轉為口稱,這樣口稱,就能往生,以稱佛名故,念念之中,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,剎那之間,往生極樂淨土。

所以,各位念佛,不要想「我怎樣念佛?心裏怎麼怎麼樣……」你就只管念,決定往生!這就是淨土門易行道。如果一定要心裏面怎樣清淨,我們還不容易做得到。你經常念佛,心裏面自然而然就清淨了。所以法然上人說:「不顧妄念餘念,不謂散亂不淨,唯口稱名號。若常稱名者,以佛名之德,妄念自止,散亂自靜,三業自調,願心自發。」你只管念佛,自然而然就有這樣效果。又說:

「故願生心少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散心增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妄念起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:

善心生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不淨之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清淨之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三心欠缺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三心具足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三心現起時,亦南無阿彌陀佛;

三心成就時亦南無阿彌陀佛。

此即決定往生之方便也。納於心府莫忘失!」

 

念佛時心散亂怎麼辦

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,必得往生」,這就是善導大師對整個淨土宗念佛法門所作的結論性的解釋。

稱念彌陀名號,是不在於我們的心是散亂還是不散亂,因為凡夫既然墮在散地當中 —       所謂「三界眾生」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我們屬於欲界,欲界是散地,色界、無色界叫定地,你要有禪定工夫,才可以生到色界、無色界。那麼在欲界當中,統統是散地凡夫,散地凡夫的心就是散亂的,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。就像你做人,就有眼睛和鼻子。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本願,就是以這樣的眾生做為救度的對象,而發出誓願說:「這樣的眾生稱念我的名號,必然來到我的淨土。」所以,不是從我們心上去找,而是看我們是不是專稱彌陀名號。這個專,在行業上是專稱彌陀名,專拜彌陀佛;在心相上,也是專靠倒阿彌陀佛的誓願。我們能往生,不是自己有修行、心清淨,不是的,是因為佛的誓願可靠。善導和尚說:「彼佛今現,在世成佛,當知本誓,重願不虛,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。」是佛願不虛的緣故,我們稱念,必得往生。

昨天也有蓮友問:「念佛心有妄想、散亂怎麼辦?」其實這個問題是不用問的,絲毫不用問,本來就是這樣的眾生嘛!如同說「我長得胖怎麼辦?」長得胖就胖子念佛嘛,沒有關係,跟你的長相如何沒有關係,跟你的心怎麼樣也沒有關係,只是我們認為有顧忌。

就好像我們乘船過海一樣,你能不能過海,唯一的條件是你要一直坐在船上,你要乘上船。至於說乘上船之後,是不是要一心一意地坐船?是不是要怎麼樣記得我在船上?也未必如此。偶爾你可以想一想家裏的事,但這麼一想,是不是就跑到家裏去了呢?還在船上;偶爾也會看一下風景,但是我們心裏很安心:我已經坐在船上,我們的重心在船上,重量都在船上。

我們念佛也一樣,是把我們整個的心靠倒在阿彌陀佛的船上,「我稱念彌陀名號,不管怎麼樣,一定往生!」—   這是保證下來的事情。至於心中的妄想、雜念,不必過多地去考慮。你經常念佛,妄想自然會少。去年的妄想、雜念今年還在嗎?早就沒有了,你不用管它,它就沒有了,它沒有根啊;昨天的妄想今天也沒有了;前一念的雜念現在也過去了。凡夫的心就這樣,來了又去,去了又來,這叫生滅,如煙如雲。而我們念佛的心呢?昨天念、今天念,天天念,昨天信阿彌陀佛的誓願,今天還如是信,明天還這樣如是信。念佛是如是行,今天、明天,一直不改變,只有這個是一生不改變的。至於說心中其它的想念,都是不斷改變的,不能構成障礙。

像一座山一樣,巍巍的青山,它在那裏屹然不動;山的半腰有雲霧,飄來飄去,這雲霧能夠撼動山嗎?它來就來,山不會說:「哎!你別來,一來我就亂了。」雲來了就來了,雲走了就走了,山還是山。

那我們的心正念堅固,我們念佛的心,就像青山一樣堅固不動;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度,就像青山一樣,是不會改變的,不會因為你心中有妄念的雲霧,就不救度,「要你沒有妄念的雲霧,我才救度」,阿彌陀佛能這樣嗎?他說「十方眾生」啊,包括不包括妄念眾生?十方眾生當然包括有妄念的、有散亂的眾生,阿彌陀佛說「稱我名號,我則必然救你」,那我們稱佛名號,佛當然會救度,若不救度,「不能令稱我名號的妄念眾生往生我的淨土,我則不成佛!」而現在已經成佛了,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不改變的—  永不改變的名號,永不改變的救度和永不改變的慈悲。我們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無論如何,必然往生!這個千萬不要懷疑,這是永遠不改變的,這就像巍巍的青山一樣。

本來念佛法門不簡行住坐臥、士農工商,做什麼職業都可以,這些都是世間的生滅法,而我們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心是永不改變的,佛的救度是永不改變的。所以,不用擔心。

雖然說知道不論定心、散心,只要念佛一定往生,但我們心中還是期望雜念少一些,煩惱少一些,對不對?那這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,這就要有所方法,要能夠攝心,大家可以嘗試印光大師所提倡的「十念記數法」,只是不要誤會不這樣就不能往生。阿彌陀佛沒有這個要求,那是你自己的要求,好像阿彌陀佛不要求你穿什麼衣服,而我們總是希望穿得整齊一些、漂亮一些,那是你的事。

 

一向

善導和尚依據經文告訴我們:要專稱彌陀佛名。而這個「專」是「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」,所謂「一向」,就是一個方向。從時間上來講,現在聽到這個法門,一直念佛到臨終不改變,叫一向。比如說,念個兩年三年,然後我不念了,「念佛念好了,我修別的法門了……」那就不叫一向了,就改了。

好像我們乘船過海,乘到半途中,你就改了,那就不叫一個方向了。坐車也一樣,坐直達車,從這裏直接到北京,就一個方向不改變。如果中途哪一站下來,換了別的車,那就不能到北京了。

我們念佛是一向專稱彌陀佛名,所以叫做「一輩子的念佛」,不改變。

一向,唯向著佛這個方向,總是想到阿彌陀佛發願要救度我,稱念彼佛名號,如果不能往生,彼佛則不成佛!無論如何,從佛的誓願來考慮,叫一個方向。

我們很多人念佛不是一向,他一邊念佛一邊想:我這樣能往生嗎?他的思想轉過來了,轉過來看自己了。叫你一向,是看到佛那個地方。就像晚上有月亮,你抬頭對月亮看,就見到光明了,如果回過頭來往黑房間裏看,就看見一片黑暗,是不是?我們的心就是黑房子,有罪業,有妄念,有煩惱,你越看越覺得不能往生。本來往生不是靠你這顆心的。你有這樣一顆煩惱、妄念、黑暗的心,佛正要救這顆心!你不能說「這樣不能往生」,佛要救的正是這樣的心。

就好像我們到醫院看病一樣,我們要相信醫生,醫生告訴你怎樣治病,你卻說:「我這麼重的病,你看我都病成這樣子!」這麼一想,就沒有信心了,「……這樣還能治好嗎?」醫生就是要治這樣的病人。正是由於病重,醫生才要治。

正因為我們煩惱重、業障重、罪業深,阿彌陀佛說:你念佛,滅除罪障;念佛,佛力救度;念佛,仰佛誓願往生淨土。所以,不可以因為自己罪業重而懷疑念佛往生,也不可以因為心中有妄想、散亂而不念佛,「這樣怎麼能往生?」然後把念佛放下來,去修心了。

正因為是這樣的眾生,所以必須念佛。這樣的眾生,你不念佛,還有什麼法門能修得成呢?如果念佛法門都不能成,那一切法門都不能成。

所以,經常思惟南無阿彌陀佛的救度,內心自然就有光明了,知道往生一定,這叫一向。就像我們剛才做的比喻一樣,坐船過海,你要想到這條船很有力量,很堅固,很穩當。坐船是靠船的力量過海,你不能站在海邊想:我又不會游水,這麼大的浪,這麼冰冷刺骨,我這怎麼過海?人家跟你說:「不是靠你會游水,是靠坐船過海的。」你說:「我知道靠坐船過海,可是我不會游水,那怎麼過海?」人家再跟你說一遍,「不是靠你會游水,是靠坐船過海!」你又說一遍:「我也知道,靠坐船過海,可是我不會游水,怎麼能過海?」人的腦子啊,就是轉不過來。人家跟你說念佛往生,說得很清楚,念佛往生,是靠阿彌陀佛的誓願,你說:「我也知道念佛往生,可是你看我的心,這麼的妄想、散亂,這麼的罪重,我怎麼能往生?」哪個靠你的心去往生呢?不叫你靠念佛往生嗎?你這個心是要拋棄掉的。

再三跟他講,有的人就是轉不過來,「念佛往生,我知道念佛往生,可是……」你可是什麼?你念佛好了,你知道念佛往生,你就念佛,念佛往生是沒有條件的。有人說:「念佛往生,可是……如果不能讀經的話,念佛就不能往生。」「可是……如果心達不到功夫成片,就不能往生。」像這些種種想法,都是沒有依據的。但是,這樣的想法最容易被人相信,而佛講的話,他反而不相信,你說怪不怪呢?這樣的想法,只要一個人講,底下保證有十個人說:「啊,對呀!」都贊同。為什麼?因為十個人都是這樣的凡夫,都是抱著凡夫的見解,所以有人一講,他就說:「對啊,是這樣。」比如說,我們信佛了,我們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,那大街上,還有很多不信佛的,他們在一塊兒談論了,「哪有極樂世界啊?我看他們在信迷信。」只要一個人講,馬上一百個人贊成,「對啊!那些老太婆都在搞迷信,哪裡有極樂世界?」但是,這一百個人都贊成,他們講的話算數嗎?他們不能算數,因為他們是疑惑心中所說,而我們念佛的人就知道一定有極樂世界。同樣道理,你對阿彌陀佛的誓願、對念佛不瞭解,你說:「哪裡那麼容易往生?」一百個人都贊同你,這一百個人都是疑惑心中所說,不能為依據的。那依誰所講的呢?依佛的誓願,依祖師(善導和尚)的開導,規範我們的心,知道念佛必往生,依佛本願故。不然,怎麼說稱念名號是正定之業呢?阿彌陀佛不會欺騙我們,決定可以往生—     這個心建立不起來,你就在淨土門外面打轉,沒有入門。

「一向」還有一種含義:我們凡夫的心往往都是分岔的,都是兩個,善哪,惡啊,這就兩個了吧—    兩向了;持戒,破戒,又是兩向;出家,在家;功夫深,功夫淺……所有的想法,我們都會在兩個當中選一個,善和惡,一想:惡人念佛難得往生,善人才能往生;吃素,吃葷,「如果不吃素,念佛怎麼能往生?吃素才能往生。」持戒,破戒,「如果不持戒,念佛怎麼能往生?持戒才能往生。」到底是念佛往生還是持戒往生呢?他說要加起來,「持戒念佛往生」。這不是阿彌陀佛的誓願,阿彌陀佛沒有講到「持戒眾生,乃至十念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他說「十方眾生」,十方眾生就包括持戒、破戒、無戒,包括出家、在家,有智、無智,男人、女人,有修、無修,統統包括在內,才叫十方眾生。所以,阿彌陀佛的誓願,他就是一向,他不講兩句話。而我們的心中,往往就是兩個,兩個就是分別,分別就是顛倒,顛倒就是輪迴,是不是這樣子?

所以,大家念佛,不要談這些細枝末節,這叫是非的事情,你講這些事,決定不在佛法正道上,必定在搞是非,你到底是鼓勵人家念佛還是鼓勵人家行善?「當然鼓勵念佛了,也鼓勵行善。」那你先把念佛講清楚,行善第二個層次再講。既然念佛一定往生,做為佛弟子的—   世間之人尚且要遵紀守法、孝養父母,那你想想看,做佛弟子應該怎麼做呢?道理不是很明白嗎?當然應該來行善。

比如說,一個病人,他到醫院去看醫生,醫生只有一個想法:我怎樣對症下藥。他會不會問這個病人,「你是男人是女人?男人才看,女人不看;你是不是小偷?是小偷我不給你看病。」那你這個醫生叫多管閒事。醫生的藥也不會有分別,說這個藥,小偷吃下去不治感冒,不偷東西的人吃下去才治感冒。這是兩回事。你現在找醫生看病,治好你的病是醫生的職責,即使你有盜竊罪,那麼有國家的法律,那是另外一回事,另外一方面要規範你。

我們現在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這件事情,這六字名號,不論何人來稱念它,一定往生。至於說你這個人是善是惡,那是另外的規範,另外的教理,另外的說明。何況能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在這個世界講的善和惡就沒有意義了,到極樂世界成佛菩薩才是真正意義的善,不然的話,你在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惡,你這輩子是善人,下輩子可能是惡人,為什麼?六道輪迴啊,轉來轉去啊,這輩子在天上,下輩子可能在地獄。有什麼資格講呢?前面講善人,後面就成了惡人了。

念佛不談這些,我們是什麼樣的人,以我們的身份念佛,決定往生;他是什麼樣的人,以他的身份念佛,決定往生,大家念佛統統往生,個個成佛,有什麼不好啊?難道不是皆大歡喜嗎?這個叫做一向。

我們不懂得這一點,往往就會搞是非,因為自己吃素了,就去要求人家,「你看,某某人念佛,都不吃素!」好像吃素比念佛還重要一樣。我們應該主次分明,念佛是第一的,剩下的,慢慢教育。像一個孩子,對父母來說,最重要的是要孝順聽話,這個是前提,然後再說你有沒有工作能力、能賺多少錢,對不對?如果一個孩子都不孝順,還打罵父母,那賺再多的錢有啥意思啊?首先要聽話,是好孩子,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,能夠勞動致富,能夠功成名就,那當然最好;如果不能,能聽父母的話,仍然是父母的好孩子,因為能力有大小啊。那麼,佛看眾生也一樣,菩薩當然很好,六度萬行都很好,可是在凡夫來講,你能夠相信、孝順於佛,相信佛的誓願,完全靠倒佛,相信念佛一定往生,這就順了佛的誓願,佛就歡喜了。其它方面慢慢再來調教。何況我們在這個世界有種種的障礙,如果能到淨土的話,自然轉惡成善。

私云:此中定者,始自日想觀以來十三觀是也。

散者,初三福業後九品業是也。

此定散二善中雖說諸往生行,

然佛本願者,唯在名號,

故釋迦牟尼如來唯以名號付囑阿難尊者也。

意義好懂。為什麼付囑念佛,而不付囑定善散善?因為阿彌陀佛本願唯是名號,所以釋迦牟尼佛只把稱名念佛付囑給阿難。


第十五條「具足三心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五文:念佛行者,必當具足三心之文。

這是指念佛人的心態,這也是引自《觀經》,說念佛之人必然具足三心,「必」是必然,「當」是應當,什麼叫「必當」呢?如果你一向念佛,「我就念佛念到底,知道一定往生。」這樣的人不用講三心,他自自然然、必然具足了三心;那還有的人念佛,「這樣能往生嗎?恐怕不行吧?」還在懷疑,對這樣的人,勸導他:念佛應當具足三心,不可懷疑。

「必當具足三心」。我們各位如果已經下定決心,必然具足三心;如果還在猶豫之間,就勸導他說:應當具足三心。

三心就是信心,底下有解釋。三心是《觀經》裏邊講的,《觀經》裏說:具三心者,必定往生。

若有眾生,願生彼國者,發三種心,即便往生。

何等為三?一者至誠心,二者深心,三者迴向發願心。

具三心者,必生彼國。

什麼叫「至誠心」呢?「至」者真,「誠」者實,就是真實心,真實心就是內外一致、相應的心。外表專稱彌陀名號,說「念佛一定往生」,內心真實相信念佛一定往生,叫「至誠心」。

有些人念佛,雖然也說「念佛一定往生」,內心並不相信念佛一定往生,這樣的人非常得多,不管是出家在家,這樣的人特別多,你到任何地方,他都會跟你講,誰都會講這句話:「念佛往生極樂世界」,但在內心裏邊,他不相信這句話,他有很多的疑問,「哪有那麼容易?」如果再講下去,哦,念佛不能往生了。這樣外表口說念佛往生極樂,內心並不相信。如果內心真的相信,他一定會老實念佛了。你看他的行動就看得出來,他嘴上這樣講,其實他不信淨土法門,你看看不修淨土法門的師父,你問他,他也講念佛往生,但是他就不念,「師父,那你怎麼不念?」你不好意思這樣問他,他也不好意思回答,他說:「我內心真的不相信,但是佛、祖師都是這麼講的,我是出家人,也就這樣講給你聽。」還算不錯,還是依著這樣講,不會害你。他這樣講,如果你能相信,你能得利益。

還有的人,他也念佛,他相信一半,他不是全相信,也不是全不相信。他也念佛,也願求生淨土,他覺得光念佛不行,還要加上誦經、持咒才能往生,所以看他的行為,就知道內心裏面有沒有全部相信。只相信一部分,那就是有疑心了,這就不叫「至誠心」。

「二者深心」,什麼叫「深心」呢?「深心」即深信之心,不懷疑。我們很多人信,是淺心,不深,就像樹根一樣,它很淺,風一吹,根就拔起來了。如果樹根很深,風吹都吹不起來。我們信心的根很淺,人家一講,耳旁風稍微一吹,「這樣怕往生不行哎,專念彌陀名號怎麼行啊?如果你不會念《楞嚴咒》、《大悲咒》,不會念其它的,怎麼可以啊?」一吹,你馬上心裏就動搖了,就去雜行雜修了。這叫淺心,不叫深心。所謂深心呢,他們來一百個、一千個,講一萬遍,「哦,謝謝,謝謝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他來個三次五次,就不再找你講了,知道講了也不管用,「那個傢伙很頑固,專門念佛!」你說:「好,謝謝你,對我這麼好的表揚,等於說我是妙上好人、稀有人、上上人、最勝人。」專門念佛嘛,這是佛講的,人中芬陀利花嘛。

「三者迴向發願心」,什麼叫「迴向發願心」呢?願生極樂淨土,不求人天福報,不求開悟,不求名利,「人家表揚我,說我會修行,了不起,會誦經……」這些都不求,人家說我什麼都不知道,我自己也認為什麼都不知道,一文不知,一字不識,毫無智慧,只知念佛決定往生。這樣的人真是大智大慧。

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「大巧若拙,大智若愚」,有大智慧的人,看起來就像傻瓜一樣;有大方便善巧的人,看起來就像笨蛋一樣。很多老太婆都往生了啊!但很多法師不一定往生了。法師會講經,會因學得太多而不老實念佛,他就不如老太婆有智慧啊。所以,印光大師講「愚不可及」,什麼叫「愚不可及」呢?他愚癡,但是你還不如他。他愚癡,他就專念彌陀名號,你反而不如他,他潛通佛智,暗合道妙。你有智慧,讀了很多經典,「我哪能跟你老太婆一般,顯得我太掉價了。」這樣就是沒有智慧了。大智若愚,我們什麼都不知道,什麼都不懂—     沒有關係的。你什麼都懂,臨死了,一個也帶不走。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。所以,求法的心要單純、簡單。

 

直心是道場

一個人學佛法,有沒有得到佛法的利益,一看他的心就非常清楚了。他的心非常單純,這樣的人就容易入道。很簡單,不複雜。他內心越複雜,這樣的人不容易入道。所以經中講:「直心是道場。」「直」就是筆直的道路,不拐彎。很多人的心像腸子一樣彎來彎去,太複雜了,想得太多了,雜草叢生,「邪見稠林」,像樹林一樣,密密麻麻,而自以為有聰明智慧、有見解。我們學佛,就是要把這些邪知邪見的枝葉通通刪除掉,到最後,單單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其它東西都不存在,都無所謂,心非常單純。

淨土法門為什麼難信呢?因為凡夫的心都非常複雜,就喜歡聽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。比如說,有的人學念佛,你講念佛一定往生,他反而不記在心裏;一聽說「佛珠撚到佛頭的地方不能過,如果過了有得罪哎!」這句話,他馬上記住了,他回來就跟人家講了:「我這次朝了什麼名山,得到了一個佛教知識:佛珠這裏不能過。」一傳十,十傳百,大家都知道了。打開經典,不知道從哪裡出來的。關於念佛往生呢,他卻認為太簡單了,太單純了,他要搞複雜的東西,誦經啊,持咒啊,搞得很複雜,他覺得這樣才是學佛法。

釋迦牟尼佛講這部《觀經》,很委屈的啊,一開始也給你搞複雜的,因為你的心複雜啊,那就講複雜的,慢慢誘導,慢慢把你的心磨平,把你複雜的心引導到單純化。比如說,我們平時都複雜化,如果現在各位只剩最後一口氣了,這個時候,人家跟你講:「某某人哪,我來為你誦《金剛經》、《心經》、什麼咒、什麼懺……」你心裏面願意嗎?你心裏面這個時候就單純化了,「哎,我不要了,你就給我念佛好了。」在這個關鍵的時刻,最重要的東西就顯示出來了,平時啊,你把生死放在一邊,沒有這個觀念,生死心不切,無常感不深,所以就希求名利,要搞一些其它的修行,搞得很複雜,到快死的時候,你複雜也複雜不了,就單純化了。

釋迦牟尼佛在《觀經》裏講到下輩三品,這個人是沒有什麼複雜的,論他的根機,十惡罪人,破戒罪人,五逆罪人,他沒有什麼可以驕傲的,他什麼都拿不出來講,他的心只有單純,而且,他已經到了臨死的時候了,如果活得好好的,「我還能去複雜一下,學學別的」,到臨死了,不可能不單純了。所以,引導我們眾生到這個地步,那你就知道:「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所以,這部《觀經》,最後叫「花落蓮成」,花的葉瓣是很複雜的,很多很多片,「啪啪」會掉落的,蓮蓬就顯現出來了,單純起來了。

我們念佛的人,心中要空空蕩蕩,就是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世間的事,就隨緣而過,不要心中想很多,「這樣能不能,那樣能不能?」只要念佛,無不往生。

 

至誠心

《往生禮讚》云:

必欲生彼國土者,如《觀經》說者,具三心,必得往生。

何等為三?

一者至誠心:

所謂身業禮拜彼佛,口業讚歎稱揚彼佛,意業專念觀察彼佛。

凡起三業,必須真實,故名至誠心。

身業禮拜,口業讚歎稱名,意業想念,這叫身口意三業,這樣來做,必須是真實的。

我拜佛拜下去,是真拜佛。什麼叫真拜佛?拜下去,折服自己的驕慢,「南無阿彌陀佛,我確實罪業深重,靠我的力量無法解脫,感謝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來救度我。」這樣去拜佛,行動在拜佛,內心裏邊是完全的仰順、歸命、依靠。比如說一個徒弟來拜師傅,他的行動是在拜師傅,心中卻想:師傅,你那兩下子,可能還趕不上我呢。這叫拜師傅嗎?他來拜師傅,說:「徒弟一無所知,師傅武藝高強,技術高超,我來虔誠向您求學。」他內心完全是空的,完全靠師傅,這叫拜師傅。有的人拜師傅,內心不誠懇,很驕傲,師傅一看就看出來了,不是真心來學習的。我們來拜佛,也要懷著一顆謙虛、恭敬、完全依順的心,這叫身業禮拜。

「口業讚歎稱名」,也一樣的,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啊,念佛一定往生呀。」講了這一句—   有一位佛教徒和一位基督教徒在一起談心,他們各自講解自己的教主偉大,而且勸導對方信自己的教。佛教徒就講了:「信我們阿彌陀佛,極樂世界非常莊嚴,很好,比天堂好多了,阿彌陀佛不可思議,念名號一定往生啊,多簡單啊!」

基督教徒講:「信我們上帝吧,天堂非常好,相信上帝,能夠永生啊。到我們天堂去!」語言上大家差不多。

然後,基督教徒問佛教徒:「哎,你信仰佛教蠻虔誠的,你告訴我,念名號一定往生,我有點動搖了,我也想來信佛教了,請問你,念名號,你一天念多少啊?」

「哦,我每天念三萬。」

「哇!念這麼多!那你往生一定了吧?」

「哎,不行不行不行,我念得還差太多,念得還不夠,功夫還不到。」

基督教徒一聽,不跟你講話了,就走了。他為什麼走了呢?「你講阿彌陀佛不可思議,你每天念三萬,又吃素,你還不能往生,好是好,只怕我沒有份,乾脆算了。」他就不講話了,就走了。

你嘴上講阿彌陀佛不可思議,而實際的行動和真實的內心是在說阿彌陀佛不行啊,你這就沒給佛教增光了,你說是不是這樣一回事情?

佛教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宗教,名山大川都有寺院,而現在佛教的發展趕不上其它宗教,原因在哪裡?佛教裏邊最殊勝的淨土法門都給我們用嘴巴講歪了,你還去給別人宣傳呢,誰敢相信?一開口就先橫一道門檻,「要吃素,要清淨心,要一天幾萬遍,不然不能往生……」

「好是好,我們做不到啊。」

所以是自己給自己把路堵死了。弘揚佛法,一定要弘揚佛教的慈悲,如果你那樣一講,哪個來信阿彌陀佛啊?

「我還沒吃素……」

「暫時沒吃素沒有關係,慢慢來,你先念佛。」

「好,我來念佛了。」逐漸逐漸不吃肉了;

「我的思想還不清淨……」

「也沒有關係,你念佛一定往生。」好,都念佛了,慢慢思想也清淨了,不是說一定要清淨,自然而然就好多了;

有的人說:「我還沒退休,不能念佛。」

「沒關係,你沒退休,現在忙著,一天念五句、八句、十句,總還是可以吧?也可以念!」你一下給人家定一萬兩萬,把人家嚇壞了。阿彌陀佛講「乃至十念」、「乃至一念」,哪個不能接受啊?

「我是開飯館的,唯有造罪。」那有人就覺得:「我這樣的不能念佛。」

「阿彌陀佛要救度十方眾生,開飯館的,你罪業深重,那更要救!開飯館如果不念佛的話,將來比人家墮落還深,你更要念佛!阿彌陀佛都不嫌棄你,你還嫌棄阿彌陀佛嗎?」這樣一講,他也可以念佛了。

如果跟人家講:「哎呀,飯館你不能開啊!」

「不開我就沒飯吃了。」他寧願不念佛,因為是凡夫嘛,他哪知道未來啊?他只看眼前,他寧願不念佛,飯館照開。

你不如勸他趕緊來念佛:「人家不開飯館都要念佛了,你開飯館不更要念佛嗎?人家罪業沒那麼重都要念佛了,你罪業重就更要念佛。就像病人一樣,人家病得不重都要看醫生,你病得快死了還不看醫生啊?更要看!」這樣種種的安慰,引導他,這樣把念佛法門傳導給大眾。

「口稱名號,乃至臨終一聲、十聲決定往生!」這個你們可以大膽地講,這是佛經所講的話,毫無疑問,「無論何等罪人,若念彌陀名號,願生極樂世界,無不得生,彼佛誓願,無有虛假!」這個你可以壯大膽子說。本來事實就是這樣。所以跟別人講,不用擔心。

有的人在讚歎醫生:「某某醫生妙手回春,醫術高超,我得了個小感冒,治了半個月,吃了三十多副藥,還沒治好。」那你是讚歎還是貶低他呢?那應該怎麼讚歎?「啊,某某醫生,醫術高超,醫德一流,妙手回春,神醫再世,我得了癌症晚期,所有大醫院都判了死刑,但是他一副草藥就把我治好了。」那這樣就叫讚歎了,「哇!這位醫生太了不起了!」我們都來找他看病。

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亦復如是,「阿彌陀佛大醫王,威力不可思議,六字名號是神丹妙藥,是阿伽陀藥,我得了種種煩惱罪障之病,犯下無量無邊的惡業,可是稱念彌陀名號,決定往生,毫無懷疑。」這叫讚歎啊,這叫念阿彌陀佛了,你說什麼「阿彌陀佛不可思議,我每天念三萬、五萬,念了十八年,現在還一點感覺都沒有,還不知道能不能往生」,這是不瞭解念佛往生的道理。

 

深心

二者深心:即是真實信心。

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,善根薄少,

流轉三界,不出火宅。

我們自身是什麼樣的狀況呢?是煩惱凡夫,無有善根,不能夠出離三界火宅。

首先要相信自己沒有能力,不是相信自己有能力。「我會誦經、會持咒、會拜懺、會朝山、會打坐……」你有本事,如果是那樣,你與淨土法門的緣份就比較弱一些。學淨土法門,首先把自己放低—  不是放低,你本來就是這樣子,那麼,知道自己沒有力量,你才會去靠人家的力量,對不對?人都有點面子,學佛法也把面子帶進來了,如果不到萬不得已,都不願去求人,知道的確是沒辦法了,才去求人。那你念佛這件事,不能抱著這樣的觀點,我們本來就沒有辦法出離三界六道。

有人容易相信這第一點,但是他不相信第二點。第一點叫機深信:相信我是個根機差勁的人,沒有辦法,什麼法門都學不成;第二點是什麼呢?阿彌陀佛就是要救度這樣什麼法門都修不成的人,而為他成就六字名號,對於這樣的機,要給予不可思議的救度,他才能夠接受淨土法門。有人講:「我是差。」然後不相信阿彌陀佛的救度,那就不是淨土法門講的事情。第二:

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,

及稱名號,下至十聲一聲等,定得往生,

乃至一念無有疑心。故名深心。

光信第一點還不夠,第一點要和第二點結合起來,才是淨土法門的信心。這第二個信—    信彌陀誓願—    是從第一個信來的,說我這樣的眾生,造罪凡夫,念彌陀名號,下至十聲一聲,定得往生,一念不懷疑。

很多人不這樣相信,他說什麼呢?「念佛達到功夫成片,達到三昧境界才能往生。」那就沒有第一個信心嘍;

很多人說:「我是造罪凡夫,所以我念佛不能往生。」那就沒有第二個信心嘍。

淨土法門的信心是兩個結合在一塊,信自己是凡人,信這樣的凡夫念佛一定往生,不是信人家是出家人,會誦經,會打坐,會開悟,他念佛才能往生,不是的,是信:我這樣的眾生,念佛一定往生。

大家學習經文,要結合自己本身的狀況。像病人看醫生,他首先要相信自己是病人,如果不相信自己是病人,那何必來看醫生呢?首先知道自己是病人,對不對?好,來看醫生,醫生跟你說這個病、那個病,你要相信,如果不相信,那就不要來看了。

很多人學佛法,不承認自己是罪惡凡夫,「你看,我雖是凡夫,還不致於那麼差勁,我會誦經,會持咒,會拜懺,什麼都會。」你把你這麼多拿來,就好像病人到醫生那裏說:「醫生啊,我雖然生了一點小病,但是你看我眼睛會動,手會動,我還很健康。」現在不是來講你健康的事啊,是講你生病的事啊。如果你去參加武術比賽,對教練講:「你看!我身體很棒,很會武藝,很健康。」那可以。你是來看病啊,你就是要把你的病講出來。

我們來學淨土法門,我們就這樣:我有哪些哪些不足,阿彌陀佛來救度我!阿彌陀佛說:「好,那你來吃我的六字名號阿伽陀藥,一切病都會好,這藥就治你這個病,你放心,吃了一定好。」那我們這樣的眾生,六字名號是專門給我們念的,我們念佛必定往生。「好,我相信,來稱念南無阿彌陀佛。」這就對了。

 

迴向發願心

三者迴向發願心:

所作一切善根,悉皆迴願往生,

故名迴向發願心。

不管是世間善、出世間善,所作一切,都不是為了求人天福報,也不是為了求開悟,都是為了往生,這叫迴向發願心。

這個迴向發願心,並不是說「光念佛不夠,另外再去修其它的善根來迴向」,不是的,這個是指:我們沒有接觸淨土專修念佛法門以前,所修的善根都拿來迴向。比如我們以前是求開悟的,或是求人天福報的,我都不求那些了,把那些功德都取回來,我要求生淨土了,從今天開始專修念佛之後,還肯定會行善的,也一定會佈施三寶的,那目的呢,也不是為了求世間福報,通通歸嚮往生這一件事情,知道念佛往生無有不足,而盡我的力量,隨份隨力地去行善積德。

 

自然具足三心

具此三心,必得生也;

若少一心,即不得生。

具足三心就決定能往生,如果三心裏面少了一個,就不能往生。

三心也解釋過了,一者至誠心,二者深心,三者迴向發願心。也有人看到這裏,心裏就有點擔心了,「哦,少一心不能往生,我到底有沒有三心具備呢?」就擔心了。其實這個很簡單,若心思往生一定而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則是三心具足。

我們專稱名號,而知道像這樣念佛,靠佛誓願,一定往生,有這樣的心,就三心具足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第一點至誠心,是真實心,專門仰靠彌陀誓願,這也是至誠心在當中了,而如果雜行雜修,當然算不上至誠心了,就三心二意;對往生這件事情不懷疑,不懷疑彌陀救度,這是深心;我們念佛本來就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,這叫做迴向發願心。這裏是分釋,一條一條的說明。知道念佛一定往生而念佛,自然三心具足。

如果少了至誠心,你口上雖然念佛,心中以為念佛不能往生,然後就去行雜行雜修,這樣當然就不能往生了;如果少了深心,就是沒有深信之心,「深信」解釋為二種:第一深信自己是罪惡凡夫,第二深信彌陀的誓願,就是救度這樣的凡夫,稱念名號,一定往生,那如果少了這一點,比如,「念佛一定往生,但那是賢善之人才可以往生的,像我這樣的罪惡凡夫,大概不行」,少了深心,當然也就不能往生;第三迴向發願心,你不願往生極樂世界,雖然相信念佛一定往生,帶罪凡夫念佛也一定往生,但是你不願去往生,你求開悟,或求在此世證果,這樣,當然也不能往生。三心若少一心,就不得生。

那一向念佛呢,自然具足三心,所以稱「念佛行者必當具足三心之文」,一向念佛,心中不疑,思往生決定,必然具足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。如果心中有所疑慮,則應當聽聞經教,應當發起信心。


第十六條「不簡下智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六文:不簡下智破戒等,依彌陀本願,唯念名號,即得往生
之文。

從十二到十五,選用的是《觀經》的四條文,第十六條是法照禪師的偈文。

 

法照禪師

法照禪師是什麼樣的人物呢?先介紹一下。他是淨土宗的一位祖師,曾在五臺山親自拜見了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。

他原來在一個寺院裏住著,一天過堂(吃飯)的時候,在缽裏發現非常清幽、美妙的山的景象,還有寺院,不止一次,看見好幾次。他就問人家:什麼樣什麼樣的景象,什麼樣什麼樣的寺院,這樣的山在哪裡啊?人家說:哦,這山就在山西,大聖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五臺山,跟你講的差不多。他心裏就有數了,「我跟文殊菩薩有緣呢!」他就告辭了,來到五臺山禮拜,走到一個地方,突然發現一座寺院,上書「大聖竹林寺」,和他缽中所見到的景象一模一樣,心中非常高興。這個時候,從寺院裏走出來兩位青衣童子,引導他進去了,一進寺院,裏邊開闊廣大,金壁輝煌,就不是那個山頂了,整個顯現的像淨土一樣,琉璃為地,文殊菩薩坐著青毛獅子,普賢菩薩坐著大白象王,兩大菩薩放大光明,有一萬菩薩在裏面講經說法。法照禪師被兩位童子引進來,兩大菩薩各伸手摸頂,為他授記,講說佛法,法照禪師聽到後非常高興,然後就問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:「末法時代,眾生罪障深重,以何法門可速得解脫?」兩位菩薩就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說:「末法眾生,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速得往生極樂世界。你應當受教,普勸大眾。」法照禪師聽了特別高興,深深禮拜下去,一抬頭,所有境界當下消失。這就是文殊、普賢菩薩親自點化,他心裏邊就有數了。但是,他放在心裏,不對人家講。後來菩薩跟他說了:「我親自示現聖境,為什麼不講呢?」因為祖師見到景象,都不隨便講。菩薩就安慰他說:「你講,不要緊,這是為了利益眾生的。」所以他才講出來,講出來,就有很多人跟他一道到那個竹林寺—    那是菩薩應化的地方,大家都去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當時沒有寺院,大家都在那裏禮拜、磕頭,虔誠地祈禱,這個時候,又顯現菩薩的景象,大家都知道,法照大師所講的決定沒有虛假。

是這樣一位大師。

   

第十八願釋偈

法照大師講了這八句話,對淨土門有極大的貢獻。當然,他的思想,這八句話,也是傳承善導大師而來的。

法照禪師《五會念佛法事讚》云:

彼佛因中立弘誓,聞名念我總迎來。

不簡貧窮將富貴,不簡下智與高才,

不簡多聞持淨戒,不簡破戒罪根深;

但使迴心多念佛,能令瓦礫變成金。

這八句偈子是解釋阿彌陀佛的第十八「念佛往生願」的,解釋得非常好、非常妙,直探彌陀本願的心髓,單憑這一首偈子就有資格作淨土門的祖師。

頭兩句是總釋第十八願:「彼佛因中立弘誓」就是「設我得佛」;「聞名念我」即是「至心信樂、欲生我國、乃至十念」;「總」就是「十方眾生」;「迎來」是解釋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。可以說比對非常工整。

下面六句是在頭兩句的基礎上做進一步詳細的解釋:「不簡下智」等四句是說明上面的「總迎來」的「總」,也是第十八願中的「十方眾生」;「但使迴心」就是上面的「聞名」,聞信佛名號才能迴心,迴假心為真心,迴疑心為信心,迴戀世不願生、怯退不敢生的心為勇進願生的心,所以也是十八願中的「至心信樂,欲生我國」;「多念佛」,一向專念,即是願文中的「乃至十念」,頭兩句中說「念我」;「能令瓦礫變成金」,所謂「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」,就是上面「總迎來」的「迎來」;而「瓦礫」即是願文中「唯除五逆,誹謗正法」的眾生,也是前面的下智、高才等等。非常工整。下面依文解釋。

「彼佛」就是阿彌陀佛,「因中」就是他在作法藏菩薩的時候,「立弘誓」就是建立了超世的悲願。什麼樣的弘誓呢?若總說,四十八條,這裏單獨指第十八願。「聞名念我總迎來」,「你們聽到我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,聽到十方諸佛讚歎名號不可思議、稱念佛號一定往生,而念我南無阿彌陀佛,我一個不漏地把你們迎歸淨土來。」「總」是通通、萬不漏一,通通迎到極樂世界來。「念我」,是念我,而不是別的其他佛菩薩,只有我一人為你發願,只有我一人能救你,只有我一人有淨土迎你歸來!

 

十方眾生

下面四句解釋迎接什麼樣的眾生,因為眾生難免懷疑說「像我這樣造罪,能往生嗎?像我這樣沒錢佈施做功德,念佛也能往生嗎?」所以底下舉了四句。「不簡貧窮將富貴」,「簡」是簡別、選擇,說阿彌陀佛的誓願並不區別,並不是嫌那個人窮,沒有錢造功德,就不要,也不是說這個人有錢做佈施功德,佛才救他,所以說「不簡貧窮將富貴」,是貧窮人念佛也迎來,富貴人念佛也迎來,叫「聞名念我總迎來」。「不簡下智與高才」,並不是說:這個人是下等人,沒有智慧,你念佛不能往生,我就不迎接;那個人有高等智慧,有才學,他念佛我才迎接他往生。不是這樣,是下智之人念佛也迎來,高智之人念佛也迎來。「不簡多聞持淨戒,不簡破戒罪根深」,並不是說:這個人好學多聞,廣讀經教,他念佛我才迎接;另外一個人孤陋寡聞,大字不識一個,不懂得誦經,他念佛我就不迎。不是這樣的,是多聞念佛我來迎接,你少學念佛我也迎。也不是說:這個人持戒精進,他念佛就往生,而另外一個人破戒造罪,罪根深厚,他念佛我就不迎接。不是的,佛心平等,持戒之人念佛也往生,破戒之人念佛也往生,叫一個不漏,「總迎來」。這四句再清楚不過了,這四句就是解釋第十八願裏邊的「十方眾生」,十方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?是這樣的:什麼人都包括在內。

 

迴心

「但使迴心多念佛,能令瓦礫變成金」,不管是貧窮的、是富貴的,下智的、高才的,多聞持戒的、破戒罪深的,只要這樣的眾生迴心多念佛,「迴心」是回心轉意,「多念佛」就是專念佛,你雜修,念佛就不多,把你修其它法門的時間也拿出來念佛,把你空閒的時間也拿出來念佛,叫「多念佛」。當然,生計所迫,要去賺錢,養家糊口,那是沒有辦法的,只要迴心多念佛,什麼叫「迴心」呢?有錢的人要迴心,不要以為靠自己的錢所做的功德能往生;讀了經典的人也要迴心,不要以為靠你讀經功德去往生,你要迴轉過來,靠念佛去往生;那貧窮的人,破戒的人,怎麼叫「迴心」呢?因為貧窮的人以為自己往生沒有把握,破戒的、不會修行的、不會誦經的,他的心往後倒退,認為自己沒有把握,不能往生,這個心要轉,你造罪的人,要知道念佛也一定能往生,你不要往後縮;不會誦經的人,沒有知識的人,要知道念佛也一定往生。你不能說:「哎呀,我雖然念佛,可是不會讀某部經典,這樣怎麼能往生?」這樣的想法一定要回心轉意,而來多念南無阿彌陀佛。如果這樣的話,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?

 

變瓦成金

「能令瓦礫變成金」,能夠令瓦塊變成金,破瓦塊就是指我們造罪凡夫,破瓦塊是丟掉的、不能用的東西,垃圾,都沒人要。我們造罪凡夫眾生就是這樣,被漏於十方諸佛慈悲之外,《悲華經》裏面說: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眾生,是被一千四佛所放捨者,被他們放棄掉了,都搖頭嘆氣了,「這些眾生太傲慢了,罪惡太深了,我們這些佛拿他們沒辦法,都救不了了。」這樣的眾生「斷諸善根,離善知識,常懷瞋恚,皆悉充滿娑婆世界」,娑婆世界充滿的就是這樣的人,這是個大垃圾場,這樣的人是沒人要的。而阿彌陀佛一佛為這樣的眾生發廣大的悲願:你能念佛,我能讓破瓦塊變成黃金。金子就是指佛了,佛有金色之身。「能令瓦礫變成金」,就是能令凡夫變成佛。大家要相信,要好好念佛。


第十七條「淨業時節」之文回到目錄

第十七文:修行淨業時節延促之文。

「延」就是延長,長時間。「促」就是短時間。那麼,修學淨土宗在時間上有什麼要求呢?

《觀經疏》第四云:

上盡一形,下至一日、一時、一念等;

或從一念十念,至一時、一日、一形。

大意者:一發心以後,誓畢此生,無有退轉,唯以淨土為期。

兩段三句。第一句是從多說到少,「上盡一形」,就是一輩子念佛;然後「下至一日」,有的人他只有一天的壽命,那就「下至一日」;有的人連一天的壽命都沒有了,他只剩下一個小時的壽命了,那就「下至一時」;有的人連一個小時的壽命都沒有,他只有臨終一口氣,那叫「下至一念」。這是從多到少,萬不漏一。

「或從一念十念」,從初發心專修念佛第一念到十念,十念到一時,一時到一日,一日到一輩子,從少到多。

總之,從多到少、從少到多都是念念念佛。《無量壽經》「乃至十念」是從多到少:上盡一形,乃至一日,一時,十念、五念、三念、一念;《阿彌陀經》「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……若七日」叫從少到多,對不對?然後「若八日,若九日……若一輩子」。

大師最後總結說:大意者,大致的意思。前面是細說,這裏是總結。一發心以後,總結前面第二句「或從一念……」;誓畢此生,總結第一句「上盡一形……」;「無有退轉,唯以淨土為期」,是雙結前兩句,這是目的。從一發心開始,就打定注意、瞄準西方,一輩子念佛,所以叫「上盡一形……」;一輩子的念佛還是從最初一念信順開始,念念相續,念念不移,沒有改變,所以說「或從一念……」。

像我們各位,聽到淨土念佛法門,相信了,昨天、今天來聽聞,就來學這個法門了,這個心一發起以後,「誓畢此生,無有退轉」,這一輩子不再退下來了,也不改轉法門,專念彌陀名號,專求極樂淨土,專靠彼佛誓願。「唯以淨土為期」,直到命終見佛來接引;生命不息,念佛不止,有一口氣就念一句佛,這是淨土門念佛。並不是說「我就念一句十句」,那是錯誤的,是各隨自己的時間忙閑、根機是精進還是不太精進,根據我們的狀況來專修念佛,總之,以多念佛、相續念佛、一輩子專於念佛為要。


三、總 結回到目錄

這十七條文,我們來總結一遍。

第一文,道綽禪師立聖道、淨土二門,判一代聖教,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之文。把一代佛法大判為聖道門、淨土門,淨土法門以外的所有法門,禪、密、天臺、華嚴等通通屬於聖道法門。聖道法門難修難證,淨土法門易修易往。所以勸導大家暫捨聖道法門,選入淨土法門。這是第一文的大意。

第二文,善導和尚意:釋尊出世本意,唯說念佛往生之文。雖然聖道、淨土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之教法,然釋迦牟尼佛以聖道法門為方便,雖說種種法門皆解脫,「隨宜方便化群萌」,而以念佛為釋迦牟尼佛興出此世的唯一目的。所以說「釋尊所以興出世,唯說彌陀本願海」。文中講:「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。」聖道、淨土兩相比較,淨土法門是釋尊出世之本意,勸導我們應當信入淨土門。這前面第一、第二文是淨土宗的教判。所謂教判,就是把一代佛教做一種分判,各宗有各宗的教判。我們淨土宗大判為兩類:聖道、淨土。聖道門是難行道,是自力,難修難證;淨土門是易行道,是他力,易乘易往。

第三文,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,捨雜行歸正行之文。進入淨土門,淨土門的修行方法有二種:一種是行正行,一種是行雜行。種種修行,原來修聖道法門的人轉入淨土門,而對聖道法門修行的方法、修行的功德不願意放棄,所以,勸導他們以原來聖道修行的方法,迴向求生淨土,這叫雜行。那麼,把聖道修行的方法都放在一邊,完全依據淨土經典的宗旨來修行,就叫做正行。正行分成五種:讀誦、觀察、禮拜、稱名、讚歎供養。五種正行當中,第四種是正定之業,稱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決定往生之業,為什麼?順彼佛願故。其它四種是助成正定之業,稱助業,這樣的目的,是讓我們選入正行,正行當中,選入正定業。

第四文,善導和尚判正雜二行得失之文。若正行之人,專修念佛,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若雜行之人,百時稀得一二,千時稀得五三。我們願求生極樂,當然都希望行十即十生、百即百生的專修念佛,而把千中難得五三的雜行暫時放一邊。為什麼雜行難得往生?舉出了十三點理由,這裏說了九點。專行念佛百即百生,說了四點:無外雜緣得正念故;與佛本願得相應故;不違教故;隨順佛語故。

第三、第四文是淨土宗的行判,我們入淨土宗,應該怎樣修行呢?把修行大判為二種:正行與雜行,而勸我們應當選入正行。正行當中,有助業與正定業,而應當進入正定之業。前面四文是祖師的教判,底下第五文到第十五文,是解釋淨土三部經的宗義。

第五文,總說三部經。淨土三部經在一起,總體的說明,是選用善導和尚之意。「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,這是《無量壽經》的宗旨;「《阿彌陀經》中,一日七日,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,這是《彌陀經》的宗旨;「《觀經》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」,這是《觀經》的宗旨。這樣,三經宗旨完全一致。不僅如此,這裏說到「諸經之中,處處廣讚念佛功能」,念佛不光是淨土三部經的宗旨,也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當中經常提到、經常讚歎、也是一切經的宗旨。不僅如此,不光是釋迦佛一佛讚歎,十方恒河沙諸佛也證誠不虛,那麼也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的本心、本意。所以,第五文說到三經宗旨完全一致。

第六文、第七文、第八文是特別就《無量壽經》來說明,它的宗旨是在專念彌陀名號。

第六文,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之文。四十八願雖然廣博,其中以第十八「念佛往生願」作為阿彌陀佛因地所發之本願。所以,四十八願的歸宗、核心就在這條願上。如果沒有這第十八「念佛往生願」,這四十八願完全落空。如果有這一願,這四十八願就完全能夠得到。所以,最重要的是往生淨土,而法藏菩薩建立極樂淨土,有種種的莊嚴,成就無量光明、無量壽命,他唯一的目的在於要我們眾生念佛去往生,所以稱為「往生本願」,那《無量壽經》所說不過是四十八願,而四十八願所說的,都指向這第十八願—     念佛往生之本願。所以,這就作為《無量壽經》的宗旨,而這四十八個字是善導大師解釋彌陀的第十八願,非常的珍貴,也非常的簡潔。

第七文,念佛利益之文。是在《無量壽經》卷下,說念佛之人:「其有得聞,彼佛名號,歡喜踴躍,乃至一念;當知此人,為得大利,則是具足,無上功德。」在《無量壽經》當中,雖然說到念佛,在三輩文當中,也說到發菩提心、捨家棄欲、行作沙門等等,可是,來到經的結尾,不讚歎其它法門,不說其它修行的利益,唯說念佛利益是無上功德,比較起來,修行其它法門為小利,功德為有上,而顯示念佛才是釋迦牟尼佛說《無量壽經》的宗旨。

第八文,末法萬年之後,餘行悉滅時,釋迦如來以慈悲特留念佛之文。也顯示釋迦牟尼佛講這部《無量壽經》是他整個出世的本懷,特別留下這部《無量壽經》、念佛法門,那麼,我們也就知道,念佛以外的種種修行,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講的,比如說,法滅的時代,其它法門修行的根機一個也沒有了,當然不能再有了,也不能留下來了,可是念佛法門是適合一切時代、一切眾生的根機。所以又選第六、七、八三條文,進一步解釋和佐證上面第五文中「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」。

第九、十、十一文是說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。

第九文,以念佛為多善根、以諸行為小善根之文。文義非常明顯,念佛之外其它一切諸行,若比念佛,全非比較,都是少善根福德因緣,不能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,唯有念佛是可往生極樂無為涅槃界的,由是勸導我們應該捨棄少善根福德因緣的雜行雜修,而應當執持多善根、大善根、殊勝的善根、無上功德的六字名號,作為往生之正行正業。

第十文,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之文。說念佛不僅得往生之利益,也得現世種種之利益,十方諸佛唯護念念佛之行者,而不是去護念雜行之人,十方諸佛在《阿彌陀經》當中出廣長舌之相,來證誠念佛必然往生。有人問說:「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經》十方諸佛為什麼不出廣長舌相證誠呢?」答有兩點:第一,說到《無量壽經》的時候,還說到三輩,如捨家棄欲、行作沙門。說到《觀經》的時候,也說到觀佛三昧,也說到三福之業、九品之行,如果出舌證誠,到底證誠哪一個呢?所以就沒有。而《阿彌陀經》當中,說其它的所有餘行、餘善都是少善根福德因緣,不能往生,唯有念佛能夠往生,這樣十方諸佛證誠就非常清楚了。第二,既然十方諸佛在《阿彌陀經》當中出廣長舌相來證誠念佛,也等於是在證明《觀經》和《無量壽經》裏邊所說之念佛。本來在佛法當中,如果有佛出來證明,這就是講大乘了義之教。如果是不了義教,則沒有佛來證誠,而在這部《阿彌陀經》當中,六方恒河沙諸佛都出來證誠,這是所有一切佛經當中所沒有的,只有這部經才有,可見這部經的重要地位、念佛法門的重要,勸導我們應當專行念佛。

第十一文,釋尊以彌陀名號殷勤付囑舍利弗之文。這也是選擇名號來付囑舍利弗,也是付囑我等罪惡眾生,殷勤告勸:應當專修念佛。

以此三文可知《阿彌陀經》的宗旨:在於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

第十二至第十四,說《觀經》的要點,《觀經》很長,選用三條文把它的宗旨點化出來。

第十二文,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,唯照念佛行者之文。雖然有種種觀想,雖然有種種三福之業,然而,此等行業非彌陀之本願,所以,阿彌陀佛光明不照攝,唯照攝專修念佛之行者,所以善導和尚解釋說:「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」顯示釋迦牟尼佛講這部《觀經》的要點,是在引導觀佛和散善之人進入念佛,也勸導早行專修之念佛,速獲彌陀光明攝取。

第十三文,不讚歎雜善、唯讚歎念佛行者之文。雖然《觀經》當中說到十三定觀,又說到三福之業,然而,來到結尾,不讚歎觀佛之人,也不讚歎行三福之人,當然這些本來都值得讚歎,可是若與念佛來比,唯讚念佛之人,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,念佛是無上功德、殊勝善根功德之行,所以說念佛之人是人中芬陀利花。目的是勸導我們應當專修念佛,蒙受釋尊的讚歎,蒙受彌陀的光明攝取。

第十四文,釋迦如來不付囑餘行,唯以念佛付囑阿難之文。雖然在《觀經》當中講到種種修行,然而在《觀經》結尾,並不把其它的定善、散善付囑給阿難尊者,而唯以無量壽佛名號付囑阿難尊者,亦可知釋迦牟尼佛是由定善、散善種種修行,暫時引導各種不同根機的眾生,而最後的意圖是引導進入專稱無量壽佛名號,故而善導和尚解釋說:「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,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。」以此可知,釋尊說定善、散善是誘導之方便,說念佛往生才是他的真實本意。

那麼,從十二到十四文,明顯可知《觀經》的宗旨,不在講觀佛三昧和三福之業,是在講稱念彌陀名號的念佛三昧。所以,善導和尚才說:「《觀經》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」這是《觀經》之要點。

第十五文,念佛行者必當具足三心之文,是勸進我們念佛之人應當有至誠心、深心、迴向發願心,雖然說三心,其實只有一個心:深信不疑的心,知道念佛一定往生;也是真實願生淨土的心。所以,這三心容易具足:口稱佛名,心思往生一定,則自然具足三心。

第十六文,法照禪師的讚偈,解釋阿彌陀佛的誓願,是無論任何根機,貧窮、富貴、下智、高才、多聞、持戒、破戒、罪深,若念佛者,無一不得往生,「能令瓦礫變成金」。這一首讚偈,再一次地點示出淨土宗的宗源所在——第十八願。

第十七文,修行淨業時節延促之文。明確說明修行淨土宗之人,應該怎樣來念佛,念佛是一生的,不是一天一夜的,不是修到短暫時間就放棄的。是我們一遇到這個法門,就一生之中不改變,這才叫一向專稱。

一切回歸於念佛,這是《略要文》的宗旨,也是淨土三部經的宗旨,也是善導大師宗義心髓所在,畢竟種種的教說都是為了落實這一件事。

圍繞本願

我們再來疏理一遍。這十七文的核心、宗要在哪裡呢?

第一文,立聖道淨土二門,歸入淨土門。而淨土門當中,道綽禪師引用《無量壽經》第十八願:「若有眾生,縱令一生造惡,臨命終時,十念相續,稱我名字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這就是淨土門的基礎和依據,所以,入淨土門,就是入第十八「念佛往生」之本願。

第二文,善導和尚意:釋尊出世本意,唯說念佛往生之文。說到「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,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」,歸結點也在彌陀的弘誓。

第三文,立正行雜行,以第四稱名為正定之業,然後解釋說,為什麼是正定之業呢?順彼佛願故。所以,淨土宗的正定之業,也是因為阿彌陀佛誓願的緣故。

第四文,正雜二行得失之文。說正行之人十即十生、百即百生,雜行之人千中難得一二往生,為什麼?因為專修念佛之人是「與佛本願得相應故」,也點示本宗之要點在於阿彌陀佛之本願:念佛往生,決定不虛。雜行之人,雖然說了種種缺點,但主要是與佛本願不相應故,所以,雖然如何努力地修行,因為不順彼佛之本願,難得往生。要點就在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之本願。

第五文,善導和尚意:三部經共明念佛往生之文。《無量壽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觀經》,這三部經以《無量壽經》為根本,《無量壽經》以四十八願為根本,四十八願只說了一件事:「唯明專念彌陀名號」,而這條願正是第十八念佛往生願的內涵,所以也是歸結在第十八念佛往生願。

第六文,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之文。意義再明瞭不過了,我們稱念彌陀名號能夠往生,這是阿彌陀佛因地所選擇之本願,果上度眾生,是自然的功效。這是整個淨土門的核心所在。

第七文,念佛利益之文。此人念佛,一念得大利,具足無上功德,完全來自阿彌陀佛的迴施,「以我的名號,賜於十方一切眾生,具足無上功德。」名號與本願是一件事情,因地所發的誓願稱為本願,果上所成就的六字,叫做名號,這是一件事,本願和名號是一回事。比如說一個船舶設計師,當初有圖紙,作種種設計,然後建造,到最後把船造出來,他當初的設計圖紙和他種種建造的辛勞都濃縮在這條船當中,當初沒有成船以前,叫做他的設計,也叫做他的願望;船造了之後,願望就濃縮在船當中了。法藏菩薩因地發願,叫做本願,果上成就了六字名號,所有因地的誓願、種種的修行都包含在六字當中,所以,因地叫做本願,果上叫做名號。你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當然是順著本願來的。

第八文,末法萬年,餘行悉滅,釋迦如來以慈悲,特留念佛之文。也是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,不在眾生斷貪瞋癡,不在眾生能修戒定慧開悟,但以彌陀本願不思議之力,眾生稱念名號,必然往生。所以遺留當來法滅萬年之後,以顯示法滅眾生皆可往生,何況現在念佛?更能往生!

第九文,念佛是多善根、諸行是小善根之文。其它諸行有為有漏,是少善根福德因緣,不能成為往生因行,因為不順彌陀本願;念佛是多善根,因為順了彌陀本願。

第十文,十方諸佛護念念佛行者,而不護念雜行行者之文。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,稱念彌陀名號,順了彌陀之本願,而這尊佛發了一條誓願,第十七願說:「我成佛時,十方諸佛,皆稱揚讚歎我的名號。」果然,在《阿彌陀經》當中,釋迦牟尼佛講此法門,而十方諸佛都出廣長舌相,出來讚歎、證明:念佛必定往生,彼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。這也是順了阿彌陀佛誓願的緣故。這也歸結在阿彌陀佛本願之名號。

第十一文,釋尊以彌陀名號付囑舍利弗之文。同樣道理,彌陀名號乃是符合阿彌陀佛因地所修行之本願。

第十二文,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、唯照念佛行者之文。善導和尚解釋得非常清楚,為什麼不照餘行者、唯照念佛行者?因為念佛是阿彌陀佛本願之行,隨順他的本願,自然度眾生,彼光明照耀、引導、攝取念佛之人。所以說:「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」

第十三文,不讚雜善,唯歎念佛行者之文。也是因為雜善非阿彌陀佛之本願,乃少善根。念佛是阿彌陀佛之本願,具足無上功德,故而讚歎之。

第十四文,釋迦如來不付囑餘行,唯以念佛付囑阿難之文。善導和尚說得很清楚:「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彌陀佛名。」因為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是彼佛之本願,所以,釋迦牟尼佛講此一部《觀經》,心中望著阿彌陀佛之本願,勸導我們應該專修念佛。

第十五文,念佛行者必當具足三心之文。勸導我們應當完全仰靠這尊佛的誓願,不可懷疑。

第十六文,也是解釋彼阿彌陀佛之本願,不論下智、破戒,若稱念彼佛名號,乘彼佛不可思議之本願力,決定往生淨土。

第十七文,是解釋阿彌陀佛本願之念佛,「乃至十念」是一輩子的念佛,並不是一聲、十聲,然後就不念了。

這十七條文,它的根本核心,都是圍繞著阿彌陀佛之本願而展開的,就好像我們畫圓,有個圓心,而周圍的圓圈都圍繞著圓心而旋轉。又好像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一樣,所有一切淨土的法義,都圍繞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,四十八願圍繞著第十八願,圍繞著念佛往生而旋轉,而展開一切宗義。所以,擴充就是四十八願,再擴充就是淨土三部經,再擴充就是一切經典,再擴充就是十方諸佛共同的教法。那我們現在,能夠專修念佛,就是進入了佛法的核心、佛法的頂點。所以,無有不足,勸導大家應當專修念佛。


附: 淨土宗略要文 (原文) 

《大正藏》八三、一六一│一六三)

一、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,判一代聖教,而捨聖道正歸淨土之文

《安樂集》云:

問曰:一切眾生,皆有佛性,遠劫以來,應值多佛,何因至今,仍自輪迴生死,不出火宅?

答曰:依大乘聖教,良由不得二種勝法,以排生死,是以不出火宅。何者為二?一謂聖道,二謂往生淨土。其聖道一種,今時難證,一由去大聖遙遠,二由理深解微。是故《大集月藏經》云:「我末法時中,億億眾生,起行修道,未有一人得者。」

當今末法,現是五濁惡世,唯有淨土一門,可通入路。

是故《大經》云:「若有眾生,縱令一生造惡,臨命終時,十念相續,稱我名字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」

又復一切眾生,都不自量:

若據大乘,真如實相,第一義空,曾未措心。

若論小乘,修入見諦修道,乃至那含、羅漢,斷五下、除五上,無問道俗,未有其分。

縱有人天果報,皆為五戒十善,能招此報,然持得者甚稀。

若論起惡造罪,何異暴風駃雨。

是以諸佛大慈,勸歸淨土。縱使一形造惡,但能繫意專精,常能念佛,一切諸障,自然消除,定得往生。

何不思量,都無去心也!


二、善導和尚意:釋尊出世本意,唯說念佛往生之文

《法事讚》云:

如來出現於五濁,隨宜方便化群萌;
或說多聞而得度,或說少解證三明;
或教福慧雙除障,或教禪念坐思量;
種種法門皆解脫,無過念佛往西方;
上盡一形至十念,三念五念佛來迎;
直為彌陀弘誓重,致使凡夫念即生。

 

三、善導和尚立正雜二行,捨雜行歸正行之文

《觀經疏》第四卷、釋三心中「深心」云:就行立信者,然行有二種:
一者「正行」,二者「雜行」。

言「正行」者,專依往生經行行者,是名正行。何者是也?

一心專讀誦此《觀經》、《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等。

一心專注思想、觀察、憶念彼國二報莊嚴。

若禮,即一心專禮彼佛。

若口稱,即一心專稱彼佛。

若讚歎供養,即一心專讚歎供養。是名為正。

又就此正中,復有二種:

一者「一心專念,彌陀名號,行住坐臥,不問時節久近,念念不捨者,是名正定之業,順彼佛願故。」

若依禮誦等,即名為「助業」。

除此正助二行以外,自餘諸善,悉名「雜行」。

若修前正助二行,心常親近,憶念不斷,名為無間也。

若行後雜行,即心常間斷,雖可迴向得生,眾名疏雜之行也。

四、善導和尚判正雜二行得失之文

《往生禮讚》云:若能如上,念念相續,畢命為期者,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何以故?無外雜緣得正念故,與佛本願相應故,不違教故,隨順佛語故。

若欲捨專修雜業者,百時稀得一二,千時稀得五三。何以故?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;與佛本願不相應故;與教相違故;不順佛語故;繫念不相續故;憶想間斷故;迴願不殷重真實故;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;無有慚愧懺悔心故。

又云:余比日自見聞:諸方道俗,解行不同,專雜有異。但使專意作者,十即十生;修雜不至心者,千中無一。

 

五、善導和尚意:三部經共唯明念佛往生之文

《觀經疏》第三云:

自餘眾行,雖名是善,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較也。

是故諸經中,處處廣讚,念佛功能。

如《無量壽經》四十八願中,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

又如《彌陀經》中,一日七日,專念彌陀名號得生。

又十方恒河沙諸佛證誠不虛也。

又此《經》定散文中,唯標專念名號得生。此例非一也。

 

六、彌陀如來唯以名號為往生本願之文

《往生禮讚》云:《無量壽經》云:

若我成佛,十方眾生,稱我名號,下至十聲,若不生者,不取正覺。
彼佛今現,在世成佛,當知本誓,重願不虛,眾生稱念,必得往生。

七、念佛利益之文

《無量壽經》卷下云:佛語彌勒:

其有得聞  彼佛名號  歡喜踴躍  乃至一念
當知此人  為得大利  則是具足  無上功德

善導《往生禮讚》云:

其有得聞彼  彌陀佛名號
歡喜至一念  皆當得生彼

私云:一念既得無上功德,當知十念即十無上功德,百念即百無上功德也。應知。

  

八、末法萬年後,餘行悉滅時,釋迦如來以慈悲,特留念佛之文。

《無量壽經》卷下云:

當來之世,經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,止住百歲。
其有眾生,值斯經者,隨意所願,皆可得度。

《往生禮讚》云:

萬年三寶滅  此經住百年
爾時聞一念  皆當得生彼

 

九、以念佛為多善根,以諸行為小善根之文

《阿彌陀經》云:

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。
舍利弗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若一日、若二日、若三日、若四日、若五日、若六日、若七日,一心不亂。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,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,阿彌陀佛,極樂國土。

善導釋此文云:

極樂無為涅槃界,隨緣雜善恐難生;
故使如來選要法,教念彌陀專復專。
七日七夜心無間,長時起行倍皆然;
臨終聖眾持花現,身心踴躍坐金蓮。

十、十方諸佛等,護念念佛行者之文

《觀念法門》云:又如《彌陀經》說,若有男子女人,七日七夜及盡一生,一心專念,阿彌陀佛,願往生者,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,共來護念,故名「護念經」。護念經意者,亦不令諸惡鬼神得便,亦無橫病、橫死、橫有厄難,一切災障,自然消散,除不至心。

《往生禮讚》云:《十往生經》云:若有眾生,念阿彌陀佛,願往生者,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,擁護行者;若行、若住、若坐、若臥、若晝、若夜,一切時,一切處,不令惡鬼惡神,得其便也。

又如《觀經》云:若稱禮念阿彌陀佛,願往生彼國者,彼佛即遣無數化佛,無數化觀音、勢至菩薩,護念行者,復與前二十五菩薩等,百重千重圍繞行者,不論行住坐臥,一切時處,若晝若夜,常不離行者。

今既有斯勝益可憑,願諸行者,各須至心求往。

十一、釋尊以彌陀名號,殷勤付囑舍利弗之文

《阿彌陀經》云:

佛說此經已,舍利弗及諸比丘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,聞佛所說,歡喜信受,作禮而去。

善導《法事讚》釋此文云:

世尊說法時將了,殷勤付囑彌陀名;
五濁增時多疑謗,道俗相嫌不用聞。
見有修行起瞋毒,方便破壞競生怨;
如此生盲闡提輩,毀滅頓教永沈淪。
超過大地微塵劫,未可得離三途身;
大眾同心皆懺悔,所有破法罪因緣。

十二、彌陀光明不照餘行者,唯照念佛行者之文

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

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,一一 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,一一 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,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,念佛眾生攝取不捨。

《往生禮讚》云:

彌陀身色如金山,相好光明照十方;
唯有念佛蒙光攝,當知本願最為強。

 

十三、不讚雜善唯歎念佛行者之文

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

若念佛者,當知此人,則是人中芬陀利華;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,為其勝友;當坐道場,生諸佛家。

彼經《疏》云:

從「若念佛」者,下至「生諸佛家」以來,正顯念佛三昧功能超絕,實非雜善得為比類,即有其五:

一明專念彌陀名。

二明指讚能念之人。

三明若能相續念佛者,此人甚為稀有,更無物可以方之,故引芬陀利為喻。言「芬陀利」者,名人中「好華」,亦名「稀有華」,亦名人中「上上華」,亦名人中「妙好華」;此華相傳名蔡華是。

若「念佛者」,即是人中「好人」,人中「妙好人」,人中「上上人」,人中「稀有人」,人中「最勝人」也。

十四、釋迦如來不付囑餘行,唯以念佛付囑阿難之文

《觀無量壽經》云:

佛告阿難,汝好持是語,持是語者,即是持無量壽佛名。

彼經《疏》釋此文云:

從佛告阿難,汝好持是語已下,正明付囑彌陀名號,流通於遐代。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,望佛本願,意在眾生,一向專稱,彌陀佛名。

私云:此中定者,始自日想觀以來十三觀是也。散者,初三福業後九品業是也。此定散二善中雖說諸往生行,佛本願者,唯在名號,故釋迦如來唯以名號付囑阿難尊者也。

 

十五、念佛行者,必當具足三心之文

《往生禮讚》云:

必欲生彼國土者,如《觀經》說者,具三心必得往生。何等為三?

一者「至誠心」:所謂身業禮拜彼佛,口業讚歎稱揚彼佛,意業專念觀察彼佛。凡起三業,必須真實,故名至誠心。

二者「深心」:即是真實信心。信知自身是具足煩惱凡夫,善根薄少,流轉三界,不出火宅;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,及稱名號,下至十聲一聲等,定得往生,乃至一念無有疑心,故名深心。

三者「迴向發願心」:所作一切善根,悉皆迴願往生,故名迴向發願心。

具此三心,必得生也;若少一心,即不得生。

 

十六、不簡下智破戒等,依彌陀本願,唯念名號,即得往生之文

法照禪師《五會法事讚》云:

彼佛因中立弘誓,聞名念我總迎來,
不簡貧窮將富貴,不簡下智與高才,
不簡多聞持淨戒,不簡破戒罪根深,
但使迴心多念佛,能令瓦礫變成金。

 

十七、修行淨業時節延促之文

《觀經疏》第四云:

上盡一形,下至一日、一時、一念等;
或從一念十念,至一時、一日、一形。
大意者:一發心以後,誓畢此生,無有退轉,唯以淨土為期。


祈请法宝 丛书:编号34

Previous
Previous

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

Next
Next

念佛超荐仪轨(中英文Bilingual)